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迎接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勝利召開,本欄聚焦五大經濟片區的經濟發展成就,記錄在多點多極支撐發展戰略下的區域經濟發展之變,以饗讀者。
建設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的先導區
現代高端產業的集聚區
西部內陸開放的前沿區
統籌城鄉改革發展的示范區
區域協同發展的樣板區
全面小康社會的先行區
隨著城市重大基礎設施陸續建成、重大產業項目相繼投產,四川天府新區瞄準“再造一個產業成都”的核心目標,打造產業、人才“雙高地”。
創新驅動打造發展新引擎
2016年8月,成都市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簽約總金額達114億元。隨后,一批航空航天領域的尖端項目入駐天府新區成都科學城。
5月3日,中鐵城市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中鐵卓越中心投用,成為天府商務區首個入駐的央企。
相距不遠的天府新區眉山片區也在著力培育高端裝備制造、精細化工、新一代電子信息、現代物流、新能源電動車5大產業集群,一季度GDP同比增長11%,高于全國平均水平4.1個百分點。
依托項目引進人才,被擺在天府新區發展的重要位置。成都市政府對引進的院士、“千人計劃”海外人才等給予優惠扶持條件。天府新區眉山片區則通過實施“博士服務團”高層次人才柔性引進計劃等吸引人才。
綿陽科技城集中發展區也進入加速期,年內將完成基礎設施投資100億元,集中發展區核心區要實施52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工業大市德陽采取“互聯網+智能制造”思路,打造了裝備制造工業云。依靠線下平臺,2016年實現8.3億元交易額,同比增長25%。
供給側改革讓田野迸發新動能
眉山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探索出一條新路:土地預流轉機制——有流轉意愿的農民通過村組服務站與土地流轉服務公司鄉鎮子公司簽訂委托書。目前,眉山已成立35家土地流轉服務公司,全市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面積近百萬畝,耕地流轉率達38.8%。成都市也在不斷完善配套制度,截至目前,全市耕地流轉面積408.7萬畝。
在優質農產品的供應方面,新津全縣水稻田約13萬畝,其中約80%為優質稻品種。德陽小春中筋優質小麥和“雙低”優質油菜覆蓋率達90%以上。遂寧射洪縣金華鎮西山坪的高金莊園黑豬價格每公斤可達160元,暢銷重慶、成都。
交通大動脈串起城市生活圈
5月中旬,成都經濟區環線高速公路北段(德陽—都江堰)工程將開工建設。至此,貫通川內三市(成都、眉山、德陽)、14個區(市)縣的成都經濟區環線高速公路東南西北四個工程段將全面進入同步建設中,到2019年將建成“一小時城市生活圈”。
以成綿樂高鐵開通、成貴鐵路建設為標志,樂山正在步入“高鐵時代”。到2020年,樂山“十縱八橫三環線”的網絡化交通將全面融入全國公、鐵、水運網絡,建成樂北城市群半小時交通圈和市域縣城一小時交通圈。 (責編:裴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