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莉
通過生物醫療、醫院、養老服務三個業務板塊,三胞集團構建“生有希望、病有所醫、老有所養”的健康產業生態鏈。
《人民的名義》熱播,讓一家養老服務企業進入大眾視線。在第十六集,京州市委書記李達康陪同省委書記沙瑞金去一家高科技企業調研考察,達康書記通過企業數字展廳指揮大屏向省委書記詳細介紹了企業的發展相關情況。這個場景就取自安康通的數字展廳。
進一步了解發現,安康通成立于1998年,是國內最大的養老服務型企業。安康通原本是一家主營業務形態單一的養老呼叫產品供應商。2013年被三胞集團收購后,經營模式從硬件廠商轉型為服務提供商,提供覆蓋線上線下的全面居家養老和健康管理服務,并與隨后被收購的以色列最大的養老服務公司Natali實現產業協同,以及用戶服務的分層覆蓋。
作為一家有著23年發展歷史的江蘇民營企業,三胞集團2011年進入養老產業,意圖將遠程醫療與三胞的健康養老服務結合,打造一條"互聯網+大養老"的健康產業鏈。這個產業鏈包含了三個板塊:第一,形成終端設備集群,包含急救互助、健康管理、居家關愛和智能定位等多種設備;第二,形成呼叫中心,包含接警中心、數據信息中心、主動關愛中心、線下服務指揮調度中心四大功能;第三,線下服務集群,包含緊急救助、康復醫療、家政服務等服務系列。
在三胞集團副總裁卜江勇看來,“大養老”有兩個標準:一是服務內容廣泛,需要養老服務項目涵蓋所有的養老服務內容,如緊急救助、康復醫療、健康管理、遠程醫療、家政服務、主動關愛等。二是服務對象廣泛,無論是剛剛步入老年還是已到遲暮之年,無論身體健康的老人還是患有各類疾病的老人,都應找到合適的服務項目。
2016年,三胞集團更是明確了“大消費、大健康、大金融”三大產業協同發展的戰略布局。這其中,在大健康板塊,Natali的ECG大手套項目是中國首個遠程醫療B2C模式的項目,在常州正式落地運營;安康通養老用戶突破400萬;此外,三胞集團收購中國臍帶血庫和新加坡康盛人生,以及全球首個及唯一被美國FDA批準的前列腺癌細胞免疫療法Provenge,并擁有徐州三院等多家醫療機構。年初與中信銀行設立200億元大健康產業全球并購基金,又與杭州市金融投資集團設立50億元大健康產業并購基金。2月,三胞集團與海爾共建的大健康產業基金增資控股綜合型養老服務企業頤樂居。
至此,居家養老、家政護理、臍帶血存儲、基因檢測、細胞免疫療法、醫院等布局不斷擴充。通過生物醫療、醫院、養老服務三個業務板塊,三胞集團構建“生有希望、病有所醫、老有所養”的健康產業生態鏈。
安康通19年的情結
在緊急救援、醫療健康、生活服務不同功能區塊,上百名工作人員除了全天24小時輪流監看來自全市16萬老人用戶的養老系統大屏實時數據外,還不停接聽老人打來的各種電話。這是安康通上海養老服務中心的工作常態。
借助科技能力覆蓋養老產業,需要的不僅是智慧產品,更重要的還是智能平臺——可以通過科技產品采集數據,通過互聯網云平臺計算分析,再將數據結果發送給老人子女或者社區及養老、醫療服務機構。
安康通的養老服務平臺囊括了幾個方面:首先是在老人家中安裝的智能電話終端,可以實現緊急救援、醫療健康、生活家政、情感關懷等功能。為了打通老人與子女的聯系,安康通開發了個人手機健康管理系統平臺APP,通過移動終端收集用戶的健康信息,并提供個性化健康解決方案。這一移動設備在整合老人端的同時,也連接了用戶的子女和親屬。另外,APP對接了幾百種的智能健康硬件,用戶可以通過手機健康管理平臺查詢老人的血壓、血糖、心率等幾十項身體健康數據。
配合個人健康管理服務平臺搭建了由緊急呼叫專線和緊急呼叫坐席組成的緊急呼叫中心。老人遇到跌倒,疾病、意外等突發狀況時,可按下家中的智能終端一鍵呼救或戴在身上的報警器,工作人員會第一時間與老人溝通情況,并根據預先獲取的地址、緊急聯系人電話,聯系家屬、安排救護車、所在區域助老員上門、根據情況安排綠色通道等一系列服務。
除了緊急救助之外,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還提供家政、護理、維修、打車和搬家等服務。在上海,最受老人歡迎的服務之一是代叫出租車服務,解決了很多老人出行的不便。換燈泡等一些不起眼的服務,也是安康通重要的服務之一。對于普通人來說,換個燈泡不是什么難事,但對于老人來說換燈泡是件非常危險的事情,因為這極易發生跌倒。根據相關資料,跌倒是我國傷害死亡的第四位原因,而在6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則為首位。每年大約30% 的65歲以上老年人發生過跌倒。
