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曉曄
摘 要:電視媒體進行信息傳遞的方式比較單一,都是需要通過畫面和聲音進行傳遞,所以,想要提高電視媒體的收視率,必須要提升電視新聞各個制作環節的質量。在電視新聞制作過程中,采訪這一環節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在采訪過程中攝像記者與文字記者的有效配合是提升電視新聞收聽率的重要途徑,該文主要對電視新聞采訪中攝像記者與文字記者的有效配合進行分析。
關鍵詞:新聞采訪 攝像記者 文字記者 敏感度 配合
中圖分類號:G2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4(c)-0216-02
近些年來,社會不斷發展,經濟不斷進步,知識經濟時代已經來臨。在知識經濟時代中,信息對于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產生了沖擊,人們觀念越來越多元化。在知識經濟時代中,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競爭激烈,電視媒體是傳播信息十分重要的平臺,更是人民群眾和黨之間溝通的渠道和橋梁。想要在當今大環境下獲得長遠發展,要求電視媒體必須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新聞采訪水平,運用新聞采訪技巧,加強攝像記者與文字記者的有效配合,以促進電視媒體的可持續發展。
1 電視新聞采訪中記者的基本要求
媒體間的競爭日益激烈,這對電視記者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首先,電視記者的語言溝通能力必須要過關,因為電視記者的主要工作就是采訪,溝通能力往往決定著采訪的效果。其次,電視記者需要具備較高的新聞敏感度,要想在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必須要充分重視新聞內容的真實性、實效性以及針對性,此外,加大報道內容的吸引力極其重要。再次,記者還要有一定的新聞稿撰寫能力,有效組織語言,在電視中將新聞內容簡單明了的進行傳播;再次,電視記者一定要有捕捉細節的能力,采訪是一項細致的工作,需要記者將每一步工作都考慮在內,才可以保證整項工作正常進行。最后,要求各個記者之間相互配合,尤其是攝像記者與文字記者之間必須要緊密配合。
2 電視新聞采訪中攝像記者與文字記者有效配合的具體策略
2.1 在采訪之前要做好準備工作
電視新聞的傳播方式是利用畫面、聲音和語言,所以,對文字記者與攝像記者的語言溝通能力有較高的要求。文字記者要在采訪的過程中利用有限的時間得到更多的信息,攝像記者需要在采訪中準確找好攝像角度,明確攝像主要內容和次要內容,加強與文字記者的配合,因此,必須要在進行實際采訪之前做好一切準備。準備工作主要分為以下幾步:第一步,明確本次采訪的目的,也就是想要通過采訪得到什么信息;第二步,充分了解本次采訪對象的情況,基本情況包括受訪者的事跡、喜歡的切入話題、不喜歡記者提的問題等,這樣會方便之后與受訪者之間的溝通,提高采訪效率;第三步,應將想要采訪的問題列成一個提綱,每個問題要盡可能地合理連接起來,這樣在溝通的過程中就會更有邏輯性,并且不會遺漏問題;第四步,正式采訪前要進行演練,將采訪中所有可能出現的問題都事先想好可以解決的對策,防止出現突發狀況而不知道如何處理。第五步,事先和受訪者預約,約定好接受采訪的具體時間及地點。可以說,在采訪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心態,良好的心態可以保證采訪有序正常進行。
2.2 具備捕捉采訪信息的能力
