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秀艷+李濤
摘 要 針對我國北方集中供暖安面積收費的現狀,提出了基于STM32處理器為核心的預付費型智能家庭供熱系統,實現按需供熱。通過高精度數據采集電路對水溫、流量進行采集,計算消耗的熱量,實現按照熱量收費。通過增量PID算法控制供熱閥門調節室內溫度,同時有定時開關的功能來實現按需供熱,降低能耗。計費采用預付費方式,通過RFID技術實現。
關鍵詞 STM32;智能供熱;RFID;增量PID
中圖分類號 TP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6363(2017)05-0050-03
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需要集中供暖以應對嚴寒的冬天。目前,供暖主要采用按面積收費。造成供暖設備長期處于打開狀態,工作時間家庭住房的供熱也不會自動停止,造成資源浪費。而熱力公司以煤炭供熱為主,在資源浪費的背后還有更嚴重的環境污染。在北方霧霾日益嚴重的今天,供暖是PM2.5的重要來源之一。針對這一現狀,提出一種能夠調節和控制的供熱系統,住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選擇溫度或者是關閉供暖系統,做到按需供熱。本文提出一種基于STM32的家庭智能供熱的解決方案,可以實時顯示當前消耗熱量,室內溫度,進水和回水溫度,供熱的開關狀態。設計充分利用了STM32的片上資源,不需要額外增加存儲芯片和AD轉換芯片,節省設計成本。通過增量PID式算法調整控制量[ 1 ]。同時增加了時鐘芯片,能實現供熱的定時開關,為廣大的上班族節省開支,為治理霧霾做出貢獻。
1 方案設計
1.1 室溫智能控制系統
智能控制系統的安裝和結構如圖1所示。用戶供水管道包括進水管和回水管,分別在進水管和回水管安裝溫度傳感器,在進水管安裝流量傳感器和電動閥門。處理器通過采集的流量計算流經供熱系統的水流體積,通過采集的進出水溫度信號計算供熱系統的溫度差,根據熱量系數和體積,溫度差來計算用戶所使用的熱能值。可以實現安裝消耗的熱量來計費,改變安裝面積收費的現狀。進水溫度,回水溫度,室溫和已經消費的熱量值通過LCD模塊實時顯示給用戶。用戶可以根據需要設計要求室溫,通過增量PID算法來計算調整量,調整閥門控制水流來實現溫度的調節。用戶還可以設置供熱系統的開關時間,支持安裝星期設置,實現周一到周五的工作時間關閉供熱系統 ,實現選擇性供熱。
1.2 熱量計算方法
熱量的計算有兩種方法:焓差法和熱系數法。熱系數是由焓差計算得來的,所以說焓差法和熱系數法在本質上是相同的,但熱系數法的數據量比較大,所以我們選擇焓差法。焓差法計算熱量的公式為:
t:供水時間,單位s;
2 硬件電路設計
2.1 芯片選擇
本設計選用的是由德意法半導體推出的基于ARM Cortex-M3內核的32位處理器STM32F103C8T6。其工作頻率為72MHz,并且有豐富的片上資源。內置K字節的Flash和K字節的SDRAM,有豐富的I/O接口和APB總線外設。有2個12位的A/D轉換器,能滿足數據采集電路的模數轉換[2]。包含IIC和SPI接口,方便與RFID電路進行通信。
2.2 數據采集電路
數據采集電路包括溫度采集和流量采集兩部分。為了達到國家熱能表的國家標準,溫度采集電路采用鉑電阻PT1000作為溫度傳感器,PT1000精度高,穩定性好,一致性好。溫度采集電路采用橋式測量電路,信號經過調理放到后輸入至STM32的ADC引腳。STM32內部集成12位的A/D轉換模塊,完全能滿足系統的精度要求[3]。
流量采集電路采用渦輪流量計,將渦輪流量計的脈沖信號輸入到STM32,通過對脈沖的計數來計算流量。
2.3 RFID電路
