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明
【摘要】在上歷史課的時候,如何讓學生對歷史課想學、愛學,解決學生的學習動力問題,相信這是每位老師都面臨的問題。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每位老師有其解決之道,但共性的東西一定是要讓學生對歷史課感興趣。
【關鍵詞】興趣歷史 談古論今 演講歷史 民主課堂
正文:
在教學實踐中,我覺得老師可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嘗試,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一 興趣十足講歷史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饑餓是最好的廚師,很難設想在同學們不感興趣的情況下這門課能取得好的效果。而歷史教科書主要是“綱”,史料較少,骨頭多肉少,理論多而史料少,這讓學生感到很抽象,難以理解,很枯燥。因此,掌握大量的史料是教學中相當重要的一環,因此老師必須超出課本十倍、百倍,收集史料,做到一課一故事、一課一感人,這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就像廚師在烹飪時調味一樣重要,這也是表現老師能力和水平的地方。實踐證明這是一個好方法,同學們都比較歡迎。
當然不能單純的為講故事而講故事,其目的是以歷史故事為線索,揭示歷史規律,這才是學生學習歷史的最終目的,也是這門課的最重要的教學任務。如我在講到:“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時,我覺得就應該講一講歷史上的中日關系,唐代日本的學習中國、明代的抗擊倭寇戰爭、日本的“明治維新”以及軍國主義的歷史傳統等,只有讓學生明白這些背景,才能夠激發學習興趣,還可以通過現在日本政府否認侵略歷史、篡改教科書、參拜靖國神社等遭到包括中國政府在內的全世界人民的譴責,讓學生更深刻的理解抗日戰爭。
第二 談古論今說歷史
現在很多學生對歷史不感興趣主要是因為他們認為歷史距離他們很遙遠、沒關系,或者說“沒用”,必然產生:“學它干嘛”?的想法。這是老師應該解決的問題,老師可以講“大道理”,如馬克思在《論波蘭問題》中說:“歷史上常常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如果你對現實感到迷惑,你就去讀讀歷史,其實一切都發生過。如果你對歷史感到迷惘,你就來看看現實,其實歷史正在發生”。以此來說明為什么不能忘記歷史;老師也可以給學生講宋張載《張子語錄》著名的“橫渠四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以此來說明為什么要認真學習歷史;還可以講唐太宗所說的:“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鑒,可以知興衰;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以此來說明為什么要研究歷史。如果老師覺得效果還不理想,就還可以講點“小道理”,如一次講課時我突然提問:“同學們餓過肚子嗎?有沒有想過餓死是什么滋味?”全班同學都抬起頭來不解地看著我,于是我告訴大家:“我們都是災民的后代,我們都是幸存者”。告訴大家我們民族在歷史上的災難,結合正在上演的馮小剛的電影《一九四二》,以及南京大屠殺等,希望我們不要成為善于遺忘的民族!同學們都信服的點頭,感受到了我們就生活在歷史之中,感受到了“今天”是歷史的延續,感受到了我們是歷史的繼承者,懂得知道歷史其實很重要,。另外,每次講課我都愛以“歷史上的今天”開課,如果你留心一下,那么每天都可以找到發生在“今天”的歷史事件,這樣我們可以在歷史與現實之間找到一個比較好的結合點,拉近歷史與現實的距離,讓學生感到歷史離我們并不是很遙遠。
第三,激情燃燒演歷史
老師其實是也是演員,每堂課都是一次演講,在講課時該動感情時要動感情,比如在講黃花崗烈士林覺民的《與妻書》時,老師應該充分體驗先烈的情感,聲情并茂地朗讀該書:“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吾作此書時,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書時,吾已成為陰間一鬼。吾作此書,淚珠和筆墨齊下,不能竟書而欲擱筆,又恐汝不察吾衷,謂吾忍舍汝而死,謂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為汝言之…”。老師一定要有真情投入,達到句句情真意切、字字催人淚下的效果,許多同學能感同身受,被深深打動,甚至熱淚盈眶,這樣的歷史課有的同學可能終身難忘。
第四,民主氛圍中學歷史
教師講,學生聽,學生只能被動地服從、接受,這種傳統的師生關系使學生缺乏心理自由空間,而且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受到壓制。在教學中,教師應努力創建和諧、寬松、平等、民主的課堂教學環境和學習氛圍。根據教學的需要,巧設疑問,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問題,回答問題,給學生一個展示才華的平臺。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有時會冒出一些所謂的奇談怪論,教師不但應該允許,而且應該鼓勵,關鍵是正確引導,使學生體驗到一種收獲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問題回答錯了,暴露了問題,是好事,正好老師進行點評,學生共同探討,找出原因,改正錯誤。教師應該扮演學生學習的良師益友、引導者,而并不是“獨裁者”,所以教師要放下架子平易近人,為學生做好指導和服務。教師轉變角色,成為學生的朋友以后,學生學習起來沒有壓力,學習氛圍輕松愉快,其樂融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他們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思想的火花閃爍生輝,個性的發展暢通無阻。良好的課堂氣氛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促進他們的智力活動;反之,只能使學生“呆若木雞”,唯唯喏喏,以至阻滯他們認知過程的順利進行。只有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下,學生的學習熱情才會高漲,學生的教學過程主動參與度顯著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