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佳欣 于寧
摘要:羊作為六畜之一,是古羌族人祭祀神靈的祭品之一,古羌人因此奉羊為自己的守護神。羊在有形和無形中以不同的形式參與羌民的生活,參與人們的生活、婚姻,作為歌舞的表演、服飾的圖案,或者建筑物的構造符號都有體現,文章解讀羌族羊圖騰文化的起源,進而闡述羊圖騰在羌族文化生活中的體現。
關鍵詞:羌族 羊圖騰 符號 文化
中圖分類號:J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17)08-0159-02
羌——甲骨文當中唯一一個關于民族部落稱號的文字,古羌族歷史悠久,是古代部落之首。“羌”字是羊與羌族兒女的圖像的逐漸演變而來的文字,意為羊角上的兒女,足以見得羊對羌族人民的重要意義。羌族主要分布地在中國西南的四川省,被稱為“云朵上的民族”,是四川旅游重點開發的對象之一,羊圖騰文化作為羌族主要文化符號之一,對其深度發掘是傳承羌族民族特色的重要課題。
一、羌族羊文化的起源
羊對整個中國歷史都有著重要意義,作為六畜之一,不僅僅是食物,也是衣物、藥物的材料。據史料記載,古羌族以牧羊為生,羊貫穿了羌族的整個歷史。關于羊的傳說有很多,傳說中羌族沒有文字的原因是羌族巫師在遷移途中疲勞過度,昏昏欲睡,羊趁此機會將他們散落的記載著文字的經書全部吃完,后羊托夢給羌族巫師說:“在我死后,將我的皮制成鼓,敲之三下,經文便會浮現。”
由于地域文化,古羌族流行祭祀天地間的太陽神袛,羊作為羌民人向太陽神的祭祀品,給予了羊作為太陽神使者的身份,使得羊逐漸變成羌民心中的神格之物。古羌族對羊注入自己的情感,加以供奉并將羊與血統相關聯,逐步孕育出羊崇拜。
伴隨著羌族部落的神秘興起,種族的昌盛以及羌族社會制度的建立,羌族人將羊化作羌族氏族的符號與象征,逐步演變出了獨特的崇拜階段——羊圖騰崇拜。
二、羊文化對羌族生活的影響
由于羌族對羊的高度認同感以及對羊的獨特崇拜,羌族建有許多羊的石碑供祭祀,在2008年的地震中,損失了許多珍貴的文化遺址。羌族對羊的喜愛讓羊在無形與有形之中參與著羌族的生活,也對羊有著許多獨特的民族特色處理。
(一)祭祀
羌族迄今為止還有很多關于羊的祭祀禮,通過這樣的方式對羊進行模仿,對羊注入血統以表達與羊的親密關系,以此祈求羊保護羌族人的生老病死,將羊與人的命運相互聯系在一起,以羊代人。
在每年的十月至十二月舉行的少年成年禮,會有兩名羌族釋比(巫師)為祝福者祈福,羌族巫師頭帶由羊皮制成的帽子,巫師手持著由羊角,羊骨羊皮制成的法器,用白羊毛線拴在被祝福者的頸項上,以表示與羊同體,祈求羊神保佑。巫師與祝福者跪下禱祝,求始祖庇蔭,使祝福者的壽命如同天地日月般永恒。禱畢,巫師還要將始祖的贈品分賜在場諸親族的孩子,不分男女,各佩帶一份。接著族長負責講述祖先歷史,巫師則祭祀家中其他的神靈。祭羊神時挑選出一只健康的活羊,并配上一只雞,巫師將始祖贈品也掛一份在羊脖子上,并祝福它后代興旺。祭祀后的羊地位也會改變,會被精心的飼養直到老死。還有用羊髀骨與羊毛線作為卜具,卜問生老病死、吉兇禍福的祭祀禮等。
(二)婚姻
杜鵑花在羌族被稱為“羊角花”,在羌族,羊角花隨處可見,是羌族人民的姻緣。相傳在遠古時期,阿巴木比塔(天帝)將制止人胡亂交配行為的任務交給了專管婚配大事的鵝巴巴西女神,女神對此十分煩惱,她的哥哥智比娃西(專管凡人投生的天神)為她出了一條妙計。她在喀爾克別山上的杜鵑花林子建上住處,將收集到的天宮宰殺剩下的羊犄角分為左右兩堆,并劃定:進過住處的轉世人,男子從住處右邊羊角堆中走過時帶走一只右羊角,采一株杜鵑花,女子從住處左邊走過帶走一只左羊角和杜鵑花。當左右羊角為一對時,男女便結為夫妻。靠著羊角,人們終于不再混亂交配,杜鵑花也因此得名“羊角花”。羊角花也因此成為了羌族婦女最愛的表達主體之一。
