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翔
昨天下午DAC上,iG拿了冠軍,本來是皆大歡喜的事情,唯一讓人感到遺憾的是電競圈的媒體沒完沒了的講了三天央視報道DAC。其實吧,完美這次的媒介還是很值得稱贊的,讓更多的人,從更寬廣的渠道了解了DAC。
作為媒介,完美辦得有面子,可作為一直在電競圈的同仁們,實在是不知道該怎么講才好。我是個電競圈的新人,沒經歷過“艱難困苦”的日子,不能體會苦盡甘來的興奮。可從結果來看,卻是忍辱負重久了就變成了斯德哥爾摩綜合征。當年,主流社會的一些意見是電子競技發展過程中的“加害者”,可被壓制得久了反倒成了情緒上的依附。
雖然我也知道同仁們如果被網信辦和總署查起來是算不上媒體的,可實話實說既然在灰色地帶,發揮著媒體的作用,那多少還是有點媒體的樣子比較好。今天早上看到一篇文章的標題用到了形容古代帝王對后妃寵愛的詞匯來形容央視報道電子競技,雖然文章的標題對這個詞加了引號,但無論是表達強調還是表達諷刺,看上去都讓人一臉懵逼。
媒體的價值不正是在于引導輿論么,在這么個不大的圈子里,如果電競人自己都擺出一副等著被嘿咻的媚態又或者充滿逆反心理的嘶吼,那中國電子競技離被主流社會重視的路就還真的很遠,不是用戶體量的遠,不是人均消費的遠,也不是社會影響力的遠,而是觀念上的羸弱和疏離。
“其實,我們需要的就是那么簡單的一句話,中國電競健兒為國爭光。而不是打游戲也能賺大錢。這次很專業”假設這句話出自一個水友,那也是一個苦大仇深的大齡水友。
對于更多的電競愛好者而言,大家只是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而已,我們選擇觀賽和參與,源動力是自我認知和肯定。為國爭光固然是好,可我們喜歡電子競技絕不僅僅是因為它能為國爭光吧。
在曾經灰暗的時代里,為國爭光成了唯一正名的機會,可即便為國爭光了也不能改變電競發展過程中的問題,也無法提高從業者的整體素質。作為行業內的聲音,拿更多的時間來好好審視所自處的行業,正視電競本身的問題,以輿論的力量引導更多的人關注和解決這些問題,而不是等著別人來說一句兩句“專業”的話。
之前我說電競從內容到文化,中間隔著一位評論家,實在是話說得太輕了。先要解決的問題可能是讓這些已經患上斯德哥爾摩綜合征的朋友去接受一些心理輔導才行,以等著寵幸,一副冷宮怨婦的態度去傳播電子競技實在是讓絕望。
最近聽了很多95后講他們眼中和心中的電子競技,單純的“愛我所愛”才是喜歡一項運動和它相關內容的正常反饋,不需要額外的認可和支持,這才是電競人該有的生活態度。
央視怎么報道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時候電競圈少了這些充滿了斯德哥爾摩癥候群發出的聲音,電子競技行業才能真正朝著良性可持續的方向發展,擺脫之前心理上的卑微和懦弱,以平和的心態去面對市場、資本和時代的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