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明雅
摘 要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在生活與工作中,對于電力的需求也越來越大,這就為電力事業的發展帶來了更多的挑戰性。在變電站中,自動化技術內容受到了廣泛的關注,相關研發手段的更新與進步,對于變電站的運行特點和智能效果,都具有深遠的影響。為了對電力系統的運行效率進行提升,本文通過對自動化技術在智能變電站中的應用意義,以及相關的結構和特點來展開探究,希望能為工作人員起到一些積極的參考。
關鍵詞 智能變電站;自動化;系統;技術應用
中圖分類號 TP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6363(2017)05-0013-02
智能變電站的內容,主要是采集信息,并將處理和傳輸等內容集中到一起的數字化變電站系統,是朝著更為智能化的方向進行了延伸。在電力系統之中,變電站對于電力傳輸和電網結構的組成,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變電站的日常運行維護中,具備高級的應用和管理手段,能夠節省人力,更能對智能變電站的運行管理進行全面的監控,隨著我國電力需求的不斷增大,供電規模也在不斷增大,變電站自動化技術必須順應時代的發展,進行相應的提升。
1 智能變電站中自動化技術的應用意義
先進的智能化設備,是構成智能變電站的主要內容,在通信上,對相關的數據內容進行高效率的傳輸,并在第一時間對這些數據內容進行整理和分析,對可能存在的故障內容,提出解決的方案和建議。在變電站出現故障的時候,自動化系統會按照流程設定來對工作人員進行報警,幫助他們對故障進行處理。與變電站傳統的運營方式相比,具備自動化系統的智能變電站,可以在變電站中展開全程化的監控,提升供電系統的效率。這對于推動我國電力系統和電網設置的發展,有著較為深遠的意義。
2 自動化技術在智能變電站系統發展中的難題
變電站系統中主要存在三個層次,自動化的技術,就是從下而上進行發展的。當前,在一些智能化、光電化的識別檢驗技術上,應用自動化的技術內容,大都已經取得了不錯的發展,進行了大規模的投入和使用。但是在實際的調查中發現,自動化技術的應用,仍舊存在著一些難題。首先,這套技術沒能隨著智能變電站的相關材料,以及使用設備的進步而進行變化;在某些相關的專業之間,缺乏足夠緊密的合作,這樣在工作中,就很難能實現理想的合力效應;最后在制定檢測的方案時,還存在著一定的困難,尤其是在電磁干擾,以及兼容技術的內容上,缺乏相關的標準和制度。
3 智能變電站自動化系統中的結構
在自動化技術應用到變電站的過程之中,隨著智能電器的發展和應用,特別是光電技術的進步,以及智能開關的應用,都使智能變電站在自動化的技術領域里取得了較為不錯的突破。在高壓、超高壓的變電站中,測控、保護以及相關的自動化設備都是智能化變電站的重要組成,原先那些常規的保護裝置大多被先進的數字化設備所取代,這也促進了變電站智能化的運行水平。在中小型的變電站中,應用小型化的保護、控制裝置,能夠使變電站各個裝置的安裝更為緊湊,將安裝放置在開關柜中,可以實現變電站的一體化發展。智能變電站中的自動化系統技術,在結構上可以分為智能化一次設備和網絡化的二次設備,在邏輯上,則可以根據相關的通訊協議,將其分為3個不同的層次。
3.1 過程層
