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明 郝冰潔
(東北林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
?
基于防災減災理論的城市廣場公共安全規劃研究
孫 明 郝冰潔
(東北林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
基于防災減災理論,分析了城市廣場的建設背景,闡述了目前我國在城市廣場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主要原因,在此基礎上,從宏觀、中觀、微觀上分別進行了論述,提出進行城市廣場公共安全規劃研究,對提高我國城市廣場的公共安全具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防災減災理論,公共安全,廣場,微觀層面
城市作為人類生活的集中區域,公共空間的安全規劃是城市防災減災建設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特別是城市廣場具有較大的開敞空間、較高的綠地率、較好的可達性等特點,面對突發的城市災害,既能做到臨時避難,又能起到緊急疏散的重要作用,還可以預防可能出現的二次災害。但在現階段我國針對廣場公共安全規劃的法律法規還不完善,缺乏完善的城市廣場公共安全體系[1]。
1.1 防災減災理論
城市防災減災理論是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它既包括城市學又包括災害學。主要指的是對災害事故的預防理論[2]。
1.2 公共安全
公共安全指的是市民生活在城市中所處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一切對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造成危險的因子都視作風險因子。通過對廣場致災因子的優化,可以增大廣場的安全性。
1.3 公共安全規劃
公共安全規劃就是在分析不同城市廣場的災害風險的基礎上,對不同災害做出不同處理方法,以提高廣場安全能力為目的進行的規劃。我國還缺少相應的廣場專項公共安全規劃,通過本文的研究希望給其帶來一些參考意見。
2.1 忽視了城市廣場對城市防災的重要作用
與國外有關方面的研究相比,我國城市廣場的防災減災建設還有很大的差距。首先,我國對城市廣場的防災建設研究較少,在廣場的規劃設計中并沒有注重廣場的防災減災功能;其次,針對不同類型的廣場也沒有對應的安全規劃對策,缺乏靈活性和應變性;再次,對于在規劃設計中考慮到防災減災功能的廣場,也僅僅是增加了一部分指示標識等公共設施以及擴大空地面積用來緊急避難等,缺乏整體性,建成后的實際效果并不如預期。
2.2 “平災轉換”問題
現階段我國的城市建設中沒有足夠的空間來規劃出專門用于緊急避難疏散的防災廣場,這就要求針對已經建成或者正在建設中的城市廣場進行改造,使其具有防災減災的功能,可以在城市災害發生時作為緊急避難疏散場所使用。但是我國對城市廣場平時、災時相互轉換機制的研究較少,缺乏相應的理論方法指導。我國城市廣場“平災轉換”不到位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在現階段城市廣場的規劃設計中,放在第一位的是城市廣場以及周圍建筑環境所能帶來的經濟效益,為了增加經濟效益,在設計中只考慮日常功能而忽視防災功能,不能順利完成廣場的“平災轉換”;其次,在廣場規劃設計初始就沒有對防災功能進行足夠的重視,使廣場不具備完善的防災設施,這就導致了在災害發生時,廣場起不到預期的作用;再次,由于資金不充分、組織管理不到位,在廣場設計中“平災轉換”并不能真正的實施起來[3]。
2.3 缺乏具體設計方法的指導
我國城市現行建設法規、政策不夠完善,目前還沒有已成體系的廣場公共安全規劃。廣場的設計、建設和使用機制不健全,沒有系統性,缺乏完備的城市廣場災害風險應對法律體系。對于廣場的防災規劃,大多都是根據防災要求,在城市總體規劃的層面上進行設計,在具體設計中沒有相應的理論方法指導。
3.1 防災減災體系
城市的防災減災建設包括很多領域,如果領域之間聯系不夠緊密,那么會為建設帶來很多問題,例如在發生災害時處理不及時等。通過建立系統性的防災減災體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強各領域之間的合作從而更好的抵御災害(見圖1)。
3.2 公共安全規劃體系
防災減災是我國抵御城市災害中不容忽視的一部分,在城市災害越來越頻發的情況下,城市綜合防災減災規劃已成為我國城市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城市的公共安全規劃相輔相成。通過分析城市的災害風險,預防可能出現的災害,減少災害造成的損失,從空間、設施、應急三個方向構筑城市公共安全規劃體系[4]。
4.1 宏觀層面
