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當前的新經濟環境下,其載體就是信息產業和網絡經濟,業務發展的主要特征就是個性化和專業化等,行業銀行作為現代金融業,是當今服務產業的核心內容,因此需要將零售業務進行開拓,從而可以更好的適應全球經濟的發展。本文主要論述在新經濟環境影響下,商業銀行今后的業務發展方向,這也是商業銀行最需要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商業銀行;新經濟環境;業務發展
近些年我國信息技術高速發展,對于金融市場體系造成直接的影響。近些年不斷涌現各種新的金融工具和手段以及運行模式等,當今新金融輪廓的特點就是虛擬化、經營混業化等,在這樣的新經濟環境的影響,商業銀行的業務發展也變得特別重要,需要加大研究的力度。
一、新環境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發展
1.中間業務的介紹
中間業務指的就是商業銀行作為中間人和代理人,提供各種類型才能夠的金融服務胡哦哦的煩惱個,其中不涉及表內的資產和負載,也不會對于自身資金進行占用,這是中間業務收入的業務,發展中間業務,可以使商業銀行收入結構實現多元化,使綜合經營效率得到提高,并且將銀行風險進行降低。
金融服務類的中間業務可以帶來服務性的收入,對于銀行表內業務質量不會造成任何影響,流入咨詢業務、銀行卡、等,在資產負債表內當中不會進行反映,在一定條件的影響下,可以轉化成資產和負債等中間業務,例如貸款承諾和擔保業務等等。在國際上通常都是利用美國銀行業,分類中間業務的劃分標準,例如信托業務、投資銀行、交易業務等等。
2.金融自由化中間業務的發展
(1)利率市場下中間業務的發展
利率市場指的就是金融機構以自身資金狀況和供需水平,從而將利率水平進行確定,以中央銀行的基準利率為基礎,中介就是貨幣市場的利率,主要由供需市場發揮著決定作用,創建利率的形成機制。
隨著利率市場化的發展,會逐漸縮小息差,影響到我國商業的經營模式,屬于一種嚴峻的挑戰。當前商業銀行在利率市場化的環境下,保持穩定的發展,需要調整其經營方式和業務管理理念,中間業務可以提供更多的利潤。實施利率市場化,可以沖擊到商業銀行傳統的盈利模式,促進我國商業印上是新改革。理財產品就會發生一定程度的質變,增強了財務主動管理的屬性。商業銀行的理財產品可以利用銀信合作和銀證合作等方式,實現放貸業務,貸存差直接影響到產品的收入。改革利率市場化就要大幅度的改革產品的運作策略:放棄成就的放貸途徑,重視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將產品的主動理財的屬性發揮出來。投資銀行業務大幅度上升,我國的債券市場近些年正在穩定的發展,利率也開始實現了市場化,這就需要加大企業債券和公司債券的業務需求也隨之增加。利率類金融衍生品的業務需求不斷加大,在市場供需的影響下,利率波動具有一定的可預測性,使融資方出現比較大的波動,需呀擴大利率方面的金融衍生品的實際需求。貨幣市場的主體就是商業銀行,在很多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優勢,利率市場化對于銀行衍生品中間業務的發展會形成有效的刺激。
(2)新監管環境下中間業務的發展
監管環境和金融自由化都直接影響到中間業務,中間業務在未來的發展機遇比較客觀,金融服務類業務并沒有受到新的監管政策的限制,金融自由化不斷深入,促進這項業務更好的發展。銀行理財產品業務迎來了挑戰,例如保本型理財產品直接影響到監管指標的運算,與此同時利率市場化的原因,理財產品將其本質進行改變,需要將自身的投資管理能力不算提高。
由于不斷增加了衍生品市場,金融自由化不斷深入,增加了市場對于利率、回來等各個方面的需求,但是資本和流動性監管等會給予一定的束縛,如果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能力比較低,那么就會放大商業銀行的劣勢,甚至無法有效的參與到市場競爭當中,只有商業銀行做到風控意識高和研究能力強,才可以將業務市場的份額進行有效的擴大。
投資銀行業務可以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因為怡歐館投資銀行的業務具有比較低的銀行風險,其監管環境也相對來說比較寬松,債券市場開始不斷繁榮起來,可以使商業銀行相關的業務需求得到增加,商業銀行在在這個方面具有一定的先手優勢,可以針對這個領域繼續有效的擴大。
二、新經濟條件下我國商業銀行零售業務的發展
1.新經濟條件下零售金融業務發展的趨勢
