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家一定要有正確的戰略選擇。我們的戰略選擇就是要繼續抓好制造業。中國是個大國,必須要做強實體經濟,不能‘脫實向虛。要虛實結合,以實為基礎。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要以創新驅動,實現新舊動能轉換。同時,做好知識和人才的積累。”
4月20日上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廣西南南鋁加工有限公司,實地了解企業進行傳統產業優化升級,發展航空航天、軌道交通、船舶海洋等領域高性能鋁材產業情況時說。
“實現經濟結構轉型升級,須加快新舊動能轉換。這種轉換既來自‘無中生有的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也來自‘有中出新的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兩者相輔相成、有機統一?!?/p>
4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貫徹新發展理念培育發展新動能座談會上強調,要把改善供給結構作為主攻方向,從供需兩側發力,調整優化經濟結構。
“要準確把握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和尊重民意的關系。獨立審判與尊重民意并不矛盾,要堅持辯證法、兩點論,不能走極端、陷入主觀主義和教條主義,堅決防止一強調獨立審判就不考慮人民群眾的期望和關切,一強調傾聽群眾呼聲就放棄獨立審判的原則和要求?!?/p>
4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黨組副書記、常務副院長沈德詠在山東省濟南市主持召開刑事審判工作調研座談會時強調。
“實干,不是指手畫腳,更不是袖手旁觀,而是腳踏實地、默默無聞,不為私心所擾、不為流言所惑的埋頭苦干;是始終保持一顆初心,矢志不渝、堅忍不拔的擔當實干。實干者往往專心致志、心無旁騖,夙夜在公、殫精竭慮,我們就應該讓這樣的實干者實惠,讓這些聚精會神推動發展者實惠?!?/p>
山東省委副書記、濟南市委書記王文濤日前在濟南市委十一屆一次全體會議上說。
“人間萬事出艱辛,‘奮斗二字,標注著美好夢想的實現路徑。白手起家的艱難沒有嚇倒馬云,兩度落榜的遭遇沒有擊垮俞敏洪,他人質疑的目光沒有動搖陸步軒,他們的故事讓人感慨:一個人改變命運的最佳法寶,就是奮斗?!?/p>
4月14日出版的《北京日報》稱,奮斗仍然是今日中國社會的主基調。人生最大的財富來自奮斗,國家、社會,亦是如此。
“大多數人才計劃都對應著不菲的待遇,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大家參評的積極性。一旦評上了,和身邊人相比,就會在科研經費甚至生活水平上拉開了很大的差距。在這樣的超強刺激下,不少年輕學者整天忙于各種計劃的申請、評選,甚至還要拉關系,混臉熟,身上增加了不少市井的氣息,反而沒有時間和精力,靜下心來搞研究了。搶‘帽子的現象越來越突出,讓學術圈變得很浮躁?!?/p>
時下,各種人才計劃、人才工程的“帽子”滿天飛。對此現象,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在接受《半月談》記者采訪時說。
“有些人認為抓經濟能立竿見影得實惠,講政治無法在短期內見收益,因而只抓經濟不講政治。這是功利主義的算計,是對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曲解。講政治的原則要求必須貫徹到黨的一切工作中,經濟工作也不例外。而且,講政治是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保障,不講政治就不可能真正抓好經濟?!?/p>
4月16日出版的《人民日報》發表題為《“抓經濟實在、講政治縹緲”是錯誤認識》文章稱。
“貪官一般有兩種‘裝相:有的裝窮,說自己是農民的兒子,騎自行車上班,穿破舊衣服等,背后卻貪腐巨額錢財;有的裝高雅,入會所、打高爾夫、跳華爾茲、品拉菲、抽雪茄、養寵物、玩玉石、喝年份茅臺等,直接或間接地大肆揮霍、大額受賄。”
4月18日出版的《中國紀檢監察報》刊文指出,“看了很多關于貪腐的案例,發現一個規律:凡善裝之人,大多都走向了牢獄”。
“對我國國民傾向的閱讀形式的研究發現,51.6%的成年國民更傾向于‘拿一本紙質圖書閱讀,有9.8%的國民更傾向于‘網絡在線閱讀,有33.8%的國民傾向于‘手機閱讀,有3.8%的人傾向于‘在電子閱讀器上閱讀,1.0%的國民‘習慣從網上下載并打印下來閱讀?!?/p>
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4月18日公布了第十四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的主要情況。調查顯示,2016年我國成年國民人均圖書閱讀量為7.86本,較2015年增加了0.02本。
“在全力解決執行難的關鍵性階段,吃拿卡要、冷橫硬推的現象仍時有發生,消極執行、拖延執行、亂執行、違紀等屢禁不止……執行領域的害群之馬,使廣大執行干警付出的心血付諸東流,極大損害了執行的聲譽,嚴重影響人民群眾對司法的信任和信賴?!?/p>
4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人民法院規范執行行為“十個嚴禁”》,以此啟動規范執行專項整治行動。最高法院執行局副局長吳少軍在通報會上說。
“很多人在罵我們,部分企業說我們把他們的超市、商場搞掉了,但事實上15年以前我在世界各地講過兩三百次這樣的演講,提醒大家互聯網、電子商務對各行各業的沖擊,今天我還是要告訴大家,未來二三十年這個世界的變化超過所有人的想象?!?/p>
由中國企業家俱樂部主辦的“2017中國綠公司年會”于4月22日至24日在河南鄭州召開。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在演講時表示。
“在工作中,有的領導干部發言時說錯話、念錯字,事后也沒人敢說、敢提醒;有的領導叫錯別人名字,被叫錯者也不敢及時糾正,等等,領導的錯仿佛‘皇帝的新衣,你知我知,天知地知,唯獨領導不知?!?/p>
4月5日出版的《解放軍報》刊發題為《敢給領導指問題》文章如此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