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園園 李艷

摘 要:目前大部分的高職院校對于《工程力學》課程的考核存在著很多的問題,該文從高職的教育特色出發,總結出《工程力學》課程的考核需要遵循的指導思想,并提出了具體的課程考核實施方法。
關鍵詞:高職 工程力學 課程考核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4(c)-0158-02
高職教育考核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檢驗學生學習成果,通過考核激發學生的理論及實踐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檢驗教學效果,以便使任課教師根據考核結果對后續的教學做出相應的改變;此外,對教學管理者來說,可以通過考核結果了解師生雙方面教學的實際情況,為科學管理和進行改革提供了客觀依據。因此,科學的考核方法可以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引導教和學朝著培養目標的方向前進。《工程力學》是高職院校交通運輸工程及土木工程專業中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是進一步學習結構設計原理等專業課程的必要基礎,在教學計劃中處于承前啟后的重要地位。但長久以來,高職院校對于工程力學課程的考核卻存在著很多的問題。
1 高職院校工程力學課程的考核存在的問題
目前大部分的高職院校對于《工程力學》課程的考核主要采用平時成績加期末考試成績的方法。期末考試的內容一般以理論知識為主,采用筆試的方式考核所謂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計算題。而平時成績的考核過程也難以監控,主要是考察學生的出勤狀況、課堂提問情況,很難體現學生對于力學課程的掌握程度、實際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傳統的這種單調的考核方式,不能準確考核出學生真實的課程掌握程度,還影響到了學生平時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和動手能力的培養,既不能全面反映課程的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又背離了高職教育的特色。因為這種考核方法使得學生為了應付考試,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怎樣死啃課本和筆記內容解題上,忽略了工程力學與工程實踐的聯系,不能使學生在學習上發揮主觀能動性,也容易使學生不注重平時課程的學習,采取考前突擊的方式應付考試,甚至有些學生為了能通過考試,采取考試作弊等不良行為。這不僅不利于學生提高對力學知識的理解及運用能力,也不利于優良學風、考風的建設和良好品質的形成。
總之,傳統的課程考核方法背離了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實施,培養技能型高職人才的教育理念,限制了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2 《工程力學》課程考核的指導思想
綜上所述,傳統的《工程力學》課程的考核方法違背了高職以人為本的教育特色,不利于培養技能型的高職人才,限制了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文章針對《工程力學》課程的特點和高職教育的目標,總結出《工程力學》課程的考核需要遵循以下指導思想。
(1)《工程力學》課程的考核要有針對性,應根據此門課程的特色進行相應的考核。《工程力學》課程本身比較抽象,課程中涉及很多抽象的概念和復雜的計算。如果只是一味地強調解釋概念和解題能力,很容易讓學生覺得枯燥乏味,最后敷衍應付考試。
(2)《工程力學》課程的考核要有實用性,應當緊密聯系工程實際,解決工程實際問題。高職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培育具有解決工程實際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因此,《工程力學》課程考核的內容需要緊密結合工程實踐,考核學生解決工程實際應用問題的能力。
(3)《工程力學》課程的考核要有靈活性,改變單一的考核方式,注重過程考核和綜合評價。考核并不是目的,目的是讓學生能夠掌握相關的知識與技能。在選取考核方式時,給學生提供更多自主學習的機會,更能體現注重過程學習和實踐教學的特點。
3 教學考核改革內容
根據上述工程力學課程考核的指導思想,在該校《工程力學》課程考核時,采用了“平時考核、項目考核與期末考核相結合,理論與實踐一體化”的評價模式。這種評價模式有利于學生成績的評定實行多元化,并有利于增加在學生動手能力和實踐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等方面的考核。
平時考核是主要是對學生完成作業及平時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平時考核成績由學生的出勤狀況及課后作業表現綜合給出。平時考核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踏實的學習作風和規范的書面表達能力。這里需要注意的是,課后作業選擇需要選擇與工程實踐結合比較緊密,綜合性比較強的題目,以培養學生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而考勤率不止和學生的態度相關,任課教師也需要提高授課技巧,以良好的教風、風趣幽默的課堂授課吸引學生進入課堂。
項目考核是通過一個工作項目,檢驗學生對一個項目的資料收集能力、計算方案編制能力、工作計劃制定及完成能力、任務分配及完成能力以及工作成果展示等各項技能的掌握情況。以軸向拉伸與壓縮這個工作項目為例,表1展示了項目考核的具體內容和評價標準。
期末考核主要是對學生的全面考查。一般采用筆試的方式進行考核,考核的內容是工程力學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期末考試的題目設置仍然要與工程實例相結合,題目要著眼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靈活應用,而不能只是簡單的套用公式的計算題。另外,考慮到工程力學課程的公式很多,一味強行記憶并沒有實際意義,因此,可以將一些常用公式列在試卷上。
最終的考核成績計算可以按以下公式進行評定:
課程成績=期末考核(40%)+項目考核(30%)+平時考核(30%)
該校的工程力學課程經過兩年的考核方法改革證明,上述的綜合考核方式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由于在教學和考核過程中增加了工程實例和解決工程應用的問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之前有所提高;采用任務驅動式的任務考核方式使得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增強,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動手能力得到了鍛煉和培養,表達能力與綜合素質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另外由于削減了期末考核的比重,使得學生將學習的重心移至平時的學習中,不再為了應付考試而考試,而是著眼于學習本身,有利于優良學風、考風的建設和良好品質的形成,形成良性循環。
參考文獻
[1] 丁曉玲.高職“建筑力學”精品課程建設研究與實踐[J].中國建設教育,2010(1):1-2.
[2] 駱毅,施斌.建筑力學“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探討[J].廣州航海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17(2):59-61.
[3] 王婷.“工學結合”模式下高職課程評價體系的構建[J].職教論壇,2011(32):67-69.
[4] 李泰松,王艷紅.“建筑力學”課程教學與能力培養[J].高校講壇,2010(21):721,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