(1)零售業務成為商業銀行的主要盈利業務:從九十年代開始,西方國家開始發展以個人和家庭為中心的金融服務,零售業務利潤的總額不斷增加,甚至高達70%左右,將傳統小銀行經營零售業務的情況進行改變。
(2)細分化、個性化:銀行經營理念開始傾向于細分客戶和提高服務質量的方向,面對客戶的不同之處,開展個性服務,將金融產品和服務的最大潛力充分的挖掘出來,銀行零售業務呈現出大眾化和趨同化以及粗放化的特點,實現營銷觀念的個人呢花,細分客戶群體,提供提供個性的產品服務。
(3)機構擴展比較緩慢,人員逐漸減少:未來的零售業務的主要模式就是往后是哪個印上模式,放棄了銀行傳統的增設分支結構的模式,利用自助銀行、全能服務網點、電話銀行等形式,使分行的服務功能得到有效的提高,這樣就會減少人員的雇傭。
(4)零售中間業務:銀行開始重視中間業務的拓展,促進了零售中間業務的發展,提高了個人結算、代理、投資業務等方面的比重,人們主要支付的工具就是銀行卡,促進零售業務更好的發展,為其創新了發展空間。
2.商業銀行零售金融業務發展的對策
(1)提高重視程度:當前很多商業銀行沒有全面的人呢是零售服務,因此需要將商業銀行的經營觀念進行轉換,站在戰略的高度上,對于零售金融業務更好的把握,轉變信貸投放為主的狀況,共同發展生產和消費,促進這一業務更好的發展。
(2)加強建設基礎性構建:零售業務的發展屬于一個客觀的過程,使金融經濟不斷深化于個人的生活領域,我國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升,從而促進了零售金融業的發展,這就需要加強零售金融市場運行體制基礎性建設。實現國有銀行的商業化,建立相關的市場定價制度,使個人信用制度不斷完善,從而制定出具體的法律和法規等。
(3)改革國有銀行的產權制度:商業銀行是零售業務的主體,當前有關我國國有銀行的產權制度不夠明確,需要以利潤為中心,將金融企業得到有效的完善。創新零售金融需要建立一利潤最大化為基礎的內在機制,創新商業銀行的發展途徑,深化改革銀行的產權制度。
(4)發展小型的零售銀行:可以在零售金融市場當中融入民間資本,使小型零售銀行更好的發展,以社區和地區的狀況為基礎,發展更多的金融業務。將城鄉信用社的群眾性恢復過來,業務特點需要具備群眾性、互動性等,將零售銀行的作用充分的發揮出來。
(5)加快零售業務的網絡化建設:高知識基尼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網絡銀行,不僅需要加大投資,那么就要改變金融制度、運行機制、組織形式、經營方式,設置還會改變人們的思維觀念。
(6)轉變經營觀念:應該利用正確的營銷手段,實現正確的市場定位策略和差異產品策略等,正確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無論是服務時間和服務方式,還是服務意識、服務內容,都要符合城市居民的需要,將服務不斷延伸,為客戶提供有效的服務,促進零售業務更好的發展。將銀行卡的業務進行擴大,以銀行卡為主要的載體,將產品進行創新,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并且探索出消費信貸的發展途徑,零售金融業務應該向更深層次方向發展。
三、結束語
本文主要論述在新經濟影響下,商業銀行的主要業務發展,主要是論述了中間業務和零售業務梁紅類型,并且提出具體的發展對策,對于相關的研究提供理論支持,促進商業銀行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中國人民銀行福州中心支行課題組,林光豐.新政策環境下商業銀行同業業務的發展及風險防范--以16家上市銀行為主要分析對象[J].金融發展評論,2015,02:29-39.
[2]王婭楠.淺談新興網絡金融產品環境下商業銀行業務發展的突破[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5,07:291-292.
[3]李皓宇.優化經營結構蓄集轉型能量--五大商業銀行2015年中報分析[J].中國金融家,2015,10:98-100.
[4]郭晨.商業銀行“影子銀行”業務模式及監管--基于銀行間市場的分析[J].現代商業,2016,01:95-96.
[5]馬利群.淺析互聯網金融環境下商業銀行個人金融業務的發展策略[J].現代經濟信息,2016,07:301.
[6]劉剛.當前金融生態環境下商業銀行同業業務的發展機遇分析[J].新經濟,2016,20:32-33.
作者簡介:張蕾(1990- ),女,河南信陽市人,民族:漢,職稱:助理經濟師,學歷:南開大學同等學力碩士,研究方向:經濟學(我國商業銀行發展新方向),單位:建行天津商業道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