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秋旻
摘 要:軟土處治一直是高速公路建設中的難點和重點,直接關系到高速公路的質量、安全和經濟效益。本文結合實體工程,從處治原則、處治要求和處治方案等方面詳細闡述了軟土路基處治方案,可供同類工程參考。
關鍵詞:高速公路;軟土路基;處治技術
中圖分類號:U416 文獻標識碼:A
1.工程概況
珠海市鶴洲至高欄高速公路起點對接江珠高速,上跨珠海大道、鶴洲水道,設互通銜接洪鶴大橋,上跨白藤河水道、機場東路、機場北路、機場高速、雞啼門水道、南水河、珠海大道,止于高欄港高速,路線長34.16km。本項目為珠海市鶴洲至高欄港高速公路土建工程(一期工程A標段)(LK0+000~K10+486.5)的一段,南北走向,北側起點位于江珠高速珠海大道出口位置(鶴洲北立交),南側終點至洪鶴大橋終點(鶴洲南立交),路線全長6.463km。項目區為珠江三角洲南部,地貌單元屬海陸交互相,地形平坦開闊,現狀多為魚塘、圍堰區、海域及種植用地。沿線發育兩層軟土,第一層為淤泥,層厚11.20m~31.90m,層底高程約-12.40m~-40.04m。第二層為淤泥質黏土,層厚10.10m~27.00m,層底高程約-24.07m~-50.66m。
2.軟基處理
2.1 軟土處治原則
(1)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本工程軟基處理根據地形地貌、填土高度和地質狀況選擇適宜的處治方案,盡可能就地取材,換填時就近利用路基挖方,減少對環境的破壞,盡可能保護好周邊環境。
(2)安全可靠、經濟合理
應從路基長期的安全穩定和方案的經濟合理出發進行處治方案比選。
(3)施工可行、滿足規范要求
設計方案考慮了施工方便、可行的因素,工后沉降不超過設計值。
(4)滿足工期要求,便于質量控制和檢驗
選擇處治方案時,不僅遵守經濟合理的原則,更考慮到路基長期的安全穩定。
2.2 軟土處治要求
(1)工后沉降容許值一般路段取30cm,箱涵及箱形通道處取20cm,路堤與橋臺相接處取10cm,過渡段沉降差小于2‰。
(2)路基加載時,坡腳處的側向位移應不超過0.5cm/d,復合地基區和排水固結區表面沉降速率應不超過0.8cm/d、1-1.5cm/d。
(3)路基填筑至設計的預定高程后,排水固結區域應保證4個月的滿載預壓期,復合地基區應盡量保證3個月的預壓期。實際預壓時間應根據沉降觀測和穩定要求確定。在滿足連續5晝夜沉降速率不超過5mm/d時方可卸載。
2.3 軟土處治方案
綜合考慮工程的重要性、破壞后的影響程度及修復難易程度等因素,對特殊地基進行多方案的處治設計。根據初勘結果,本路線存在深厚軟土,擬采用的軟基處理方案真空聯合堆載預壓、管樁復合地基等,對于現狀道路加高路段可采用氣泡混合輕質土。方案比較見表1。
對推薦使用方法,根據地質剖面圖淤泥層厚度均大于25m,采用真空聯合堆載預壓法處理時塑料排水板的長度取30m,采用復合地基處理時樁端宜穿透淤泥質黏土層,樁基長度約為48m,以鶴港高速典型路段為例(路基高度5m),選取100m處理長度進行造價比較,由于路基土方對于兩種方案均存在,故路基土方不參與比較。從表2的造價比較可以看出,每平米造價真空聯合堆載預壓法<管樁。從技術和經濟兩方面綜合比選,本項目一般路段推薦采用真空聯合堆載預壓法進行軟土路基處理,對于橋臺路段,工后沉降控制嚴格路段,采用PHC管樁復合地基進行處理,見表3,對于現狀道路加寬路段,真空聯合堆載預壓會造成現狀路基的開裂,故采用PHC管樁進行處理。橋梁推薦30m跨徑單價為3520元/m2,采用真空聯合堆載預壓法及橋頭加強段增加PHC管樁(綜合路面等單價后),其單價比橋梁低1500元/m2,采用低填路基是較為經濟的。
由于原江珠高速已經進行軟基處理,根據設計縱斷面與現狀路面的高差,原江珠高速加高部分推薦采用氣泡混合輕質土。鶴洲北互通立交方案推薦珠海大道采用跨線橋解決直行交通,兩側修建輔道連接收費站路口。但由于此路段的地質差,避免輔道的地基處理造成現狀道路的開裂,珠海大道輔道推薦采用PHC管樁的復合地基處理。由于珠海大道經過多年的運營,地基沉降基本穩定,且根據相關資料,基本采用拋填塊石處理,處理工藝較為復雜。所以鶴洲北互通立交橋頭起坡路段處理推薦采用輕質土處理。
由于本項目位于磨刀門水道附近,海砂資源豐富。當缺少河砂時,可用海砂,但各項性能指標應滿足規定要求。采用的土工格柵見表4,板芯材料應采用原生料,性能指標見表5。濾管主管為高強度塑料管,直徑Φ75mm,壁厚3.5mm~4.0mm;濾管為高強度柔性塑料管,直徑Φ50mm,壁厚3.5mm~4.0mm。濾管打孔后外包200g/m2土工布。預應力樁型號PHC-400-A-95,直徑d=40cm,壁厚不小于10cm;每根樁樁頂設一塊200×200×30的鋼筋砼蓋板,蓋板混凝土強度C30。
結語
采用上述方法,安全順利地完成了軟土路基的施工;水平位移、沉降、孔隙水壓力、土壓力、地基承載力等各項檢測結果均滿足規定要求,表明采用的處治方法是成功的,為類似工程提供了技術借鑒。
參考文獻
[1]羅碧玉.高速公路軟土地基處理及沉降變形分析[J].鐵道建筑技術,2007(4):21-26.
[2]韓利.高速公路軟土地基處理分類及其方法綜述[J].公路工程,2007(5):31-35.
[3]陳燕山,劉毅學,吳蒂,等.荊東高速公路軟土地基處理設計與施工[J].交通科技,2007(6):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