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桂林(廣東 深圳)
雕平刻凡 見微知著
——評楊寶國版畫《叮當音符》及近作
◆常桂林(廣東 深圳)

版畫家楊寶國
楊寶國,1964年出生于黑龍江省依安縣,1988年畢業于哈爾濱師范大學中文系,自幼殘疾,自強不息。1981年開始從事版畫創作,師從北大荒版畫開創者、著名版畫家杜鴻年先生。現為中國版畫家協會會員,中國工業版畫研究院院委,中國林業美術家協會理事,黑龍江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大興安嶺工業版畫研究院院長,大興安嶺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秘書長。多幅版畫作品曾入選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版畫家協會舉辦的各種展覽并獲獎;多次在《人民日報》《美術雜志》《版畫世界》《版畫藝術》《中國藝術報》等國家級報刊發表;部分作品被中外多家美術館和私人收藏。
2015年4月,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的“勞動者自己的藝術——第十七屆大路畫展”中,黑龍江大興安嶺林區版畫家楊寶國創作的版畫作品《叮當音符》以一顆碩大的螺絲為主題的畫面吸引了無數觀眾的眼球,反響強烈。
楊寶國的版畫《叮當音符》為絕版套色木刻,100cm×80cm的畫幅,大大的棕紅色螺絲襯于近乎全黑色的背景中,鮮明、醒目、震撼、感人,有著極強的沖擊力,讓觀者無不產生豐富的遐想,收獲富有哲理的啟迪。剖析其作品,就構思理念講,畫家采用放大思維模式,以夸張手法將小螺絲放大至頂天立地之形態,突出其在社會生活、生產建設中的地位,引起人們的關注。螺絲雖小,作用巨大,如百姓一樣雖平凡但能擔起民族之魂。也許這就是畫家構思中的主導理念。在構圖上,已經放大的螺絲取仰視的角度,給人以對它須仰視、須尊重的感覺。而這顆大大的螺絲不是靜止于地面或臺面上,而是懸于空中,黑色背景猶如無垠的蒼穹,一種欲沖出畫面的上升感,與畫面下部若干墜落螺母堆成如地球般的弧線形成直角,對觀眾產生視覺沖擊。而更精彩的是若干個螺母不同高度地跳躍在大螺絲與小螺母堆之間的空間里,錯落有致,碰撞有聲,產生了節奏感和聲音感,這才是扣題之處——叮當音符。在色彩上,大面積黑色烘托升騰的深紅色螺絲,螺絲上留有精彩的白色亮部,在黑色與深紅色包圍中,形成閃爍的光點,以及跳躍的螺母下部略刻幾刀螺母彈起的拋物線,都是助推節奏感和聲音感疊加形成叮當音符主題得以體現的恰到好處的版畫藝術手筆。
以一個小小螺絲切入畫面,畫家以物喻人,為民眾為普通百姓立傳,雕刻平凡,通過普普通通但不可或缺的螺絲及其不可低估的作用,暗示工作在各行各業的平凡百姓、普通員工都是不可缺少的一員并無處不在發揮著應有的作用,無時不在做出默默的奉獻。碩大的螺絲占據著整幅畫面,堅韌偉岸、錚錚鐵骨、俯視大地。謳歌小小的螺絲表述的是畫家對人民大眾的頌揚,是時代精神的寫照,體現的是黨和政府對大眾民生的關懷和重視。同時,透過畫面的這顆大螺絲,充分發揮了藝術作品的正能量,緊扣時代的主旋律,讓萬眾百姓具有螺絲精神,定能鑄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夢想。正因如此理念,成為畫家版畫創作中一幅重量級的作品并在此次展覽中榮獲銅獎。在美術界的權威刊物《美術》選發大路畫展140件精彩紛呈的作品時,《叮當音符》被榮幸選中并發表于2015年6月號上;同時在2015年7月湖北美術館舉辦的“工業在場”工業版畫三年展中展出并被編入畫集,最后被湖北美術館收藏。此作品2015年12月在大連中山美術館舉辦的中國工業版畫第三年年展中獲優秀獎亦被美術館收藏。

鴻雁之夢回北方 套色木刻 楊寶國
回頭再看看楊寶國近幾年創作的版畫作品,每幅都充滿著畫家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版畫藝術的執著追求。《初航》《追綠》《流翠》《醉興安》等版畫是楊寶國2012年后的作品。其中,《初航》表現的是剛剛解凍的河面上,一只小熊踏上一塊漂浮流動的冰塊有些恐懼的回頭張望,而母熊卻不以為然地低頭舔雪,心里話是:闖闖世界吧,崽崽,漂浮的冰有什么可怕?這就是你生命中的初航!而《追綠》表現的是飄落的雪花擋不住綠色的綻露,圍欄板空隙中滲出綠色的枝葉,引來幾只大鵝爭相伸頸欲食。雖然表現的是動物對片片綠葉的追求,而寓意是人類和動物同樣希望結束漫漫嚴冬、期盼春天來臨的心境。《幽谷春深》《流翠》《醉興安》及《北極村印象》基本是從春夏秋冬四個不同季節的角度詮釋祖國北疆大興安嶺的自然風光和秀美景色。再說刀法處理和色彩調印上,已經形成或正在形成畫家的個人特色。而2013年之后創作的版畫作品則由自然風光題材轉向富含寓意的哲理題材,包括前述的《叮當音符》。另一幅版畫《歲月無聲》畫面主體是以一個多年不用落著厚厚積雪的石碾子。這里的無聲不是緊張勞動后的無聲,而是休息多年無用武之地的無聲,這里的歲月亦是機械化代替手工勞動的歲月,積雪的石碾子是人們在年復一年的歲月里或悄悄或激越變遷中的一個物件,而見證歲月變遷的正是這個無聲的積雪的石碾子。版畫《森林之殤》畫面是由若干枯鹿角組成的森林狀態,昭示的是森林被人類過度開采生態環境被嚴重破壞的情況下,沒有森林沒有河水,成批的鹿群干枯而死的可怕景象,令人沉思。與之相呼應的是2015年新作《呼喚》,畫作中一頭麋鹿面對枯敗的森林發出低沉的哀鳴,呼喚綠色,呼喚人類拯救動物及賴以生存的森林。當然,多年來國家林業局已經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2014年后大小興安嶺全部停止采伐,養育森林、防止森林火災成為林區主要的經營目標。但是藝術作品的警示教育功能卻要長期存在下去,美術、美育的最大社會作用正是啟迪和教育、思考……
回望楊寶國這幾年的版畫創作,明顯呈現從自然到理性的升華,并且貫穿著積極向上、貼近生活的創作理念。用藝術的手段弘揚主旋律,發揮正能量,堅持沿著文藝為人民、為現代化建設服務的思路前行,是藝術家難得可貴的品格和風范。
(作者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高級美術師、全國第九屆版展評委)

追綠 套色木刻 楊寶國

呼喚 凸版 楊寶國

暖冬 凸版 楊寶國

叮當音符 凸版 楊寶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