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哈薩克斯坦、巴基斯坦特派記者 周翰博 徐偉 ●任重 柳玉鵬
“哈薩克斯坦遼闊壯美的草原、蜿蜒奔騰的河流、日新月異的建設、熱情淳樸的人民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即將再次踏上這片美麗的熱土,我心中充滿期待。”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專機抵達哈首都阿斯塔納之前,6月7日一早出版的《哈薩克斯坦真理報》就發(fā)表了他這篇題為“為中哈關系插上夢想的翅膀”的文章。阿斯塔納是習主席“一帶一路”的首倡之地,時隔3年多,這個美麗的夢想真的已經(jīng)插上翅膀,結出碩果,并成為30個國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腦親筆簽字的合作共識。此次在阿斯塔納,習主席不僅將繼續(xù)推動“一帶一路”在中亞的經(jīng)營,還將見證上合組織自成立后的首次擴員。印度“連線”網(wǎng)站7日評論說:“互為對手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同時加入上合組織,將是上合組織的重要成果,這是美國都做不到的事情。15億人納入上合組織將帶來新的興奮,這個組織如今將代表30億人的心聲,這可是全球人口的一半。”
習主席的文章“感覺很親切”
北京時間7日晚,習近平抵達阿斯塔納,開始對哈薩克斯坦進行國事訪問,并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七次會議和阿斯塔納專項世博會開幕式。
7日早上8時許,《環(huán)球時報》記者來到阿斯塔納市郵政局,只見當日的《哈薩克斯坦真理報》已經(jīng)擺在最醒目位置。一位60多歲的女士推門進來走到柜臺前,她大略瀏覽了當天的書報,很快就決定購買《哈薩克斯坦真理報》,并坐在大廳的椅子上認真讀了起來。“每天看報紙是老習慣了,習主席的這篇文章非常吸引人,感覺很親切”,這名叫古麗亞爾的老人對記者說,習主席文章中提到的《舌尖上的中國》《溫州一家人》等影視劇她都看過。她知道這是習主席4年內第三次訪問哈薩克斯坦,“習主席早已成為納扎爾巴耶夫總統(tǒng)以及哈薩克斯坦人民的老朋友了”。
“從考場出來我第一時間找來報紙,仔細看了一遍習主席的文章”,哈薩克斯坦歐亞大學漢語教研室主任瑪斯木汗教授是著名漢學家,他告訴《環(huán)球時報》記者,前一天就聽說習主席要在《哈薩克斯坦真理報》上發(fā)表署名文章,可是因為早上要主持大四學生畢業(yè)考試,直到12點考試結束,才拿到報紙。“一口氣讀了俄語和漢語兩個版本,實在太精彩了”。在瑪斯木汗看來,文章關于中哈兩國關系的論述最為精彩。他說,當哈薩克斯坦提出要進行文字改革時(用拉丁字母代替西里爾字母),部分西方媒體和政客借機鼓吹哈薩克斯坦要西化,中哈關系面臨考驗。“然而習主席的文章稱中哈關系達到歷史最高水平,未來仍要更好推動兩國全面戰(zhàn)略伙伴關系。這與不久前納扎爾巴耶夫總統(tǒng)在北京的‘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上的發(fā)言相互呼應,完全推翻了部分西方國家的猜測和謠言。”
“中哈天然氣管道累計對華輸氣1830億立方米也有我的功勞”,看到習主席的文章提到了自己從事的工作,中哈天然氣管道AB線6號加氣站壓縮機站庫管員葉爾加利耶夫有些激動。他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表示,“正是因為兩國的密切合作,我才有機會到中亞天然氣管道中哈合資公司工作。這份工作讓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并學到很多東西。”
“習近平訪哈是年度最重要國際事件”,哈薩克斯坦matritca網(wǎng)7日發(fā)文稱,習近平此訪具有歷史性意義。這一訪問是在兩國建交25周年背景下進行的。哈國對此訪十分重視,在訪問前夕發(fā)行了哈薩克文的習近平著作及中文版納扎爾巴耶夫的著作。報道稱,中國的“一帶一路”將與哈國提出的“光明大道”計劃結合在一起,促進兩國共同發(fā)展。哈國著名政治家薩特巴耶夫對哈國sputniknews網(wǎng)站說,在哈國無法獲得西方投資的背景下,中國的投資十分可貴,這些合作將促進中國與這一地區(qū)的關系。
首倡國受益于“一帶一路”
2013年9月7日,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的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fā)表演講,首次提出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稱“這是一項造福沿途各國人民的大事業(yè)”。從那一刻起,“一帶一路”時間宣告開始了。
時隔3年多,中哈“一帶一路”合作發(fā)展得怎么樣了?看看習主席的文章就令人激動:“2017年1—4月,雙邊貿(mào)易額增長45.6%。哈薩克斯坦對華出口不斷擴大,面粉、植物油、大豆、肉類、蜂蜜已經(jīng)走上中國普通百姓餐桌。雙方共確定51個產(chǎn)能合作項目,對支持哈薩克斯坦工業(yè)化進程和擴大就業(yè)具有重要意義……”
