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劇新挑戰:用鍵盤串聯世界


派樂的其中一支編劇團隊
N:你是如何在影視化《京華煙云》的過程中完整保留原作風格的?
Z:當時為了改編好林語堂大師的作品,我吃透了他的背景和想要表達的內容,并把有關他所有作品、經歷和評論都看了。林語堂當時的創作愿望是以此為連接東西方文化的橋梁。由于當時西方人很難接受大部頭小說,林語堂采用了中短篇小說的格式發表,后來才串成長篇小說。因此,《京華煙云》不具備嚴謹長篇小說的結構。我合并了原文中的許多人物,把小說的故事結構編成長篇電視劇的結構,同時保證人物情感和基調都符合原版骨子里的精氣神。
N: 近幾年,編劇的角色發生了什么變化?
Z: 編劇的最主要功能是創作文學劇本,給劇組提供藍圖。而現在,編劇的挑戰加大了——除了寫劇本,現在的編劇通常還包攬了導演工作臺本、技術呈現、服裝、道具等活兒。劇組期望能夠拿到劇本就開始工作。現在的編劇如果不寫到這種程度,通常不被認可。我寫過一個發生在上海灘的故事,當時的導演連門口對聯該寫什么都問我。我后來查閱資料,寫了一副適合當地風格的對聯給他。此外,現在的市場還養成了劇組亂改劇本的惡習,有時會導致原本主要的故事表達的歪曲。因此就算開拍了,編劇的職責還未結束,還得派出跟組編劇在盡量保留原作藝術情節的同時,配合劇組和演員的要求繼續調整劇本。對編劇來說,這是個需要大量溝通智慧的痛苦階段。
N:你怎么看待IP劇*?
Z:我的郵箱里經常會收到外面的稿子,40集劇本,卻因為題材撞車或者理念陳舊而被市場淘汰,看得我很心疼。傳統編劇通常會排斥二次元IP,但我覺得IP是影視劇發展到今天所產生的影視劇效應。這些漫畫小說打通了影視劇的外延,如話劇等。未來,IP還會繼續開發出更多領域的價值。中國影視界逐漸開始有開發IP的意識,可是仍處在初期階段。派樂也在作這方面嘗試,參與開發了天下霸唱的《摸金玦》這部市場上IP價值很大的作品。

N:你認為中國影視要想在傳遞中國文化的同時獲得國際認同,該如何改進?
Z:相比電影,電視劇更多的是生活層面的表達。中國電視劇在東亞、東南亞都受到歡迎。而要想讓西方觀眾接受,劇中需要有為他們所接受的核心價值觀。舉張藝謀的電影《長城》為例,它在形式上魔幻、技術、場面調度和演員卡司上都達到了好萊塢水準。但它的價值觀卻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忠君”思想,和西方主流價值觀很不一樣,所以不容易被接受。在主要的故事情節走向上,如果聽十七八歲的孩子的意見,得到的效果可能比這更好。當下這個全世界串聯在一個鍵盤上的時代,中西方通過互聯網相互影響,年輕一代的導演編劇的價值觀越來越世界一體化,所以我對中國影視的未來充滿期待。
派樂與好萊塢的編劇工作室合作《解碼游戲》,不單是為了學技術,也是為了拍出一部中西融合的電影。這一系列電影講述的是華人在美國的傳奇經歷;好萊塢的電影工業化和商業化已經非常完善,拿來的劇本非常精彩,但對中國文化的把握還很欠缺。之前我們經??吹竭@種情況:外國人拍電影里面的中國人卻是日本韓國人演的?,F在兩國編劇聯手創作劇本,中國編劇深入把控細節,可以大大提高真實度。
*IP?。涸谟幸欢ǚ劢z數量的國產原創網絡小說、游戲、動漫等基礎上創作改編而成的影視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