過程層是實現設備智能化的關鍵,其主要作用于一次設備、二次設備之間,發揮著結合層的作用。在實際的運作中,過程層發揮的功能比較多樣化,其主要表現在以下這幾個方面:第一,對電氣量進行細致的檢測,在電力輸送的過程中,電壓、諧波和電流具有一定的波動性表現,所以要對它們具體的分量展開測量,并且還需要對相關設備在間隔層所產生的數據內容展開搜集。相比較傳統的方法而言,這種智能變電站獲取數據的方式,具有較強的防干擾性力,在同等的質量條件下,還可以對相關的開關裝置進行更為緊湊的布局;第二,搜集檢測設備所產生的參數內容,并且在之后檢測電抗器、變電器、電容器以及斷路器等設備,得出相應的數據結果,借助相關的程序內容來展開深入的處理和分析,這樣能夠對設備所運行的狀態進行及時的調整,可以在智能變電站總對設備的運行水平進行必要的保證;第三,對于其他設備,也需要展開必要的控制和操作,因為在智能變電站的運行過程中,一些主要的 指令內容,是通過在間隔層上層的部位進行發出的,同時由經過層來進行控制,并對命令的內容進行智能化的分析,判斷其是否合理,提高執行行為的精度,以此來達到智能化的目的。
3.2 間隔層
在變電站自動化系統里,間隔層也是一項重要的組成,其在運行中,主要具備以下這些作用:第一,對一次設備進行保護和控制的同時,能夠對其他的控制功能展開操作;第二,對運行過程中的實時數據內容進行收集和匯總,對本過程的操作封鎖功能進行推進;第三,對計算、數據采集和控制命令的發出,進行優先的控制;第四,對站控層和過程層的信息傳輸進行連接,保證變電站系統運行的自動化和智能化。
3.3 站控層
在智能化變電站中心里,站控層的主要運行任務,由以下這幾項內容構成:第一,對變電站的數據庫信息進行及時的更新,并按照所設定的時間登錄到歷史的數據庫中;第二,按照既定的程序內容,將所收集到的數據信息傳輸到系統中心上來;第三,對站內進行監控,實現人機互聯;第四,對過程層和間隔層之間的設備進行檢測,并對數據進行分析和檢修的處理;第五,對智能變電站系統中出現的故障、問題進行智能化的分析和處理。
3.4 保護測試一體化裝置
在進行測試和保護的一體化裝置中,可以將其劃分為集中式和分布式這兩種保護測試一體化內容。在實際應用中,集中式的裝置的功能較為集中,且其主要面對的是全站,主要應用六面柜的方法來進行保護和監控;而集中式的一體化裝置,其主要進行保護和測控的對象是智能化變電站,這種專一性較強的技術可以對自身的保護水平進行提升,并且能夠對測控裝置展開高集成化的處理,達到模塊化的運作目的,這樣按照預先設定好的保護程序執行保護工作。集中式的保護測控裝置具有多個熱插拔,這些熱插拔是由性能良好的獨立型CPU板卡組成的,在運用過程中,其中的某個間隔出現了問題,需要進行檢修,那么也不會對其他CPU的工作運行造成影響。分布式的保護測試一體化裝置,其獨立性能較強,且面向間隔的特點也尤為獨特,在整個變電站中的應用較為廣泛;在同一面上的保護測控柜進行保護的時候內,可以分別裝上合并單元、交換機組等用于測控的設備。
4 結論
總的來說,在智能變電站的系統中,自動化技術十分重要,其在變電站智能化的發展趨勢里,起到難以取代的作用。在智能變電站中,自動化技術的應用,更多的是表現在對設備的實時監控和檢修情況這2個方面,這些控制內容,對于變電站正常運作,有著積極的促進意義,因此,相關的工作人員,必須要對自動化技術內容給予足夠的重視,結合一些先進的技術手段,來對變電站中的基礎設施和自動化系統進行完善,對自動化技術以后的發展方向進行預測,開展專項的研究和討論。打好基礎層面的內容,這樣才有利于電力系統的整體運營發展。
參考文獻
[1]楊立.500kV智能變電站綜合自動化應用研究[D].南京:東南大學,2015.
[2]張雪玲.論交換機技術在智能變電站自動化系統中的應用[J].科技創業家,2014(8):108.
[3]朱益民.自動化技術在智能變電站自動化系統中的應用[J].科技與創新,2014(7):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