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
近年來,南充市順慶區針對城鎮化進程中出現的社會主體、利益訴求多元化等問題,將社區作為細胞單元,以網格化建設為抓手,調動各方力量資源參與社會服務,有效提升了基層治理水平。
加強頂層設計,推動網格組織建設體系化
組織設在網格上。堅持因地劃網格,因格建組織,在城區科學劃分11個街道大黨工委、46個社區大黨委、171個網格黨支部、581個院落黨小組,設立615名網格信息員,通過“定格、定人、定責、定流程”,形成“五位一體”的組織管理體系。隊伍建在網格上。整合網格內“兩新”黨員、樓棟長、社區志愿者等人力資源,建成以“黨員網格責任人—黨員樓棟長—黨員信息員—黨員網格志愿者”為主要架構的服務隊伍200余支,打造“黨組織主導、公眾參與、社會協同、上下聯動”的社區服務體系。管理落在網格上。針對社區主導缺位問題,與77個社區簽訂目標責任書,進一步明確社區黨組織領導核心;針對聯系溝通空白問題,探索建立社區黨建工作指導委員會、聯席會等組織116個,將轄區單位領導吸收為機構成員;針對“雙報到”空轉問題,制定在職黨員社區登記、活動記錄、表現反饋、積分管理4個辦法,構建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網格黨支部為基礎、各類組織聯動的運行體系。
突出統籌協調,推動網格資源整合一體化
注重運用聯動融合、開放共治和大數據運用等觀念思維,大力推進社區管理服務。數據信息共享。將社會治安、城市管理、民生保障等10余項公共服務事項全部納入區社會綜合治理處置中心平臺管理,實現信息一次性輸入,多平臺共享。線上線下共聯。將線上的綜合信息平臺與線下的11個綜治中心和網格化指揮中心有機整合,達到既發揮信息平臺的大數據、信息化效應,又強化線下中心的實戰化功能的目的。服務資源共享。將轄區內醫療站點、黨員活動陣地、健身室等資源充分利用,構建多層次、多方面、多樣性社會服務管理體系,最大限度地滿足群眾物質文化需求。
堅持量體裁衣,推動網格分類服務精細化
在提供服務上突出針對性和差異化,做到對癥施策、有的放矢。“雙化競投”提供專業服務。引導社會組織、社工、企事業單位公開平等競爭政府購買服務,打造特色服務項目60余個。定向點單提供志愿服務。推行“居民點單、社區下單、志愿者接單、群眾評單”服務模式,使供需對接更便捷高效,志愿服務更精準精細。民主決策提供自我服務。堅持“群眾參與、群眾選擇、群眾實施、群眾評價”的自治機制,探索出在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的社區議事機構與執行相分離的工作機制,有效促進社區工作開展。
注重強化實效,推行網格基礎保障長效化
將基礎保障作為推進網格化的先決條件,在人財物和考核獎勵等方面下功夫。加強力量保障。明確專人負責網格化黨建的日常組織和協調工作,先后選派100余名干部到社區擔任第一書記、黨建工作指導員,不斷增強區域黨建工作力量。加強投入保障。在充分利用現有社區黨建工作經費的基礎上,通過財政撥付、黨費補充、社會籌措等方式,籌措資金2000余萬元,確保網格黨組織必要的工作經費;投入資金2800萬元,完善77個黨群服務中心服務設施。加強制度保障。建立網格化責任考核、實績使用、實效獎勵三項硬性制度,年終組織社區對政府相關職能部門進行評議,對不滿意率超過30%的,由區委進行問責;對群眾滿意率較高的給予獎勵,并作為個人年度考核、選拔任用、評先評優的必備條件。(作者系中共順慶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責編:史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