本系統設計借鑒了電力電表和燃氣表的預付費方式選擇預付費系統,只需要在附近有供熱預付費的終端,用戶就可以很方便的購買供暖熱量。綜合考慮方便應用和節省成本,系統采用PHILIPS公司的MFRC522,其電路圖如圖4所示。RC522工作電壓低,功耗小,支持ISO14443A協議[4]。RC522提供3種接口模式:SPI接口、USART接口和I2C接口。每次上電或硬件重啟后都會復位其接口,通過檢查控制引腳的電平來判斷與處理器的接口模式。
STM32和RC522之間采用SPI接口,RC522控制接口模式的引腳IIC接低電平,EA接高電平。STM32通過讀寫RC522的 寄存器來實現系統的初始化,尋卡、停卡和射頻卡的讀寫操作。
2.4 定時設計
現在絕大部分家庭都是雙職工,工作期間可以關閉供熱系統。由于供熱需要一定時間,此系統設計了定時功能,用戶可以設定系統的開啟時間和關閉時間。這樣能保證工作時間家庭的供熱系統停止供熱,而回到家后室溫又達到預期溫度。為了讓定時更加準確,采用了外部時鐘芯片DS1302。DS1302是美國DALLAS公司推出的一種高性能、低功耗、帶RAM的實時時鐘電路,它可以對年、月、日、周日、時、分、秒進行計時,具有閏年補償功能。采用三線接口與處理器進行通信,可采用突發方式一次傳輸多個字節的時鐘信號和RAM數據。
4 軟件設計
家庭智能供熱的軟件主要包括系統初始化、數據采集處理和控制、射頻卡的讀寫等部分。系統的主流程圖如圖4所示,其中不包括射頻卡的讀寫部分。
4.1 系統初始化
系統初始化包括STM32的初始化、時鐘芯片的初始化和RC522的初始化。STM32初始化包括系統時鐘、定時器和GPIO等功能模塊初始化。時鐘芯片的初始化主要完成對DS1302的設置,將準確時間寫入時鐘芯片,在每個周期的顯示程序中讀取時鐘并實時顯示。
4.2 數據采集
溫度的采集通過STM32F103C8T6內部的12位ADC來實現,流量的采集通過定時器的捕獲功能來計算流量傳感器的脈沖數量,從而得到流量。
4.3 RFID處理流程
STM32通過對RC522片內寄存器的讀寫來控制RC522讀卡器芯片,RC522收到STM32發來的命令后,按照非接觸式射頻卡協議格式,通過匹配電路和天線發出13.56MHz信號進行尋卡。若卡在讀卡器的有效范圍內時,STM32向卡發出尋卡命令,卡片將恢復卡片類型,建立卡和讀卡器的聯系,若有多張卡在天線有效范圍內,讀卡器啟動防沖突檢測,根據防沖突規則選定其中一張卡,然后進行密碼校驗,對卡的相應模塊進行讀寫和增減值操作。未被選中的卡處于閑置狀態,等待下一次尋卡。具體的工作流程如圖5所示。
5 結論
STM32處理器片上資源豐富,內置A/D轉換器、SPI接口等,大大簡化了硬件電路設計。系統的各種數據能通過LCD實時顯示,方便用戶查看和操作。該系統具有功耗低、操作簡單、精度高等特點,設計精度符合熱能的國家標準,適合家庭和單元住戶的供熱控制。實現了有按照面積收費向按消耗熱量收費的轉變,使供熱收費更加合理化,同時節省了熱量的消耗,減輕供熱公司的負擔,為節約能源和環境保護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嚴曉照,張興國.增量式PID控制在溫控系統中的應用[J].南通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5(4):48-51.
[2]王鐵流,李宗方,陳東升.基于STM32的USB數據采集模塊的設計與實現[J].測控技術,2009,28(8):37-40.
[3]郭智源.基于STM32的PID和PWM溫度控制系統研究[J].科學技術與工程,2011,11(16):3805-3807.
[4]王文濤.非接觸式IC卡智能熱能表的研制[J].傳感器與儀器儀表,2008,24(16):149-151.
[5]張勇強.基于ARM的供熱計量和智能溫控的應用研究[J].工業儀表與自動化裝置,2010(1):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