從宏觀層面上看,要建立完善的城市綜合防災機構與預警制度,在城市廣場災害風險分析與評估的基礎上做好災害發生后的應急對策。我國在廣場的規劃設計中并沒有注重廣場的防災減災功能,在不同功能類型的廣場設計中,要結合自身特點將防災減災作為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進行建設。保證在災害發生前、災害發生時和災害發生后都能具備良好的組織管理來應對不同的城市災害風險。
4.2 中觀層面
從中觀層面上看,城市廣場綜合防災的空間布局和城市廣場防災體系自身布局在公共安全規劃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針對廣場用地面積、道路面積、綠地面積等進行設計來完善廣場的公共安全規劃。在規劃時應當從平時、災時兩方面考慮其功能,爭取做到平時的功能與災時的功能和諧統一、相輔相成。
首先,在廣場及其周圍建筑環境的整體分析基礎上,了解土地、人口、生態等影響廣場安全的重要因素,在整體上對廣場做出防災減災規劃;
其次,廣場內部的各類水系除了美化環境也能夠起到防災減災的作用,合理的設計和利用使其可以“平災轉換”,增強廣場的安全性;
再次,廣場內部的各類植物不僅提供了休閑空間,更重要的是可以改善廣場的生態環境,在廣場植物選擇時,針對不同地區的災害特點選擇對應防災屬性的植物是兩全其美的方法。
4.3 微觀層面
從微觀層面上看,具體各項防災設施在城市廣場上的布局也起到重要的作用。針對不同類型城市廣場的特點,要堅持安全性、通達性、集中與分散相結合、可持續發展等原則來布置防災設施。
首先,廣場中的建筑要考慮防震耐火需要,層數不宜過多,面積不宜過大。建筑的外部和內部裝飾的材料應選取耐火材料,建筑周圍可以結合小規模的綠地,以有利于防火和滅火。
其次,防災設施用地應具有較好的內外可達性,并考慮內部交通分流。有條件的廣場可以分別設置輸送、救援、消防、服務性出入口等專用出入口,避免產生矛盾。
再次,在不同區域應設置明顯的警示標志,建設合理的防災設施數量,對廣場防災設施進行必備的日常維護,保障設施堅固性。
我國處在全球城市化快速發展的洪流中,城市的公共安全問題已經引起人們的高度關注和重視。廣場作為城市公共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進行公共安全規劃建設,增強城市御災能力。本文通過防災減災理論與城市廣場規劃設計的結合,找出我國城市廣場現存的公共安全規劃問題,并針對不同問題給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對未來防災廣場的建設出一份微薄之力。
[1] 于亞濱,張 毅.城市公共安全規劃體系構建探討——以哈爾濱市城市公共安全規劃為例[J].規劃師,2010,11(26):49-54.
[2] 王紹玉,劉 佳.城市洪水災害易損性多屬性動態評價[J].水科學進展,2012(3):334-340.
[3] 王 琪.基于城市防災的廣場地面地下一體化設計方法研究[D].北京:北京工業大學,2015.
[4] 孫 明,朱天宇.城市社區公共安全規劃研究綜述與對策[J].山西建筑,2013,39(29):1-2.
Research on city square public safety planning based on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disaster reduction theory
Sun Ming Hao Bingjie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Harbin 150040, China)
Based on the theory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of urban square construction, and summari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main reason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ity square. On the basis of this, it is discussed from the macroscopic mesoscopic microcosmic view, and the study of public security planning in the city square has some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public safety of the city square.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theory, public safety, square, micro level
1009-6825(2017)12-0008-02
2017-02-13
孫 明(1975- ),男,博士后,碩士生導師,副教授,國家注冊城市規劃師; 郝冰潔(1992- ),女,在讀碩士
TU98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