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王遠柏
圓安居夢惠大民生
—— 貴州農村危房改造項目精準推進
文 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王遠柏
九年來,貴州省農村危房改造完成290余萬戶。今明兩年,貴州將繼續完成27萬余戶危房改造。
農村危房改造,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也是發展工程。自2008年開展農村危房改造工作以來,至2016年底貴州省已累計完成改造292.48萬戶,不僅有效保障和改善了民生,而且有力促進了經濟社會發展。
貴州省將繼續深入推進危房改造工作,確保到2018年全面完成全省四類重點對象農村危房改造,幫助住房最危險、經濟最貧困農戶解決最基本的住房安全問題,實現就地脫貧農戶“住房安全有保障”目標。
“安居才能樂業。”黔南州長順縣敦操鄉地處麻山腹地,多為喀斯特地質,人居環境差,是典型的深山、石山、偏僻的少數民族聚居區,敦操鄉所轄三個村都是一類貧困村。敦操鄉黨委書記田剛寧說:“讓貧困群眾實現安居夢,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
通過危房改造,斗麻村岜洞組貧困戶梁小水一家住進了既安全又寬敞的磚房。
33歲的梁小水,患有肌肉萎縮癥,不能干體力活兒,一家人生活的重擔落在了外出打工的妻子身上。
一貧如洗的梁小水家原本居住在狹窄、破爛的老木房里。“屋外下大雨,屋里下小雨。”梁小水說:“風稍微大一些,都擔心房子被刮倒,整天擔心受怕。”
家里來客人,連個像樣的吃飯地方都沒有;親戚來做客,連住的地方都沒有。梁小水一直有個夢想:修建一棟安全、寬敞的新房!

長順縣敦操鄉斗麻村岜洞組村民梁小水的新屋(龍玉月/攝)
敦操鄉社會事務辦工作員得知梁小水的情況后,為他申請到了一級危房改造的名額。
“房子修下來,花了5萬多元,政府出資補助35000元,幫我減輕了不少負擔。”梁小水說,改造后的水泥磚房,寬敞明亮、干干凈凈,吃和住分開,不混在同一間房里啦。
跟梁小水相似,敦操村簡塘組貧困戶羅朝國,也得益于危房改造住進了新房。
38歲的羅朝國是一名退伍軍人,在一次車禍中腰椎被撞斷,下肢失去知覺,長期臥病在床,妻子為了照顧他,不得不丟下活路。失去經濟來源后,家中一貧如洗,居住在破爛不堪的老房子里。
得益于危房改造項目,他住進了新建的水泥磚房。“總共花了6萬多元。其中,政府出資補助35000元,縣武裝部補助10000元。”羅朝國說。
田剛寧介紹,在確定危房改造對象上,鄉政府層層把關:首先由村組根據輕重緩急和農戶自籌資金能力,召開村組會議進行評議評定,并在村組進行公示無異議后,報鄉危改工作領導小組審核,危改工作領導小組審核后在鄉政務公開欄進行公示,無異議后報縣危改領導小組辦公室審批。
2009至2016年,敦操鄉共實施農村危房改造864戶,補助資金共843.22萬元。
由于自然、歷史等多種因素,我省農村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群眾居住條件差。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工程面臨的狀況是危房數量大、對象分布廣、改造難度深。據2008年調查統計,全省農村危房有192.48萬戶,占農戶總數的23.16%,涵蓋了全省88個縣(市、區)的所有鄉(鎮)、村,其中五保戶、低保戶、困難戶等特困農戶有125.84萬戶,占危房戶總數的65.38%。
2008年7月,貴州啟動農村危房改造工作,先后開展“萬戶試點”和“擴大試點”。2009年2月,全省全面啟動農村危房改造工程,并通過“整縣(市、區)推進”帶動全省農村危房改造工作。
資金匱乏是制約農村危房改造的重要瓶頸。通過實施“一加一減”,貴州有效化解了資金難題。
“加”就是實施“財政補助+農民自籌+整合資源”的危房改造策略,加大中央和省財政轉移資金對村莊整治建設的投入,省市縣各級財政積極安排專項資金確保資金投入。鼓勵村民自籌資金,大力實施“一事一議”項目。同時,賦予縣級政府對村莊整治、農村危房改造、扶貧開發等相關項目資金的統籌整合權,形成多元化投入機制。
“減”就是量力而行、分步實施,先解決最困難、住房最危險農戶的住房改造問題。率先改造重度危房、五保戶危房和地質災害危房,樹立干部群眾信心。2010年,貴州實現了“全省范圍內基本消滅茅草房”的目標,同時各地從嚴控制危房改造面積,引導群眾量力而行建好自家房屋。
9年來,各級財政共投入補助資金279.25億元,其中,中央補助154.85億元,省級財政投入58.08億元,市縣配套66.32億元,帶動社會資金投入1600億元。截至2016年底,全省已累計完成農村危房改造292.48萬戶,超中央下達任務80.71萬戶。
截至2016年底,貴州省尚有27.31萬戶四類重點對象需要實施危房改造,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1.06萬戶、建檔立卡之外低保戶6.25萬戶。
記者從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了解到,我省擬在今明兩年全面完成改造任務,其中2017年完成15萬戶,2018年完成12.31萬戶。
從今年起,我省危房改造工作把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戶、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五保戶)和貧困殘疾人家庭等四類重點對象放在農村危房改造優先位置,中央和省級財政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集中用于四類重點對象。
同時,在對象核定上將進一步抓精準抓落實:扎實抓好對象確定,重新建立臺賬;嚴格執行改造對象核定程序,確保公開公平公正;統籌做好未列入四類重點對象的其他農危改戶再次核定和臺賬建立工作。
對四類重點對象的補助標準,嚴格按照要求執行:一級危房補助資金3.5萬元/戶,二級危房補助資金1.5萬元/戶,三級危房補助資金1萬元/戶。
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農村危房改造要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盡量減輕農戶負擔,提倡“能固則固”的改造方式;大力推行成本低、工期短、效果好的加固改造模式;嚴格執行國家部委關于農村危房改造的面積要求:四類重點對象改造房屋的建筑面積原則上1至3人戶控制在40至60平方米以內,且1人戶不低于20平方米、2人戶不低于30平方米、3人戶不低于40平方米;3人以上戶人均建筑面積不超過18平方米,不得低于13平方米。
農房改造后,應具備衛生廁所、人畜分離等基本居住衛生條件,創新實施“七改一增兩處理”,即改廁、廚、圈、水、電、路、房,增綠和污水垃圾處理。
此外,對于自籌資金和投工投料極弱的特困戶,各地要通過利用閑置農房、集體公房置換、發動社會力量資助、村支兩委組織村民投工投勞和互助、對口幫扶等形式幫助完成危房改造。
(責任編輯/喻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