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朝紅+孫煉棟+沈高峰
“民心民心,就是要把‘民放在心中!”淳安縣第十六屆人大代表、千島湖鎮江濱社區黨委書記胡海燕,已連任兩屆縣人大代表。
自2003年入職社區以來,先后服務過西園社區、南山社區、江濱社區等6個社區。“千島湖鎮的大半社區,我都跑得很熟了。”雖然是去年2月才履新江濱社區,但她很快就進入狀態:僅用了幾個月時間,便上門走訪了400余戶居民,梳理出20多個群眾期盼解決的難題。
“一頭是黨和政府的重托,一頭是居民群眾的期望與信任。”正是這份責任與擔當,讓胡海燕無怨無悔扎根基層一線,盡心盡力履行代表職責,用心用情服務居民群眾。她的堅守和付出,贏得了群眾的認同和滿意,也先后獲得了杭州市“最美人大代表”、2016年杭州市勞動模范、淳安縣“十佳魅力女性”等榮譽稱號。
熱心為居民:他們的事就是我的事
“不好意思,你剛才說的第三個人,我不知道。”在2015年12月4日杭州市人大常委會舉辦的“向人大代表致敬”專題晚會現場,站在臺上的杭州市“最美人大代表”胡海燕當時還在南山社區任職,面對主持人楊蒞的發問,她迅速在腦子里過了遍叫“胡水仙”的居民,發現的確沒有印象,“我工作做得不細致,我回去會努力的。”
這是一道即興“考題”,楊蒞問了她三個名字,胡海燕準確無誤地說出了前兩戶居民的信息,而當現場所有人都覺得她能順利說出第三戶居民的詳細信息時,卻發生了意外“卡殼”。
楊蒞聽后笑笑說:“你當然不知道最后一個人是誰了,因為那人是我媽,并不住在你的社區。”
坦誠、實在的性子,以及對居民情況的熟悉程度,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欽佩不已。胡海燕說,當時自己真的懵了,雖不敢說對南山社區900多戶居民100%了解,但80%以上的了解程度還是有的,怎會有完全陌生的名字呢?
感情的熟絡加深了彼此的信賴。有事就找胡海燕,居民們都認準了這一點。“以前,還沒有開通114移車電話時,小區有人車子被堵出不來,就會給我打電話。”胡海燕是個很念舊的人,手機號碼十幾年不換,每到一個小區,就會主動向居民公布自己的手機號碼,居民有事都可以隨時找她,甚至胡海燕調到其他社區工作了,原來那個社區的居民碰上事情了還會給她打電話。
“只有把社區當成自己家,把居民的事當成自己的事,才能踏踏實實地為民辦好事,做實事!”作為社區書記,胡海燕更關心社區里的困難弱勢群體:為生活陷入絕境的單身母親找工作,為因病負債的家庭發動捐款,為父母雙亡的孤兒落實低保,為留守兒童送上社會的溫暖,為孤寡老人安排結對救助與慰問,為社區失業人員和殘疾人建起困難家庭的詳細檔案……
用心保平安:服務保障G20不遺余力
去年召開的G20杭州峰會舉世矚目,為做好服務保障工作,胡海燕主動將代表履職與社區工作有機融合在一起,“做好G20峰會的服務保障工作,不僅是人大代表的履職重點,也是社區書記的工作重心。”胡海燕如是說。
推進平安建設,是服務保障G20峰會的重要內容,也是提高群眾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關鍵一環。其間,胡海燕除了多次參加縣人大常委會組織的視察督查、文明勸導、志愿服務等活動,積極履行人大代表職責外,還身先士卒帶領社區工作人員,認真做好入戶調查、平安巡防、違建整治等工作。 “社區的常住戶,柴間、車庫的出租戶都要進行上門調查,旅游碼頭區域的賓館、商戶、高檔小區和別墅區也都是排查對象。”有段時間,胡海燕就直接住在社區,每天不停上門走訪住戶,千方百計聯系空關房人員。“白天沒人晚上再去,一次不行那就兩次三次。”最終,胡海燕帶領社區工作人員完成了2300多戶常住戶,700多戶柴間車庫出租戶、416家單位的入戶調查工作。
在平安巡防中,胡海燕還發現不少居民直接從家里接電線給電動車充電。“這樣安全隱患很大,當時我們采取了教育、勸導等措施,但終究是治標不治本。”在胡海燕眼里,這就是民生大問題。“只有從根本上解決充電難題,才能杜絕私接電線的情況。”于是,她積極與相關部門對接,目前城區人行道的充電樁已經列入計劃,即將安裝到位。與此同時,在今年的淳安縣十六屆人大一次會議上,胡海燕提交了《關于要求盡快落實小區電瓶車充電樁建設的建議》,要求充電樁建設向小區延伸,在每個老舊小區內配套建設電瓶車充電樁,規劃部門應要求新開發小區在規劃建設電瓶車停車位時,必須配套建設電瓶車的充電樁。 “小區如果不安裝充電樁,私拉亂接電線充電現象還是無法得到根治。”胡海燕期待充電樁的解決給百姓帶來安全與方便。
盡心解難題:看到他們的笑臉我很幸福
“我們社區屬于老社區,共有2600多戶住戶。”說起江濱社區的基本情況,胡海燕如數家珍,而對于社區群眾期盼解決的難題,她更是放在心上、抓在手上。
“老小區綠化管理并不完善,不少居民拔去公共綠地上的花草,種上蔬菜,破壞了小區的綠化,影響了居民的生活環境。”胡海燕一直關注著花壇及邊坡毀綠種菜情況。通過對千島湖鎮9個社區的深入調研,她提交了《關于要求將城區復綠資金列入財政預算的建議》。該建議得到政府部門的積極辦理,已先后籌集90余萬元經費進行補綠復綠。
為此,胡海燕還組織了“文明出行,對毀綠種菜說不”樹苗換菜苗現場簽名活動。“小區居民只要對毀綠種菜說不,并在承諾書上簽上自己的名字,我們就會送上金錢松、茶花、桂花等樹苗,讓居民認領花木維護權。”這一活動得到了居民的積極參與,目前已有300多株樹苗被認領,花壇得以復綠。
“胡代表,能不能幫我們把小區的垃圾堆處理一下。”園林新村居民反映的是小區內環山堆放的建筑垃圾,共有好幾千立方,不僅擠占了小區公共空間,還影響了環境衛生和居民安全。在實地查看情況后,胡海燕多次找到相關部門,籌得30萬元整治資金。“通過就地推平、培土,再加以綠化、硬化,將垃圾堆放地改造成了居民休閑場所,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評。”
“人大代表本身就是給居民解決困難的,幫老百姓解決一些實實在在的問題,能看到他們的笑臉,我也覺得特別幸福。”在短短半年多時間里,她還通過反復溝通協調,多次上門做餐飲商戶工作,解決了居民反映強烈的破墻開店、油煙擾民問題;通過多次跑部門,與產權單位協調,幫助修好破裂的雨水管,解決了久拖不決的墻壁滲水問題,化解了住戶的怨氣……20多個難題的逐一破解,不僅扮靚了小區環境,也讓社區居民感受到了貼心、關愛、溫暖。
“人大代表的職責就是為民履職,要把群眾的難事解決、實事辦好。”胡海燕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最近,她又馬不停蹄地與相關部門積極協調,著手推進社區老年活動中心的拆建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