采訪的信息是采訪中的重要內容,文字記者和攝像記者都要善于捕捉采訪中的重要信息。文字記者要捕捉重要內容,攝像記者要跟隨文字記者一起捕捉傳達重要內容時的畫面,也就是重要畫面。由于采訪之前,采訪者和受訪者雙方都是陌生的,這就導致采訪中會出現很多尷尬的情況,雙方都會很緊張,采訪的效果就會很差,因此,攝像記者一定要有調節氣氛的能力,將緊張的氣氛變得輕松。文字記者可以借機了解受訪者的心理和想要表達的重要內容,具有針對性的捕捉重要信息。
2.3 不斷提升自己的水平
在電視新聞采訪的過程中,采訪過程具有很強的變化性,攝像記者和文字記者都應該具備隨機應變的能力,并且不斷提高自己的水平。首先,記者要培養自己對語言的組織能力以及表達能力,要求記者有扎實的基本功,記者要學會如何在采訪的過程中捕捉受訪者喜歡的畫面,攝像記者不僅要勇敢,更要敏銳、精湛、有責任心,同時還要和文字記者進行密切的配合。隨機應變對于記者而言是極大的考驗。記者要根據采訪的實際情況,改變自己的攝像方式和文字記錄方式,使受訪者可以更好地配合記者的采訪工作。因此,提高記者水平至關重要,如今電視已經發展成為了一種重要的產業,想要將這個產業發揚光大,必須要提高質量。攝像記者需要提高鏡頭質量,文字記者需要提高采編質量。
2.4 提升自己對新聞的敏感度
對于每個記者來說,對新聞的敏感度極其重要,也是必須要具備的一種能力。近些年,越來越多的媒體種類出現在公眾面前,這對電視新聞帶來了很大的挑戰。為了提高電視新聞的市場競爭力,提升記者自身的素質十分必要。記者要培養自己對于新聞的判斷能力,判斷能力主要體現在4個方面:新聞對于工作的意義、新聞對觀眾的吸引程度、潛藏的有效新聞以及哪個新聞最具有報道價值。記者必須不斷更新自身知識儲備,了解社會的時事新聞、國家政策以及生活中的熱點話題,在合適的時間報道合適的新聞是提高電視新聞收視率的重要方式。在加強實踐操作的基礎上,采訪理論知識的學習必不可少。理論是一切實踐的基礎,記者應該對所有種類的新聞都有所了解,經常閱讀其他記者采訪的新聞報道,從中吸取他們的優點,提升自己的采訪能力。
2.5 做好采訪后補位工作
在對新聞主體采訪結束以后,攝像記者必須要自己的拍攝進行補充,目的在于拾遺補漏,這樣不僅能夠完善自身的工作,更可以為文字記者后期制作提供便利。首先,在拍攝一個動作或新聞場景結束以后,攝像記者不能夠馬上停止錄制,還應該多錄制一些時間,這樣能夠為編輯下一鏡頭奠定基礎。再加上后期技術需求,攝像記者所拍攝畫面的長度必須要比實際需求長度更長。其次,攝像記者應注重多拍攝轉場鏡頭,由于轉場鏡頭屬于連續性簡短鏡頭,其作用在于維持兩個鏡頭,具有承上啟下的意義。因此,轉場鏡頭必須要和實際新聞事件具有很強的關聯性。此外,攝像記者還要多拍攝一些花草樹木、藍天白云等空鏡頭,目的在于為編輯提供備選鏡頭。再次,注重拍攝全景鏡頭,并且保證全景鏡頭具有明顯的特征和特點,全景鏡頭能夠促使人們在進行新聞節目觀看的過程中清晰辨認出發生新聞事件的地點。比如,攝像記者在拍攝交通事故的時候,必須要拍攝發生交通事故地點的標志性建筑物或路標,避免僅拍攝撞毀車輛。最后,在拍攝完采訪主體的時候,必須要做好場記工作,對每個鏡頭起始進行記錄,這樣能夠為后期編輯提供便利。
3 結語
隨著科技的進步發展,電視新聞受到了很大的沖擊,在市場競爭極其激烈的情況下,研究文字記者與攝像記者的有效配合十分必要,這是從根本上提升電視新聞質量以及收視率的重要途徑,是滿足社會需求以及進一步發展的舉措。記者通過提升自己的能力,恰當使用技巧,電視新聞才能提高自身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張帆.如何恰當運用采訪技巧提高電視新聞采訪質量[J].新聞研究導刊,2015,6(17):117,133.
[2] 祝志剛.電視新聞采訪中容易出現的問題及相關技巧的應用[J].西部廣播電視,2016(17):189,212.
[3] 周旭.電視新聞采訪的攝像技巧及基本功訓練[J].新媒體研究,2016(2):111-112.
[4] 王喆.論當下電視新聞采訪過程中采訪技巧的創新[J].西部廣播電視,2016(17):174.
[5] 薛涵威.電視新聞采訪中記者型主持人提問的方法與技巧分析[J].新聞研究導刊,2016,6(5):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