摘 要:本文主要針對于觸電傷害賠償案件中的責任認定問題為切入點進行分析,結合當下觸電人身損害的歸責原則為依據,從高壓作業行為與人身損害后果之間有因果關系、低壓觸電人身損害賠償責任的構成要件、高壓觸電人身損害賠償責任的構成要件等方面進行深入探索與研究,主要目的在于降低觸電傷害在我國社會中發生的幾率。
關鍵詞:觸電人身損害;無過錯責任;歸責原則;賠償責任
中圖分類號:D9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7)14-0162-01
作者簡介:杜柯,男,漢族,河南方城人,碩士研究生,國網南陽供電公司,助政,研究方向:企業法制。
一、引言
由于電力行業的快速發展,電網已經普及到各個區域,因為人們對于用電知識的匱乏,出現觸電而亡的情況越發嚴重,賠償金額也在不斷增加,對于電力企業的發展帶來一定影響,由于我們國家電力立法不夠完善,在此類案件裁判時較為混亂,因此本文主要研究發生觸電情況時法律賠償應遵循的具體思路。
二、觸電人身損害的歸責概述
侵權行為的歸責主要是指侵權人在某種行徑上被認定是侵權行為,并且由開展此行為的負責人來承擔責任。德國著名的法學家對其看法是對其行為所要承擔的結果,對于受到傷害的人們,即是要對其填補上傷害。歸責原則主要是指行為人在侵權過程中,需要依據怎樣的標準或是原則來進行責任認定。歸責問題是侵權行為是否成立的核心條件,它主要包含了侵權類別的劃分,構成侵權行為的構成條件以及一些責任舉證等內容。這些內容不僅是對行為構成的基礎,還是解決有關案件的主要依據,并且也是對侵權賠償金額以及范圍的確定原則。
三、對于觸電人身損害的賠償責任的劃分
(一)高壓觸電構成要件
1.高壓電施工行為
在電力設備進行運行、實踐時,在其中發生的行為,或是電網在進行運行時可以稱其為高壓作業,在我國電力法中,有明確的對電網運行情況進行規定,要基于穩定、連續這兩方面進行運作。基于此包含了兩個專業術語,第一是作業,主要是指電力企業在一些電力線路進行建設或是檢測、維修等,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就是運行這個術語,主要指電力基于正常情況下正常操作行為為運行。若是不出現高壓觸電的狀況,可以肯定的是此電網或是電力是在正常的情況下實施運作的。上述有提到,特殊的侵權行為就是無過錯的責任體系,而特殊侵權行為中又包括了高壓觸電,所以高壓觸電行為算是不違法的行為,因為在主觀上高壓電力作業是沒有過錯行為的。
2.高壓作業與人身損害之間的關系
在確定責任承擔時,我們首要關注的是損害后果與侵權情況之間的關聯,當高壓觸電事故發生時,主要看受傷所承受的傷害是否是由電力產權人所包含的高壓電所造成的。因此我們需要對人身是那個傷害與高壓電導致的傷害進行比對,基于此來鑒定損害程度以及與其是否有關,在鑒定時主要是通過醫生進行鑒定,也就是所謂的醫學鑒定,基于醫學的角度來看普通的傷害與高壓電致使的傷害是有所不同的,在鑒定的時候可以以損害程度來開始進行,對于受傷的人員在診斷時要重點注意診療方式,進而得到清晰、準確的結果,之后根據此結果來判斷傷害與高壓電是否有關聯。用醫學鑒定的發生來判斷兩者之間的關系,以此來降低冒充高壓電傷害的事情發生,進而降低對電力企業索賠情況發生的幾率。
(二)低壓觸電的構成要件
1.低壓電施工行為
低壓電施工行為與高壓電施工行為的定義幾乎是一樣的,主要區別在于應用設備有所不同,并且它還是構成低壓觸電的主要因素。
2.損害事實發生
上述我們有提到關于低壓觸電事故屬于普通的侵權行為,但當它對于財產或是人體造成巨大的傷害時本質與高壓觸電并不差距,最大程度時會使人觸電身亡,對于財產造成損失,也是分為兩種,一是之間因素、二是間接因素,但是同高壓觸電相比較而言,它不包含精神賠償。
3.過錯行為
導致低壓觸電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有三種,第一是因為電力設施的產權人存在過錯,因其在作業中上未進行有效管理。在設計上沒有參照實際情況、在實際安裝上存在一定問題等;第二是因為第三方造成的,例如一些人員在電力或是電網旁邊進行違法行為想要獲取一定的經濟效益等;第三是因為受害人因自身因素造成的傷害,可能現在實際操作上出現的偏差,致使受害人受到觸電傷害。
4.低壓作業人身損害之間的關系
在責任確定時,高壓事故與抵押觸電事故基本一致,同樣是依據醫學鑒定的方式來確定責任。除此之外,侵權行為與后果之間的關系,同理于高壓觸電事故。
四、結語
綜上所述,觸電傷害賠償案件中的責任認定問題對于我國電力發展具有一定的影響,根據對于觸電人身損害的賠償責任的劃分、觸電人身損害的歸責概述來進行深入研究,利用過錯行為、低壓作業人身損害之間的關系、低壓觸電的構成要件、高壓作業與人身損害之間的關系分析等,對于我國有效判定觸電傷害賠償奠定堅實基礎,基于此來促進我國電力行業發展,使其在發展上更上一層樓,促進電力企業在作業中更加高效、規范、科學。
[ 參 考 文 獻 ]
[1]羅加春.高壓觸電案件承擔無過錯責任主體經營者認定標準探析[J].云南電業,2016(05):39-40.
[2]徐凌波.因果關系在產品刑事責任案件中的認定問題[J].政治與法律,2014(11):49-57.
[3]李文.人身觸電案件責任界定易混淆的幾個問題淺析[J].農村電工,2011(04):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