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5年11月1日,兩高司法解釋確定了三個新的關于考試作弊的罪名,其中一個是組織考試作弊罪。筆者主要針對組織考試作弊罪相關文獻進行研究和學習,做出以下綜述。
【關鍵詞】組織考試作弊罪;文獻綜述
一、組織考試作弊罪的客觀方面
1.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的范圍界定
桂亞勝(2016年)在《組織考試作弊罪若干問題研究》中指出,“國家考試應當包括國家教育考試、資格考試、水平考試和公務員考試等,但不包括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葉良芳、應家赟(2015年)在《考試作弊及其相關行為的刑法規制探討—兼評考試作弊系列犯罪的設立》中認為,“國家考試是依法由國家機關或者制定機關組織實施的考試,包括:高等教育考試、公務員考試等。這些考試都應當具備國家公權力的震懾力、公開性強、公信力高、涉及面廣、社會影響重大等特征。”成添翼(2016)在《考試作弊刑法規制范圍探析》中指出,“國家考試應當包括入學考試、工作人員錄用考試及職業資格水平考試以及碩士、博士面試和論文答辯等。”展賓賓(2016)在《國家考試作弊犯罪的法律問題》中指出,“‘國家考試除了包括國家教育考試,還應包括政府機關招錄考試、標準參照性考試(例如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等具有較大社會影響的國家級考試。”
2.“組織行為”的認定
組織考試作弊罪針對的是“組織行為”而不是“作弊行為”,對于“組織行為”的如何認定,認定的標準是什么,學者們對此有一定的研究。如郭瑞馨(2016)在《考試作弊犯罪若干問題研究》碩士學位論文中指出,“組織作弊中組織行為表現為以招募、雇傭等方式組織、領導多人實施考試作弊行為。”潘天文(2016)在《組織考試作弊罪的構成分析研究》中認為“組織行為主要是指倡導、發起并策劃安排他人作弊的行為。”桂亞勝(2016)在《組織考試作弊罪若干問題研究》中指出“組織考試作弊罪中的‘組織行為是指采用招募、雇傭、強迫等手段來策劃指揮他人實施考試作弊的行為。”
二、關于組織考試作弊罪的客體
“犯罪客體是指我國刑法所保護的、為犯罪行為所侵犯的社會關系。”潘天文(2016)在《組織考試作弊罪的構成分析研究》中指出,“組織考試作弊罪的客體包括兩種社會關系,一是國家對考試組織的管理秩序,二是其他考生公平參與考試的權利。”郭瑞馨(2016)在《考試作弊犯罪若干問題研究》碩士學位論文中指出“組織考試作弊罪是復雜客體,包括國家考試制度和國家考試秩序。”展賓賓(2016)在《國家考試作弊犯罪的法律問題》一文中提出“組織考試作弊罪違反了國家考試法規的同時,妨害了國家正常考試秩序,進而破壞國家對社會秩序的管理,因此本罪的客體應當是社會管理秩序。”何素軍、魯海軍(2016)在《組織考試作弊罪的司法認定》中認為,“本罪侵犯的是考生利益、考試的公平公正以及社會管理秩序。”
三、組織考試作弊罪的主觀方面
本罪的主觀方面大多數學者都認為是直接故意,但也有學者有不同的觀點,例如郭瑞馨(2016)在《考試作弊犯罪若干問題研究》其碩士學位論文中認為“本罪的主觀方面應該是直接故意為主,間接故意為輔。”
四、關于組織考試作弊罪的主體
潘天文(2016)在《組織考試作弊罪的構成分析研究》中認為“本罪的主體應當包括一般主體和單位。對單一自然人主體的處罰并不能有效地打擊組織考試作弊行為,因此有必要將單位列入本罪的主體范圍。”郭瑞馨(2016)在《考試作弊犯罪若干問題研究》其碩士學位論文中指出,“本罪的主體包括組織作弊的組織者、幫助組織作弊的自然人等其他參與實施組織考試作弊行為的人。”
五、關于組織考試作弊罪的既遂標準
犯罪既遂是指行為人所實施的犯罪行為已經具備了刑法分則所規定的某種具體犯罪的全部構成要件,即犯罪的完成形態。桂亞勝(2016)在《組織考試作弊罪若干問題研究》一文認為“本罪的既遂應當包括兩個標準:一是組織行為的完成,二是作弊行為的完成,即實施一定的組織行為并開始實施作弊則構成既遂。”郭瑞馨(2016)在《考試作弊犯罪若干問題研究》碩士學位論文中指出,“只要行為人完成了組織考試作弊罪中的招募、策劃、指揮等行為就成立犯罪既遂。并且她認為只要組織作弊的行為已經實施完成并達到既遂狀態,即使考試臨時被取消,也依然成立犯罪既遂。”
【參考文獻】
[1]趙秉志、劉志偉、袁彬:《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新增及修改罪名的意見》,《法學雜志》,2015(10).
[2]葉良方、應家赟:《考試作弊及其相關行為的刑法規制探討—兼評考試作弊系列犯罪的設立》,法治研究,2015(3).
[3]桂亞勝:《組織考試作弊罪若干問題研究》,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16(2).
[4]郭瑞馨:《考試作弊犯罪若干問題研究》,內蒙古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6.
[5]展賓賓:《國家考試作弊犯罪的法律問題》,中國律師,2016(2).
[6]潘天文:《組織考試作弊罪的構成分析研究》,法制與社會,2016(2).
作者簡介:羅林梅,女,貴州省貴定縣人,貴州民族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刑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