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讀往來
《科學生活》敬告本刊作者
1. 從稿件投到本刊之日起,三個月內未刊登、發表在雜志上的,投稿者方可自行處理。
2. 稿件自發表之日起,本刊擁有其專有出版權、網絡傳播權及轉授第三方使用權等。
3. 本刊作者須確保來稿中無侵犯他人著作權或其他權利的內容,并將對此承擔相關責任。
4. 原稿件無論是否刊登,一律不予退還。
5. 如對上述合作條件有異議的,請在來稿上注明,否則視作同意。
6. 凡《科學生活》雜志轉載作品時未能聯系到原作者的,敬希望作者見刊后及時與《科學生活》雜志聯絡,以便奉寄樣刊和稿酬。
《科學生活》 編輯部
本期的編讀往來中,我們繼續遴選幾篇讀者來信與大家分享。
廣東的鐘芳先生來信介紹了臺山美食——竹筒黃鱔飯。
說起廣東臺山美食,除了海鮮,最具有標志性的莫過于馳名中外的竹筒黃鱔飯。先將黃鱔放入熱水中慢慢浸熟,以保證鱔肉嫩滑。然后將黃鱔放入冰水中冷卻,起肉拆骨。鱔肉中加入花生油、姜絲、蔥花、陳皮等配料,炒至甘香,與浸泡好的香米一起灌入竹筒里,用竹葉封口,放在溫火上慢慢翻烤,并不時轉動竹筒,使其均勻受熱。待竹筒口的縫隙沒有米漿溢出,進而飄出一陣陣濃香時,竹筒飯便做好了。食用時,刮去焦皮,用刀輕輕剖開竹筒,青翠的竹節里,米飯被竹膜包裹,通體瑩潤醬黃,油光發亮,芳香撲鼻—既有黃鱔的鮮香,又有米飯的甘香,還有竹子的野香,深吸一口氣,沁人肺腑,令人口齒生津。此時由不得你不快快地夾上一口送往嘴里,細細咀嚼,口感柔軟,鮮香濃郁,味道果然名不虛傳。吃完芳香可口的竹筒黃鱔飯,再喝一口甘醇的鱔骨湯,更是舒心愜意,回味悠長。
貴州的盧炎麗先生來信介紹了自己的夏日“午睡健康經”。
夏日氣溫高,很多人夜間睡眠不足,所以午間適當地睡一會兒是很有必要的。午睡可以讓大腦和身體各系統得到休息,提高機體的免疫能力。科學地進行午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午睡雖然就是打個盹兒,但是絕不能太隨意。不要坐著或趴在桌上睡,這會減少頭部供血,讓人睡醒后出現頭昏、眼花、乏力等大腦缺血缺氧的癥狀;若用手當枕頭會使眼球受壓,久而久之容易誘發眼病;趴在桌上會壓迫胸部,影響血液循環和神經傳導,使雙臂、雙手發麻甚至刺痛。最理想的午睡姿勢應該是舒舒服服地躺下,平臥或側臥。第二,在空調房午睡時要在腹部蓋上毯子或者衣物,以防涼氣乘虛而入。第三,午間睡半小時到一小時足矣。午間睡得過久,可能會導致晚間久久不能入睡,進而導致失眠,這真是得不償失。
安徽的張坤先生來信介紹了夏日里禁不住的誘惑——藿香餅的制作方法。
《本草正義》:“藿香芳香而不嫌其猛烈,溫煦而不偏于燥烈,能祛除陰霾濕邪,而助脾胃正氣,為濕困脾陽,倦怠無力,飲食不甘,舌苔濁垢者最捷之藥。”藿香是一種芳香草本植物,有著方形的莖,淡紫色的花,青青的葉片散發出一股悠悠的清香,聞一聞便能將炎炎夏日里的困倦和不適驅除殆盡。而且用藿香葉、蜂蜜、面粉制作的藿香餅也絕對是夏日里一種禁不住的誘惑。面粉加水調成糊狀備用;把新鮮的藿香葉放在淡鹽水中浸泡片刻,瀝干后切碎備用;將碎藿香葉放入面糊中,同時根據自己口味放入適量雞蛋和蜂蜜,攪拌均勻。調好爐火,開始煎餅。煎餅的火,旺不得,弱不得,盈盈的中火最好。火大了容易烙干,火小了又不易熟。待油鍋燒熱,舀一勺藿香雞蛋面糊澆在鍋心,順勢向四周均勻攤開。伴隨著騰起的熱氣,白色的圓餅很快變成金黃色且透出隱隱綠意,香氣四溢。翻面,烙至兩面金黃就可以出鍋了。剛炸好的藿香餅外酥里嫩,綠色的藿香葉點綴其間,真是色香味俱全,讓人食欲頓開。
以上就是本期摘選的讀者來信,歡迎大家踴躍來信,與我們分享您生活中的經歷和經驗。科學生活公眾號(kxsh2008)已經上線,歡迎大家關注,獲取更多健康生活資訊,也可以通過微信平臺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