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蔡清泉
順 “市”而為,做大潤滑油市場
○ 文/蔡清泉
荊門石化充分發揮潤滑油系統生產裝置多、適應性強的優勢,油蠟并舉,優化拓市。
“一季度,我們順‘市’而為,逐步提升潤滑油系統各裝置加工量,油蠟特色產品產銷兩旺,達到了增產增效的目的。”荊門石化計劃處處長譚春義說。
今年以來,荊門石化抓住潤滑油市場好、原料足、后路通的大好時機,開足馬力,充分發揮潤滑油系統裝置生產加工能力,油蠟并舉,優化拓市,全方位調整市場需求的產品結構,做大油產品、做優副產品、做活新產品、做足蠟產品。一季度潤滑油基礎油、石蠟和白油三大主要產品產量同比分別提高1.48、1.67和1.82個百分點,闖出一片新天地。
荊門石化3月經濟活動分析會顯示,3月生產潤滑油基礎油1.35萬噸,前3個月潤滑油類產品增量為0.42萬噸、0.65萬噸,呈現節節攀升的態勢。他們抓住生產黃金時間和原料充裕的有利時機,優化生產平穩運行,實現了產量逐月提升的目標。
做大基礎油產品,荊門石化一直盯得很緊,特別是今年以來每月排產前,密切關注潤滑油市場大勢。“看準了市場,就好安排生產計劃了。” 譚春義說。目前公司計劃、生產和銷售部門每天都要開一次碰頭會,“產量精確準到每小時,生產一天都不能耽誤”。
正是因為緊盯走勢看好的市場,提前布局,一季度荊門石化潤滑油基礎油產品創出近幾年來的最好開局。同時,潤滑油系統主要生產裝置在市場淡季時實現檢修,并不斷拓寬生產思路,優化工藝流程,滿負荷生產“整裝待發”。
“下一步,我們將堅持做大做優潤滑油系統,充分發揮生產加工和市場開拓能力,力爭潤滑油類產品每月增量達到0.3~0.4萬噸,把效益拿回來。”譚春義說。
去年年底,潤滑油市場還處于“黎明前的黑夜”。一外省客戶來到公司急購一批瀝青再生劑。該公司生產、銷售等部門研究決定:立即組織生產,留住客戶打開市場。
負責這次生產的“指揮長”——荊門石化生產處副處長曾金明每天都盯在裝置現場。12月1日8時,原計劃停工的糠醛重套裝置投料生產,2日瀝青再生劑產品合格,月底6900噸優質瀝青再生劑下線,及時滿足了客戶需求。
從接到訂單到組織生產,最后產品按時交貨,荊門石化各部門及生產車間相互配合,一氣呵成,源于曾金明他們對做優潤滑油副產品的渴望。
瀝青再生劑是荊門石化潤滑油系統開發最早、產量最高、最暢銷的副產品。一季度,荊門石化生產的2萬多噸瀝青再生劑,遠銷新疆、陜西等地,成為市場青睞的品牌產品。
在保證油蠟主產品的前提下,荊門石化深度開發利用基礎油副產品,破解適應性生產難題,通過優化升級實現一個個新的突破。
公司“變廢為寶”,將酮苯脫蠟裝置蠟下油用來生產凡士林和乳化炸藥蠟等副產品,不僅省掉蠟下油進催化裝置流程長、能耗高的加工成本,而且每噸可增效200~300元。
70#微晶蠟是酮苯重套裝置深加工的副產品,效益高但生產條件苛刻。1月,為生產市場需求的70#微晶蠟,荊門石化成立技術攻關小組密切跟蹤生產,在14天的生產周期中,一次次調整糠醛裝置溶劑比,一個個優化加氫改質產品黏度參數,酮苯裝置加工負荷和油蠟收率之間平衡反復被打破又重建,成功生產出合格的70#微晶蠟。

●東風吹、戰鼓擂,潤滑油市場迎來難得的好年景。荊門石化調動一切力量擴大產量。 供圖/荊門石化
“在潤滑油基礎油市場低迷時,我們想到了白油這個高附加值產品。”聯合四車間負責人何峰介紹,荊門石化通過技術攻關,打通了潤滑油基礎油調和白油的加工流程,成功將MVI150基礎油作為白油生產調和的原料組份,每月轉化并增加了4000噸高附加值的白油產品。
何峰管轄的潤滑油8套生產裝置成為做活白油的利器,通過優化產品結構,挖掘裝置潛能,強化技術創新,把產品結構從低檔、基礎的“大路貨”升級為高端、特色產品,確保效益最大化。
思路一變天地寬,一個個白油新產品如雨后春筍般誕生。他們利用加氫改質裝置成功生產出 5#、7#工業白油,并達到穩產;將酮苯輕套裝置去蠟油經地蠟加氫裝置加工后,成功調和出10#、15#工業白油。
目前,荊門石化白油品種已達10多個。“在每一個新產品培育、生產、推出的過程中,裝置就是孵化器,關鍵是要不斷優化生產流程、調整工藝參數。”何峰說。
3月初,荊門石化石蠟車間計劃生產8000噸石蠟。8000噸,意味著3月全月開啟三臺成型機,工藝班組要完成每日300噸的產量。
“2號成型機的包裝線故障突然停機。” 7日,8000噸石蠟開始生產的第二天8時15分,才接班坐到電腦前的內操李和平從視頻監控發現異常匯報了班長陳剛。外操馬福勝在現場仔細檢查發現是2號包裝線托盤分揀機光電故障。陳剛立即聯系了儀表工來處理。9時05分,“3號成型機自停機兩次,1號成型機主電機發出異常聲響”,外操謝長青緊急匯報。
班長和兩名外操急忙分頭查找原因,原來1號成型機主電機地腳螺絲松動造成了主電機異常聲響,3號成型機限位開關移位造成了停機。原因找到了,電工建議1號成型機先降速運行,在合適的時候停機處理;9∶30分鉗工將3號成型機限位開關調整復位后運行正常;同時2號包裝線處理正常。
大家如釋重負,3臺成型機恢復了正常的節奏,包裝線上潔白如玉的蠟塊源源不斷而出,向著8000噸目標前進。他們提前3天完成8000噸的月度生產計劃,裝置能耗等技術指標一并向好。今年一季度,荊門石化生產石蠟2萬多噸,全部銷售一空。
“順利完成生產任務,我們的法寶是優化、優化、再優化。”荊門石化石蠟車間主任楊克宏說,今年重點要抓好五大優化,實現五大創效。即優化安全管理,抓安全創效,重點對石蠟罐區、氨系統、叉車運行加強監管;優化質量管理,抓降損創效,嚴格把好石蠟出廠最后的關口,為市場提供優質量足的石蠟產品;優化人員配置,抓存量創效,攻克改革難關,激發員工活力,挖掘增效潛力;優化“窗口”建設,抓品牌創效,踐行“優質服務創品牌”理念,提升石蠟產品的價值內涵,催生品牌創效;優化“三基”管理,抓管理創效,堅持管理出效益,嚴格管理出最大效益,為實現全年各項目標任務夯實基礎。
責任編輯:石杏茹
znshixingr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