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文/文
大數據技術在京東倉儲中的應用與實踐
——“大數據與智慧物流”連載之五
王天文/文
在未來倉庫中,人工智能與設備的結合將會取代大部分物流作業,機器的智能會超越人的智能,做出比人更“聰明”的決策,追求倉庫效率與成本的最優化。而對于擁有海量包裹物流需求的未來,機器與智能在物流領域的應用與實踐將會越來越廣泛。
隨著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物流需求日益膨脹,同時人力成本日益攀升,物流從業人員數量供給不足,從而導致倉配產能漸趨不足。據預測,到2020年,中國的包裹量將達到日均1.45億個,這已不是單純擴張人數和倉庫面積就可以解決的問題。通過技術手段支持產能并降本增效迫在眉睫。
京東推出“無人倉”項目,實現了自動化時代到智能化時代的大躍遷,其智能化體現在,傳統工業機器人將不再只是執行手臂,還將被賦予大腦智慧,使其具備自主判斷和行為能力,從而完成復雜多變的倉儲任務,為客戶更快更好地提供物流服務。下面京東倉庫搬運機器人——天狼系統的幾方面“智慧”所在。
《孫子兵法·勢篇》中寫道:“強弱,形也。”,這里的“強”字是一個動詞,是“使其強大”的意思。我的理解是:要讓有限軍隊變得堅不可摧,需要精心布置陣形、精心布局、精心安排兵力。運用在倉儲物流管理的生產中,要想用有限庫容和產能等資源達到高出庫效率,需要精心安排商品庫存分布和產能調配;因此,庫存分布將變得尤為重要,我們在京東天狼系統中分別從如下幾個方面,應用大數據分析等技術,對倉庫的庫存分布進行“精心安排”。
1.熱銷度
應用大數據分析技術,預測商品近期熱銷程度。對于熱銷商品(出庫頻次高的商品),存儲于距離出庫工作臺近的位置,降低出庫搬運總成本,同時提升出庫效率。

圖1 :AGV

圖2 :貨到人

圖3 :熱銷度

圖4 :相關度
2.相關度
目前不同商品之間在庫內的存儲區域分布是相關獨立的,是互不影響的。然而,針對海量歷史訂單進行數據分析,我們得出結論——兩商品同步下單的幾率存在一定的耦合性。根據這種商品相關度的分析,設計商品之間的存儲規律,令相關度高的商品存儲于相同貨架,達到優化揀貨路徑,減少機器人貨架搬運次數,從而節省倉儲設備資源,提高機器人人效。京東通過應用機器學習算法和遺傳算法等優化算法,計算得出最優商品組合,即哪些商品存儲在一起,能使得倉內貨架整體內聚度(貨架上商品之間相關度)最高。
3.分散存儲
應用運籌優化等技術,追求全倉庫存分散程度最大化,將相同或相似商品,在庫區一定程度的分散存儲,從而避免由于某區域暫時擁堵影響包含該商品訂單出庫,這樣可以隨時動態調度生產,實時均衡各區生產熱度;同時,庫區生產還可以支持并行生產,可無限平行擴展。
將以上原則制定為最優庫存存儲規則,一旦由于因素變化(比如熱銷度變化、相關度變化)或貨架上商品庫存變化等,系統會自動調整庫存分布圖,并對出庫、入庫、在庫作業產生相應的最優決策指導。小車將自動執行相應搬運指令,將對的貨架(庫存)送至對的位置,完成庫存分布的動態調整。

圖5 :分散存儲

圖6 :倉庫動態分區

圖7 :倉庫動態分區

圖8 :資源匹配

圖9 :搬運小車路徑規劃
當訂單下傳到庫房后,如果沒有一個合理的訂單分區調度,可能會帶來不同區域訂單熱度不均問題,這個問題會導致以下兩個現象:
現象1:各區產能不均衡,從而導致部分區域產能暫時跟不上。
現象2:部分區域過于擁擠,從而導致部分區域出庫效率混亂且效率較低。
為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實時動態分析倉庫訂單分布,應用沃羅諾伊圖分區技術,動態劃分邏輯區,從而達到各區產能均衡的目的,使得設備資源利用率達到最大化和避免擁堵,進而提升倉庫整體出庫效率。
當WMS從ERP接受客戶訂單時,運用生產調度運籌優化模型,建立倉內供需最優匹配關系,使得全倉整體出庫效率達到最大化。
當搬運小車接收搬運指令時,要將貨物快速準確送達目的地,需要規劃合理最優路徑。那么,如何利用倉庫優先的道路資源,為全倉搬運小車規劃合理的搬運路線?京東應用時空大數據等技術,協調規劃全倉搬運小車整體搬運路線,使得全倉小車有條不紊有序進行,最大程度減少擁堵。
智能化是物流行業發展必然趨勢,我們可以通過技術手段來解決更多的物流問題,達到降本增效的效果。在未來倉庫中,人工智能與設備結合將會取代大部分物流作業,機器的智能會超越人的智能,做出比人更“聰明”的決策,追求倉庫效率與成本的最優化。而對于擁有海量包裹物流需求的未來,機器與智能在物流領域的應用與實踐將會越來越廣泛。
作者為京東商城運營研發部高級產品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