哈薩克斯坦是中亞最大的國家,也是世界最大的內陸國,搭乘“一帶一路”的快車,哈國擁有了在中國的“出海口”——連云港。這兩年,中哈連云港國際物流合作基地、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順利運轉,多條從中國經(jīng)哈國通往歐洲的中歐班列陸續(xù)開通。哈駐華大使努雷舍夫近日對媒體說,2016年中歐之間過境哈薩克斯坦雙向往來的貨運量達20萬集裝箱,“到2020年將增至80萬集裝箱”。
法國國際廣播電臺稱,哈薩克斯坦正在積極推進經(jīng)濟結構轉型,因此重視利用中國的資本、技術和人力實現(xiàn)工業(yè)創(chuàng)新,特別是具有高附加值的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
據(jù)消息人士透露,習近平此行將入住阿斯塔納的北京大廈·陽光酒店,這是一家由中石油公司投資建設的酒店,也是當?shù)氐谝慌逍羌壘频曛弧>频曜?009年開業(yè)以來,為當?shù)厝肆Y源市場創(chuàng)造了300余個工作崗位,目前哈薩克斯坦籍員工占酒店員工總數(shù)90%以上。
印巴為加入上合而興奮
8日至9日將在阿斯塔納召開上合組織第十七次峰會,預期會簽署給予印度、巴基斯坦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地位的決議。
印度報業(yè)托拉斯7日稱,此次上合峰會對印度來說是特別的時刻,目前,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是上合組織觀察員。印巴“轉正”使得上合組織首次實現(xiàn)擴容,將其“腳印”拓展至南亞地區(qū)。
印度“連線”網(wǎng)站7日稱,印巴要在阿斯塔納簽署30頁責任與義務文件,才能加入這個泛歐亞組織。中國已經(jīng)提醒這兩個新成員國,嚴格遵守上合組織規(guī)定的“睦鄰”精神。
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稱,印巴正式加入上海合作組織,有助于提高上合組織的反恐能力,但該組織的內部團結也將面臨考驗,因為印巴長期就克什米爾等問題存在尖銳分歧。《印度斯坦時報》7日表示擔心,巴基斯坦會借機“將克什米爾問題國際化”,而其全天候盟友中國是上合組織的主導國。但該報同時引述哈薩克斯坦世界經(jīng)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努什的分析說:“接受印巴加入上合組織,將提高該組織的國際聲譽,允許上合更好協(xié)調成員國在各種問題上的立場,促進他們之間的合作。”
巴基斯坦聯(lián)合通訊社6日稱,巴印的加入將有助于進一步增強上合組織的潛力和全球影響力。同時,巴印兩國的正式加入,有望檢驗上合組織的內部凝聚力。雖然成員國數(shù)量的增加可能會給組織內部帶來更多不同的聲音,但任何分歧都能夠通過溝通和協(xié)商加以解決。
印度新德里電視臺7日稱,消息人士透露,印度總理莫迪預計將在阿斯塔納與習近平會晤。習近平2016年訪問印度,為印中關系注入活力。但不久前因為印度缺席“一帶一路”北京峰會及中國反對印度加入核供應國集團,印中關系處于下行通道。若雙方能在阿斯塔納會晤,則有助于彌合兩國之間的裂痕。
巴基斯坦《觀察家報》7日稱,巴基斯坦加入上合組織的主要目標是促進安全方面的合作,因為在目前的國際環(huán)境下,單個國家很難消除恐怖主義,減少暴力和恐怖主義需要強化合作。
俄羅斯《獨立報》7日稱,印巴正式加入上合組織是此次峰會的重大事件。這樣上合組織將占全球近一半的人口,成為最大的地區(qū)組織之一,并具有極大的影響力。莫斯科國立國際關系學院教授盧涅夫稱,印度的加入將增強上合組織實力,也可以通過這一組織緩解印巴矛盾,這還有助于穩(wěn)定阿富汗局勢,中印俄在阿富汗問題上立場一致。
去世博會看“綠色絲路”
中國社科院2016年上合組織發(fā)展報告指出,受國際經(jīng)濟形勢總體低迷等因素影響,上合組織各成員國經(jīng)濟增速普遍放緩。在此背景下,“一帶一路”建設為上合組織突破發(fā)展瓶頸帶來機遇。《聯(lián)合早報》7日稱,中亞能源資源豐富,又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沿線國,經(jīng)濟合作于是與安全合作一起成為驅動上合組織發(fā)展的“兩個輪子”。
阿斯塔納世博會將于6月10日至9月10日舉辦,這是中亞國家首次承辦世博會,主題為“未來的能源”。中國將以1000平方米的最大面積展館參展,主題為“未來能源,綠色絲路”,多家中企將展示中國在石化、太陽能、核能、風能、電能等領域的先進技術成果。
巴基斯坦和平研究所所長拉納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說,此次峰會對巴基斯坦很重要,巴還將通過阿斯塔納專項世博會向世界展示中巴經(jīng)濟走廊建設成果。
“綠色絲路是個了不起的構想”,旅日學者劉剛7日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說,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中國搞供給側改革、升級產(chǎn)業(yè)結構的決心。這讓他聯(lián)想到日本當年因為沒有把握住傳統(tǒng)產(chǎn)業(yè)結構升級的時機,才使得日本經(jīng)濟“失去了10年”。而中國恰恰是在面對經(jīng)濟轉型的時候,非常及時地提出了“一帶一路”,“真是非常了不起的構想”。現(xiàn)在日本首相安倍也開始公開表達對“一帶一路”的興趣,充分表明“一帶一路”在經(jīng)濟共享方面的積極意義。▲
環(huán)球時報2017-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