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尹邦明
貴州養老服務加快發展
文 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尹邦明
從2010年到2016年,貴州每千名老人床位從3張增至31張。床位數量的較快增長,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貴州養老服務正加快發展。
“人口老齡化”是全球關注的話題。
數據顯示,2015年,貴州60歲及以上人口534.01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15.10%。全省65歲及以上人口360.01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10.20%。全省老年人口基數大,人口老齡化加劇。
“貴州受家庭小型化和青壯年勞務輸出的影響,城市空巢老人和農村留守老人比例急劇增長,城鄉老齡化、高齡化、空巢化趨勢明顯。” 貴州省民政廳廳長羅寧說。
如何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成為備受關注的話題。
數據顯示,2010年,我省每千名老人3張床位;2016年,我省每千名老人31張床位。床位數量的較快增長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貴州養老服務正加快發展。
“上上下下,左左右右……” 走進貴陽市曜陽養老服務中心,76歲的崔奶奶正跟著曜陽養老服務中心的護工跳廣場舞。
坐落于貴陽市烏當區情人谷風景區的曜陽養老服務中心,是全國首家由二級中西結合的醫院和現代化老年公寓相融合的醫養結合型養老示范性基地。
“現在,有很多的高齡老人和失能老人,他們有養護需求,我們能提供養護場所,又有醫療條件,常規病基本不用上醫院。”曜陽養老服務中心副院長楊勝榮說。

貴州將在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結合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圖為位于貴陽市烏當區的曜陽養老服務中心。(貴陽市曜陽養老服務中心供圖)
近年來,隨著我省老齡化的加劇,高齡老人、獨居老人,失能老人大幅度增長,如何為這些老人提供舒適健康的生活,成為政府民生工程中的一道必答題,醫養結合的新型養老模式便應運而生。
2011年以來,我省共爭取國家投入16.73億元支持55個醫養結合型養老機構、33個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和104個醫養結合型養老服務設施建設。
2015年,我省制定了《貴州省大健康醫藥產業六項實施計劃》,結合大健康產業打造醫養融合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去年,貴州省又出臺《關于加快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的實施意見》,省政府命名了30個“貴州省大健康醫藥產業示范基地(園區、企業)”,其中六個是醫養結合示范項目。
在政策資金的全方位支持下,曜陽、康園、貴陽市觀山湖區養老服務中心等15家省級第一批醫養結合試點示范單位已建成運營,醫養結合邁出嶄新一步。
目前,全省床位在200張以上有一定規模的醫養結合養老機構發展到10余家,設置床位3000多張。
“我省具有獨特的生態、氣候、旅游等資源優勢,培育發展養老、康復、老年產品等一體化的特色產業大有可為。”貴州省民政廳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處處長許家豪說。
“這里什么都有,生活很習慣。”在貴陽市康園老年公寓生活了3年的皮玉華老人已然把這里當成了自己的家。
“隱居”于貴陽市登高云山公園內的康園老年公寓療養房里,電視、電話、空調及呼叫、監控系統等設施一應俱全,衛生間安有扶手,配有穩當的矮木凳,洗浴器全天供應熱水,醫務室、健身康復房、娛樂室、閱覽室、多功能廳等服務娛樂設施一應俱全,中高檔單間及標準間床位300余張,護理、營養、保健、保潔、義工等100多人,對300多位老人按健康狀況實施24小時分類護理。
2014年,康園與貴陽市第三人民醫院建立了醫療合作,目前,康園公寓二期工程破土動工,建成后將能為600多名老人提供服務。
據預測,全省老年人口的消費潛力將從2014年的1000億元增長到2050年的3萬億元,巨大市場潛力為我省民營養老服務建設帶來新機遇。
養老服務業市場廣闊,但前期投資大,回報周期長,許多個體和企業望而卻步。
針對這種情況,貴州省對社會力量興辦的非營利性養老機構,床位數達到30張及以上、符合相關資質條件的,由省級按每張床位3000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建設補助,市、縣兩級同時給予一次性建設補助,合計補助金額不低于3000元。
政策一出臺,像康園這樣的民營養老服務機構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目前全省達到100家,床位接近10000張。
“人口老齡化、市場潛力大使貴州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逐步使社會力量成為發展養老服務業的主體。”許家豪說,在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養老中,貴州省可謂下足了功夫。
2015年,貴州省出臺《關于支持社會力量發展養老服務業的政策措施》,鼓勵通過公建民營、民辦公助、購買服務等方式,支持多種社會力量以獨資、合資、聯營、參股等方式從事養老服務業。
對社會力量興辦的養老服務項目,按床位數100張、300張和500張的標準,分別列入縣(市、區、特區)、市(州)和省級服務業重點項目,優先給予用地保障。
在貴州松齡智能養老服務有限公司的壹零后養老云平臺上,陳松齡(化名)的個人詳細信息一覽無余,除基本信息外,還有老人的興趣愛好,以往病史等信息。
“通過這些數據分析,結合老人的需求,我們可以為老人提供合適的家政服務和醫療服務,讓老人在家中也能健康平安養老。”貴陽市民政局養老辦主任楊貴華說。
這個養老云平臺依托移動應用、云計算、大數據和物聯網技術,構建一個“云平臺+智能終端+APP應用+增值服務”高度融合的創新養老生態系統。整合近萬家專業服務廠商和線下服務機構,提供優質的生活照料、安全監護、健康管理、專業護理、旅居度假、興趣愛好、親情互動等綜合服務。
在貴陽市政府幫助下,壹零后養老平臺上已經錄入了中天社區和油榨社區2萬多名老人的數據。下一步會整合這兩個社區附近的醫院、養老機構、家政公司等資源入住該平臺,進行“大數據+養老服務”試點。
“我們主要是打通這個信息渠道,使老人的各種需求得到充分解決,并不直接提供服務,而是通過這個平臺將貴陽市所有的老人、家政公司、養老院、醫院等資源整合在一起,這些公司通過平臺提供線下服務。”貴州松齡智能養老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唐東對記者說。
除了養老云平臺,松齡智能養老服務有限公司還推出“小壹助手”移動終端,上面設置有紅鍵和綠鍵。居家養老的老人只要按綠鍵,便可連通該公司的服務電話,告知需求,然后社區養老中心就會根據反饋的需求為老人提供家政服務、訂餐、藥品快送、家電維修等服務。當老人遇到緊急情況時,按紅鍵立即與服務中心取得聯系,依靠智慧養老云平臺提供的實時位置及個人檔案功能為老人提供第一時間救助。
在貴州省“十三五”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規劃中,省民政廳將整合包括壹零后養老云平臺在內的全省養老信息平臺,打造省級智慧養老服務云平臺,推行“互聯網+養老”,依托貴州大數據,構建居家養老服務信息平臺、老人居家呼叫服務系統和應急救援服務網絡,提供緊急呼叫、家政預約、健康咨詢等老年需求服務項目,發展智慧養老社區。
同時,加強社區養老服務站點建設,在城市計劃建成500個社區老人日間照料中心,在農村建成2500個幸福院,為“互聯網+養老”提供線下服務終端。
“貴州將在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不斷滿足老年人多樣化、多層次的養老服務需求。”貴州省民政廳廳長羅寧說。
(責任編輯/李 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