(三)服飾
羌族女子在12歲時就要學習羌繡,羌繡是羌繡人民表達美好生活與精神寄托的圖紙。羌繡的民族特色十分強烈。圖案以描繪人民生活和表達美好寓意為主題。羊圖騰在羌族刺繡中既有具象形,又有幾何抽象形。如羊面紋、羊角紋等。羊圖騰或做刺繡的主體或輔助花紋。如在“四羊識寶”中,以寶物作為中心,采用四個方向對稱的分布以穩定畫面。整體構圖嚴謹,多種方式描繪的羊角形,大小錯落有致的變化豐富了畫面,大的羊頭形重點刻畫了羊角,夸張羊角形采用螺旋形的抽象形態,用多種彩線進行裝飾,使得羊角形色彩鮮艷,裝飾感強烈。小的羊頭形使用一種顏色,形狀緊湊極具抽象感。四角采用了簡單的幾何形重復排列,羌族女子也會在脖子上掛一個對羊頭形進行抽象處理的羊角包。黑色的底配以彩色的的圖案,色彩對比強烈。“皮褂褂”是羌族人的護身羊皮褂子,用羊皮和羊毛制成,在雨天毛外翻防雨,在褂子上繡著以黑為底,以羊頭整體進行白描的圖案。
(四)建筑
古建筑群桃坪村寨十分獨特,整個村寨房屋連成一體,房頂也是相通的,一體化的羌寨讓世人驚嘆,被譽為“神秘東方古堡”。碉樓上掛有大型羊頭。羌樓的窗戶上裝有帶有羊頭具象形象的窗雕,羊作為窗雕主體,被傳統羌族符號云紋等環繞。在羌族的地下水網上,用石頭將羊頭的形狀生動的雕刻在渠道上,借助羊頭形來緩解湍急的水流。
羌族的民用住房建筑外墻上都有白石子或黃泥組成的圖案,這些圖案描繪了主體大多與為羊圖案;用黃泥主要描繪了羌族人民勞動場景或者祭祀場景,如牧羊、祭祀羊的場景、羊與其他動物的畫面等;用白石子大多采用羌繡的表達圖形的方法,對羊面或羊角進行幾何抽象處理的組合或個體圖形。特別的是北川人民,當他們建起新的房子,會在房上掛羊頭飾品羊,有羊保護家宅與家人的意味。在羌寨羌門上都會掛著巨大的羊頭骨制品,配以紅色綢緞,寓意著羌族人民在羊神的庇護下。
(五)舞蹈
羌族是個人人都能歌善舞的民族,羌族舞蹈十分多樣。羊皮鼓舞是羌族的特色民族舞。羊皮鼓舞曾是釋比的祭神,驅鬼、求福、還愿的法事舞蹈,逐漸成為羌族的民間舞蹈,反映了羌族人民的生活、宗教和內心世界。羊皮鼓舞多半以人類起源,歌頌英雄,反映民族遷徙為主題。羊皮鼓舞也是羌族的文字舞蹈,傳說中擊打羊皮制成的鼓,經文就會浮現出來。羊皮鼓不僅是釋比的法器,也是舞蹈的主要樂器之一。
(六)其他
磨光黑陶雙耳陶罐,漢代羌族族長的盛酒器,距今已有兩千年的歷史。造型奇特,形態對稱,整體像羊頭的抽象形態。陶罐體為羊面,在兩側有兩個凸出圓錐體,形似羊的眼睛,陶罐的把手為羊角,像羊角一樣優美延伸到罐體中部,整個罐子藝術造型上十分有特點。
三、羊圖騰在旅游產品中的表現
在羌族的旅游市場,羊圖騰直接被表現在羌族特色羊風物制品。在羌族旅游地,可以看到各種有關于牛羊肉的特產;符號化的羊圖騰以羌繡為依托,表達在羌族的服飾,繡包等刺繡產品上。羌銀中也有運用羊的形象做的耳飾、頭飾等。在羌族大街小巷上販賣的小飾品在材料上也運用了羊骨等。
羌族人民對羊的文化有獨特的文化傳統,通過對羊圖騰的符號研究,對發展羌族特色有著重要作用。羌族人民現在對羊圖騰的抽象或者具象形都有著特色的民族處理技巧,對這樣的技法加以研究與發展,并結合現在設計加以運用能夠擴寬羌族特色旅游產業的道路。
參考文獻:
[1]白劍.羌族崇羊:變相的太陽神崇拜——兼釋伏羲生死及“未羊”圖騰內涵[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3,(01):11-13.
[2]魏青.古老羌族羊皮鼓舞的現代價值探析[J].黑龍江民族叢刊(雙月刊),2010,(02):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