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詩惠 徐劍成 李東梅
(成都理工大學,四川 成都 610059)
?
成都市高校用地擴張驅動力研究
羅詩惠 徐劍成 李東梅
(成都理工大學,四川 成都 610059)
以成都市六大高校為研究區域,借助奧維互動地圖、Google Earth等軟件,計算了高校用地擴張時新老校區的交通網密度、交通網連接度等數據,同時結合相關的政策方針以及區域經濟發展情況進行分析,以探求成都市高校用地擴張的驅動力所在,為日后高校擴張提供合理的調控對策。
高校,用地擴張,驅動力,調控對策
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和科教興國戰略的提出,我國高等教育發展勢頭迅猛[1]。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趨勢下,高校擴招政策出臺,使得高校用地擴張現象屢見不鮮。而成都市高校新校區擇址郊區化十分明顯。為此,深入探究成都市主要高校(即包括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西南財經大學、四川師范大學、成都理工大學六所高校)用地擴張驅動力,從而提出合理的高校用地擴張調控對策,對于其他高校科學合理的擴張,具有重要的理論指導意義。
1.1 相關政策是高校用地擴張的決定性因素
國家相關政策的出臺是高校用地擴張的動力,高校用地的擴張是國家相關政策的體現。相關政策的出臺推動了高校用地擴張的步伐,決定了高校用地擴張程度的高低。
如黨的十六大確立了教育是發展科學技術和培養人才的基礎[2]。為此,成都市各大高校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精神,積極推進教育創新,進一步優化育人環境,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建設現代化校園,紛紛圈地擴張其教學用地,為學校發展提供一流的教學科研環境,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做出貢獻。
再如高校擴招政策的出臺,一方面使高校招收的學生數量增高;另一方面,集聚增高的學生數量對學校的基礎設施、辦學資源也有了更大的需求,這就產生了需求帶動發展的態勢。增大的需求必然帶動高校用地擴張的發展,由此加快高校用地擴張的步伐。因此,擴招政策的出臺是高校用地擴張的基礎,對高校用地擴張起著決定性作用。
1.2 城市總體規劃方針是高校用地擴張的直接推力
《成都市城市總體規劃》適應了成都市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充分體現了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時代精神,其對成都市的空間結構、產業布局、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等均做出了調整[3]。在《成都市城市總體規劃》的引導、規范和驅動下,成都市高校用地擴張發展趨勢明顯。以下從《成都市城市總體規劃》方面探討成都市高校用地擴張變化的驅動因子。
1.2.1 城市發展方向帶動高校用地擴張
《成都市城市總體規劃(1995—2020年)》指出,城市未來向東、南向發展[3]。成都大學向郊區龍泉驛區十陵校區遷移正是順應了城市向東發展的規劃方針。同時過去屬于近郊區的天府新區處于成都市城市向南發展的中心地帶,因此成都信息工程大學、成都體育學院等高校在規劃方針的指引下紛紛在此建立新校區。
1.2.2 城市新老城區聯系加強對高校用地擴張的吸引作用
《成都市城市總體規劃(1995—2020年)》指出,加強中心老城區周邊東、南、北三個方向的新城建設,中心老城區與新城職能相協調,構筑分工明確的多層次空間結構。由此,成都市中心老城區與新城區同時快速擴展,空間距離逐步縮小,聯系更加緊密,新老城區間相互吸引力增強,以致新城區對高校用地擴張選址的吸引力增大。“雙核”模式下,郊區雙流區發展迅速,吸引了四川大學等眾多高校在此進行新校區建設。
1.3 經濟發展是高校用地擴張的直接動力
1.3.1 地價
地價作為一個重要的經濟發展程度評價因子,對于分析成都市高校用地擴張驅動力具有重要意義。據四川統計年鑒數據表明,幾乎所有高校的新校區所在地郊區地價都比老校區所在地市區地價低。郊區較低的地價水平促使各高校在其原有校區外部另行征地,形成了較為普遍的遷移擴張模式,也使得各高校在相同價格的基礎上獲得了更多的土地資源。
1.3.2 交通
根據交通要素對經濟區位選擇的理論,一個地區的交通便捷程度,即交通網密度與交通網連接度的大小間接反映了該地區的經濟發展程度。交通網密度、交通網連接度越小,區域經濟發展程度越低。由此本文通過Google Earth等軟件對成都市六大高校新老校區交通網密度、交通網連接度分別進行測量計算,結果顯示,六大高校的新校區交通網密度都低于老校區,交通網連接度相差不大,表明高校在用地擴張時均傾向于選擇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的郊區,以較高的性價比獲得更多的土地資源,以實現其辦學規模更有力的擴張(見表1)。

表1 高校新老校區交通網密度對比表
因此,經濟發展是高校用地擴張的直接動力。為了節約擴張成本,以便得到更好的擴張發展,高校用地擴張呈現出遠離市區等經濟較為發達地段的總體趨勢。
1.4 郊區基礎設施建設是高校用地擴張的基礎
良好的高校周邊基礎設施建設是保證學生學習生活的基礎。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成都市逐漸完成了繞城高速、成灌高速公路等六條對外快速通道,形成了“環形+放射”狀的路網格局,道路交通體系日臻完善,交通出行日趨便利。同時郊區優美的景觀建設以及較好的空氣質量都為大學生提供了優良的學習生活環境。因此,高校用地擴張時呈現明顯的郊區化趨勢。
經上文分析結果表明,成都市高校用地擴張驅動力具有多樣性的特點,不同的驅動力因素對高校用地擴張的推動效應也有所差異。因此,從驅動要素的角度對成都市高校用地擴張調控提出合理的對策對成都市高校用地的合理擴張有重大意義。
1)依托城市總體規劃方針的導向,高校用地擴張時,一方面應順應城市總體的發展方向,根據其發展走向確定高校用地擴張的選址;另一方面應根據各區縣的功能定位,遷移擴張到具有文化職能的地區,有利于形成具有濃厚學術氛圍的大學城,同時也使得城市空間格局更加清晰。
2)受區域經濟發展差異的影響,高校用地擴張時總體上表現為從經濟繁榮的市區向外圍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的郊區遷移。郊區雖不比市區經濟發達,但其日益發展起來的基礎設施建設及其特有的安靜優美的環境都能契合當代大學生的需求。同時高校選擇在郊區進行新校區的建設,可以在同等價格的基礎上,圈得更多的土地,以此滿足其自身辦學規模,教學設施建設規模的擴大。因此高校可在城市發展策略前提下,積極向外圍郊區擴張。
[1] 李淑杰,余 娜,范曉鋒,等.高校教育用地集約利用評價研究——以吉林大學為例[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4):358-364.
[2] 胡鳳堂.教育是發展科學技術和培養人才的基礎[J].中國市場,2006(40):38.
[3] 01項目展示總體規劃[J].規劃師,2013(S1):4-6.
On driving force for land expansion of colleges in Chengdu City
Luo Shihui Xu Jiancheng Li Dongmei
(ChengduUniversityofTechnology,Chengdu610059,China)
Taking the six colleges in Chengdu as the research areas, the paper adopts Ovital Interactive Map, and Google Earth to calculate the data about the traffic density and links of the new and old campuses in the land expansion of the colleges, and analyzes the related policies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o as to explore the driving force of the college land expansion of Chengdu and provide some reasonable adjustment.
college, land expansion, driving force, adjustment strategies
1009-6825(2017)11-0244-02
2017-02-08
羅詩惠(1995- ),女,在讀本科生
TU24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