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在萬安縣高陂鎮田北農民畫村日益聲名遠揚時,西郎山“畫里人家”也閃亮登場,吸引眾多省內外游客前來參觀游玩,高陂鎮全域旅游又翻開了新的篇章。在絡繹不絕的來客背后,是縣鎮村各級干部一年多的無私付出和大力推進,同時也換來了千家萬戶的甜蜜歡笑和致富喜悅。
居家農民的喜樂生活
又逢周末,“曉英農家樂”的女主人高曉英從早上開始就忙得不亦樂乎,今天,她又接到了40余人的用餐安排,她早早地備好了菜品,并忙著炸豆餅、煎米果、做酸蘿卜。她笑著說“今天又該日進千金了,過年以來,周末我基本就沒閑過,三五百元是常事,最高的一天日進2000余元”。
今年以來,像高曉英這樣從事農家樂經營的高陂田北農民畫村的18家農戶每周享受著呆在家里愜意收錢的幸福,尤其是二期新增的12家,見到鄉里的干部很是熱情,“之前你們叫我們做這做那的,我們總是不信,現在真信了,旅游發展確實給我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入,真是感謝你們!”
歡笑的不只是加入了“農家樂”的農戶,不少家中無勞力的居家老人也喜笑顏開,農民畫精品展示館、“畫里人家”綜合館、趣味石園等景點門口,一字排開的老人們忙個不跌地給客人們稱菜,他們年前自曬的腌菜干、包菜干、紅薯干、蘿卜干等農家小吃成了城里人的搶手貨,不少人感嘆“早知現在這么好賣,年前我就該多曬點!”被政府幫扶引導在游客服務中心開店的貧困戶郭斌近日來笑容滿滿,這幾日日均收賬百元,月均千元的穩定營業收入讓這個因不慎摔傷造成全身癱瘓、10年來一度精神頹廢沒有走出家門的他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愈發地自信。居家的婦女也沒閑著,去年,他們參加了政府組織的免費赴四川竹編培訓,現在正在抓緊時間練技,趕做一批平面竹編畫和立體竹編作品,他們也瞧好了市場,正整裝待發迎接新旅游時代的到來。還有一些近年來新建住房的農戶,他們自覺地按照政府推薦的戶型和裝修風格改建民宿,“老吒農家樂”的老板早已看透商機,一棟4層的農家樂餐廳及民宿住宅即將完成裝修,劉道生、劉聲傳等一批貧困戶也不甘落后,有政府的扶持獎補資金,有眼見為實的旅游市場,有什么放心不下的,搶占先機為贏!
深山人家的甜蜜事業
沔坑4組的貧困戶周英輝是村里的藍卡戶,眼盲,行動不便,房子也是村里人幫忙建的,家庭極其困難,但自從村里幫扶他發展起養蜂事業后,他對脫貧致富有了滿滿的信心。“我去年養了5箱蜜蜂,盡管去年大氣候不好減產只割到了60余斤蜜糖,但他們幫我賣了近4000元,村里還成立了專業合作社,分配給我10000元的扶貧入股資金,每年有1000余元的入股分紅,有他們的技術指導和銷售服務,我靠養蜂來脫貧還是挺有希望的!”7組的貧困戶劉世輝,家庭貧困,同樣選擇了養蜂作為自己的脫貧產業,去年養蜂7 箱,收入近5000元。2組的貧困戶劉本蘭,現已發展到養蜂50余箱,加入“蜂蝶谷野生中蜂養殖合作社”以來,他的收入也實現了質的變化,原來蜂蜜市場良莠不齊,蜂蜜價格內部競爭也每況愈下,賣30元左右每斤,如今統一技術標準、統一包裝、統一銷售后的蜂蜜每斤賣到了60元-100元,去年割蜜的收入達到了3萬余元,蜜蜂養殖的效益越來越好,蜜蜂養殖逐漸成為貧困戶脫貧的“甜蜜道路”。
2016年,沔坑村實行“黨建+扶貧”、“黨建+產業”、“黨建+旅游”,新建了占地面積120余畝的沔坑“蜂蝶谷”旅游點,在做大成為高陂全域旅游的一個新景區的同時著力打造成高陂鎮產業扶貧的樣本點,吸納了2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加入合作社,以扶貧資金入股分紅,扶持貧困戶發展養蜂產業,助力精準扶貧。
致富路上的領跑者
幫扶干部到符竹村6組郭輝家中入戶走訪,問起產業發展的收益時,他很是高興,連聲感謝“真是感謝你們的好政策,讓我使用貼息貸款政策到合作社入股分紅。今年還真是不錯,我種的這8畝多南豐蜜桔收了1萬余斤果子,合作社幫我賣了1萬余元,另外果品交易額分紅800余元、5萬元貼息貸款分紅3000余元也已到手,我還要繼續擴種發展好果業種植”諸如郭輝這樣入社享受實實在在分紅收益的貧困戶有28戶,他們加入的是由本土致富能手鄧蘭云領銜創辦的“萬安縣綠豐果業開發專業合作社”。
綠豐果業合作社現有井岡蜜柚、南豐蜜桔等果業種植基地1200余畝,自2008年創辦以來,已發展社員143戶,其中貧困戶28戶,年銷售果品200余萬斤,年純收入達30余萬元。入社社員由合作社統一培訓、統一采購、統一銷售,并享受著按交易額分紅、按股金分紅兩種盈利方式。2016年,在政府的引導下,28戶入社貧困戶中有12戶選擇了使用貼息貸款政策入股享受6%的年股金分紅,并在合作社的技術指導下果業種植管理技能得到提升,種植收益得到保障,在脫貧的路上走得愈發穩健。
如今,綠豐果業合作社正在積極申報省3A旅游景區,計劃發展餐飲、特色養殖、農事體驗、旅游觀光、垂釣、采摘樂等休閑旅游項目,讓入社社員享受更好的收益、得到更好的發展。
[作者簡介]
張文鳳,萬安縣高陂鎮。
■責任編輯:于龍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