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廣西·李艷鳴
口琴聲聲樂晚年
◎文/廣西·李艷鳴

李幸生和部分隊員一起吹奏口琴
67歲的廣西南寧市民李幸生從沒想過,一支口琴能給自己的生活帶來如此多的快樂。年輕時,他學過一些吹奏口琴的技巧,卻因忙于工作而丟失了這一愛好。退休后,偶然翻出家里的口琴,在他緩緩地吹奏出有些跑調的音符時,突然覺得是時候讓自己的生活有些改變了。
“那時候心里真是覺得空虛,每天待在家里,做什么都覺得無聊。”回憶起剛退休時的生活,李幸生感慨萬千。退休前,他在一家企業擔任部門主管,每天的工作忙碌而充實,有時候會憧憬退休后的休閑生活。可真正退休后他才發現,面對大量的空閑時間,自己根本不知道如何打發。一開始,他主動分擔一些家務,如送外孫女上學、買菜等,可一天下來,還是覺得無聊又沉悶。在家人的建議下,他每天早上去公園散步,沒想到,這一逛公園,就讓他找到了他喜歡的東西——口琴。
在金花茶公園,他每天經過一條小道時,總會發現有兩三個和自己年紀相仿的人在吹奏口琴,他這才想起,年輕時自己也學過,只不過因為工作忙而將這一愛好擱置了。逛了幾次公園后,他鼓起勇氣上前和他們交談,在得知李幸生曾經也吹奏過口琴時,這些人便鼓勵他重新開始這個愛好。
回到家里,李幸生從柜子里翻出了當年的口琴,當他將擦拭得锃亮的口琴放到嘴邊試音的時候,發現自己吹得有些跑調了,“我并沒有覺得難過或者沮喪,相反這是一種挑戰,這把口琴似乎在告訴我,是時候該重新出發了!”李幸生說道。

李幸生和他心愛的口琴
李幸生決定重新練習口琴,他讓女兒幫他上網買了新口琴和擴音器,開始每天到公園去練習,自然地加入到了那些練琴人的隊伍中。“他們給了一些吹奏口琴的建議,比如該如何把握音準等,我很受用。”李幸生說。從那以后,只要不是大風大雨,他都堅持和大家一起吹奏口琴。在家時,他還會花上一兩個小時來練習口琴。一年后,李幸生發現自己有了很大的進步,不僅能完整地演奏一首曲目,而且音符也很精準。
在吹奏口琴之余,李幸生和琴友們還會抽時間一起去喝茶,相互之間交流多了,大家便有了成立一個口琴隊的想法。李幸生是所有成員中最支持成立口琴隊的,因為他不僅熱愛吹奏口琴,也喜歡和大家待在一起,他提出了口琴隊要買隊服、買統一型號的口琴等。他說:“買隊服是為了體現隊伍的團結和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而統一型號的口琴則是為了集體表演時,音準等各方面能一致。”他的想法馬上得到了大家的認可,眾人看他如此積極地為成立口琴隊的事出謀劃策,便紛紛推選他為隊長,李幸生很高興地答應下來,因為他想和大家一起努力,將這個快樂的大家庭建立起來。
口琴隊成立后,大家約好每周一、周六上午一起練習兩個小時。由于沒有固定的練習場所,隊員們在每次結束練習時,便會約好下一個見面的地點。隊員們還以自愿為原則交了團費,用于樂譜的打印、喝早茶聚餐等經費開支。一開始,李幸生還考慮花錢請專業老師來指導大家,但經過討論,還是決定進行集體練習,大家取長補短,相互交流即可,“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少隊員因為生病、年紀大等原因漸漸退出,我們都覺得與其花時間研究技藝,不如更珍惜時間享受當下的樂趣。”李幸生說。
盡管沒有專業老師的指導,可每次集體練習時,隊員們都很配合,口琴隊從2012年成立至今,已能吹奏上百首歌曲,有時,他們還被邀請到一些單位去表演。一次,大家一起在南湖邊上吹奏口琴,南寧市新竹社區歌詠隊的成員看見了,便上前攀談,并邀約他們到社區參與伴奏,“當時覺得這是個不錯的展示機會,便和隊員們一起過去試試。”李幸生說,沒想到,大家一拍即合,非常默契。如今,李幸生和隊員們會在每周二、周四一起到社區為歌詠隊伴奏。
對口琴隊而言,最重要的事便是慶祝成立周年紀念日。那天,大家除了表演精心準備的曲目,還一起聚餐,席間談笑風生,分享生活趣事。李幸生說,他很慶幸因為口琴而認識了這些新朋友,有了新生活。如果想要自己的晚年生活過得快樂、愜意,最重要的就是要鼓起勇氣走出去,到外面去看看,多和人交流溝通。
和大家一起吹奏口琴,收獲的不僅是精神上的愉悅,身體也隨之更加健康了。吹口琴時,若能正確地使用呼吸技巧,如“腹式呼吸”,可以擴大肺活量,改善心肺功能,能使胸廓得到最大限度的擴張,使肺下部的肺泡得以伸縮,讓更多的氧氣進入肺部,而且吐納之間收放自如。所以,對這個愛好,李幸生說他絕不會輕易放棄,他要讓晚年的生活充滿口琴的美妙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