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關佳 編輯/暖陽
共享單車利弊觀
文/關佳 編輯/暖陽
今年以來,街頭那身披橙、黃、綠等各種靚麗色彩的共享單車,無疑是風靡上海的一道風景線。同時,輿論場上有關共享單車的消息也屢屢吸引了人們的眼球:有因為共享單車亂停亂放而為人詬病的;有上海等地正在準備出臺關于共享單車的管理規范而引起廣泛討論的;常見的共享單車亂停放和被人搞得“遍體鱗傷”,被人們認為上海市民素質欠佳;有些共享單車經營者收取總量可觀的押金惹人非議;最近又有未成年人騎共享單車被車撞死的新聞而引發熱議……
總之,這樣一個在當今世界上也稱得上是創新的新生事物,出現不多久就聽見這么多負面的議論,卻是令人始料未及的。那么,我們究竟應當怎樣看這樣一種反差,怎樣估量共享單車的利弊呢?
讓我們先看看共享單車受上海市民歡迎的程度。據筆者觀察,現在馬路上被人們騎行的自行車中,至少十有六七為各色共享單車。而據估計,好幾家共享單車經營公司在上海投放的共享單車總量約為四五十萬輛,而上海自有自行車的總量,恐怕十倍于此還不止,人們棄自有自行車而青睞共享單車,正說明人們用腳投票,很歡迎共享單車。而各種共享單車拼命擠入這一市場,也從側面證明這一市場的潛力。這是因為,就上海而言,共享單車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公共交通的最后一千米大難題。近年來,上海以地鐵為中心、以地面公交為輔的公共交通體系日新月異,基本解決了人們中長距離出行的困難。但從分布尚不如人意的公交站點到家里,因為自有自行車停放不易且有被偷之虞,人們往往只好以步當車。共享單車的出現,正好填補了這一巨大的空白。“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雖然輿論場上少有人們贊揚共享單車之聲,但行動已說明一切。
既然共享單車對于解決城市交通問題有巨大的好處,那么當前出現的一切問題,無論城市管理者還是廣大市民,都應當以積極的態度來面對和解決。比如,當前上海有關管理部門正在草擬有關共享自行車的服務規范和技術條件兩項團體標準,希望這樣的制度既能規范各共享單車經營公司的競爭行為,又不至于讓這一新生事物發展舉步艱難甚至夭折。而對使用共享單車的市民而言,提高公共道德意識當然也非常必要。但更重要的是擬訂制度應引導乃至規范人們的行為,筆者贊成將人們使用共享單車的某些不良行為與其信用記錄掛鉤。原因很簡單,因為你在下載有關共享單車的程序并決定使用它,就與它的經營公司訂立了制約雙方的合約,包括你正確使用共享單車的約定。如果你肆意違反這些合約條款,那當然就是故意違約的失信行為。
讓我們伸出手來,歡迎共享單車這一新生事物,讓它們為我們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