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藝報》:拍攝《外科風云》前是否參考過一些醫療劇?
李雪:國產醫療劇,我沒有做參考,重點看了一部美劇《黑色警報》,是去年出的,偶然發現的,我很喜歡。因為它節奏極快,快到我喘不過氣,字幕都看不過來。我把劇推薦給朱朱,朱朱又把劇推薦給美國的同事,他們看后都一致推崇。那部劇的現實感很強,他們在看那部醫療劇時,也經常會停下來倒回去再看,因為劇中醫療術語、醫療手段都特別先進。
《綜藝報》:《外科風云》的編劇朱朱是北大醫學部畢業,并在美國讀了流行病學專業,即便如此為什么開機時間仍延后了一個月來打磨劇本?
李雪:這個月主要做的是把醫療內容與戲劇結構有機結合,因為我們不想單純表現醫療的原生態,而是想把醫生的諸多側面、包括三十年前的舊案等等都融匯進去。所以需要跟編劇在劇本節奏上進行重新探討、修正,包括劇情結構上的變化。這些結構上的變化,又需要跟當下醫療措施、醫療手段、甚至醫療制度重新結合并修正。我們也要跟許多醫療相關部門咨詢,這些都需要花時間。
《綜藝報》:醫療劇中涉及醫療專業方面的瑕疵會影響電視劇的專業度和藝術表達嗎?
李雪:瑕疵我承認肯定有。但我想請大家注意一個問題,我們劇中的醫療病例量很大。比如做了100個醫療病例,病例中出錯的比例不會讓大家覺得這是個完全沒用心、沒有醫療顧問教導并把關的戲。現在大家看到的BUG和錯誤我承認有,一些鏡頭是我沒有辦法去更正的,是我在戲劇表達上或者說在剪輯過程中,過多地注意了鏡頭美感,忽略了嚴謹性和醫療顧問的指導,這個我應該承擔責任。但是我覺得,這些瑕疵不足以抹殺或者說推翻這部劇的美學價值。
《綜藝報》:那你怎么看待專業性和戲劇性的平衡?
李雪:有一些場景,我們以醫療方向或者醫療細節為主。有一些場景我更多的是希望大家能夠關注我們對醫療行業、對醫生職業的認識和發展期望。通過一個曲折動人的故事和愛情、親情、友情的表達,實現人物之間關系的變化。從而讓大家關注這個職業和整個行業,關注醫療現狀,共同改進醫療理念,這是整部劇更想實現的社會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