安康通還通過與Natali的協同,將以色列先進的智能居家看護系統Smartcare引入中國家庭。在一些老人家里還安裝了這套系統,這套系統結合了人工智能的行為軌跡分析與紅外傳感器、氣體傳感器、水浸傳感器、可選配的攝像頭等,組成了一個無所不在的智能看護環境。在保護隱私的前提下,分析老人行為模式及健康狀態,監控水管漏水和煤氣泄漏等情況。一旦數據顯示異常,客服及后臺醫生將會馬上接到系統推送的異常信息,子女也可通過APP了解家中老人的生活狀態及各種情況。
截至 2017年4月,安康通全國用戶總數達578萬,服務區域主要集中在上海、江蘇、河南、山西、安徽等省市,覆蓋全國22個城市,36個平臺。
如今,安康通的戰略也在與時俱進,最初主要是聚焦于居家社區養老商業模型打造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商,2016年,安康通開始致力于整體養老體系的建設,不局限于提供線上線下的居家養老服務,而是在全國范圍內建設日間照料中心、社區服務站,甚至護理院等,全面涉足居家養老、社區養老與機構養老。目前,安康通在南京秦淮區、太原、豐城的醫養綜合體項目正在有序建設之中。
居家B2C遠程醫療嘗試
《安康通2016中國養老大數據報告》顯示,中國老人的緊急救援需求量雖少,但重要性極強,以代叫120為主。其中,早上8點至9點是24小時中叫120次數最密集的時段,夏季是120需求量最大的季節。老年人的生活需求比重高,約占總需求的70%。主動關愛的服務需求逐步增高,法律咨詢和心理咨詢的需求量日益加大。
另外,預約掛號是需求量最高的服務,占比54%。健康咨詢的需求量排名第二,占比31%。從病種上看,老年人咨詢的病種高血壓排第一,達到26.2%。雖然醫院診療是老年人晚年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注重慢病管理。
在慢病監測中,遠程醫療市場發展迅速,潛力巨大。目前,中國遠程醫療最普遍存在的形式是B2B模式,即醫院間的醫生通過互聯網進行會診,專門針對比較復雜的病案。
“目前,國內多專注B2B業務,我們要做的是真正的B2C。”卜江勇說,“遠程醫療不是技術而是運營管理。我們的理念是讓需要去醫院的人迅速得到治療,讓不需要去醫院的人不去醫院,節約醫療資源和客戶時間。”
去年3月,在中國政府與以色列政府的共同推動下,在國家衛計委的指導下,中國江蘇常州市政府與以色列Natali簽訂了遠程心電醫療服務合作協議,共同開展面向患者個人的心電監護工作,探索個性化醫療與健康服務。項目引入了以色列Natali公司的技術和解決方案,結合中國現有醫療體制為患者提供在家即時心電監測、線上實時診斷及線下快捷治療的遠程心電監測醫療服務。同年12月,中國首個B2C遠程醫療項目——Natali常州遠程心電中心落戶常州武進人民醫院。
項目主體Natali(納塔力)創立于1991年,是以色列最大的健康、醫療、養老產業集團,2014年成為三胞集團的全資子公司。
遠程心電監護系統(ECG大手套)通過一款具備12導聯診斷能力的可穿戴設備,在家中就可以自行使用,1分鐘內實現對個體醫療數據的接收,將采集到的數據上傳到服務器由后臺的醫師進行診斷,由醫護團隊初步判斷是否為病情發作、疾病類型、需不需要服用藥物、是否需要出動救護車急救等。
根據該系統在以色列運營5年的數據顯示,在84%的情況下可以由醫生直接遠程作出診斷,余下的16%在經過及時的干預之后只有10%是需要繼續住院治療的,6%的人治療之后就可以返回家中。遠程醫療的服務大規模開展之后可以把大量的資源節省下來。
“在應急使用之外,這款可穿戴設備還可用作日常健康監測;其背后積累的用戶個人數據庫、醫護團隊對相關數據的專業判斷,都將提供全面而準確的醫護服務,更為用戶提供及時的健康管理咨詢。相當于配備了一個24小時的私人醫生。”卜江勇說。
對于未來,三胞集團不僅想建立完整的健康養老產業鏈,而且還想通過旗下的金融、百貨、3C連鎖、地產等構建一個多產業協同的健康養老"大棋局",即利用金融平臺提供健康養老消費服務,利用商貿連鎖提供產品支持,利用信息制造提供技術方案,利用地產平臺建設養老基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