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衡水第一中學進駐浙江,引發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話題的激辯。新一輪“撤縣設市”消息,環保部公布的兩起阻撓督查事件,引發網民熱議。
4月5日,衡水第一中學平湖學校在浙江嘉興正式成立,卻隨即深陷輿論漩渦。反對者直言,這是“應試教育對素質教育的入侵”,“浙江教育不搞落后的應試,要搞素質教育”。而支持者則認為,歡不歡迎衡水中學模式,由當地家長的需求說了算。
許多網友表示,打著應試教育烙印的“衡水模式”不該大加推廣。因為,在大多數人看來,衡水中學的教育方式“泯滅了學生的天性,扼殺了學生的創造力”。更可怕的是,復制“名校加工廠”,強化了應試教育理念,與國家提倡的素質教育理念背道而馳。
但也有許多網友指出,盡管不愿承認,但就分數而言,衡水中學每年都產生很多考入清華、北大的學生,這對許多家長和學生而言是極具誘惑力的。衡水中學以及類似的中學,仍舊很有市場。這是當前我國教育制度的矛盾與現實。
還有評論認為,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是中國教育必然的進階趨勢。圍繞“衡中模式”的意見分歧,照見教育轉型期彌漫全社會的雙重焦慮:一方面,害怕被應試教育的列車甩下來,掉入社會底層;另一方面,一部分家長又深感應試教育不如素質教育那么能激發孩子的天性,對未來在素質教育競爭中失去先機存有隱隱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