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英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初中物理教學模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初中物理教學是為學生打下學習物理基礎的階段.在這樣的情況下,對創設初中物理教學情境進行研究非常有必要.
一、以人為本,滿足學生對于教學情境的訴求
傳統的教學方法總是以教師為主體,在課堂上以使學生掌握課本知識為目標,而不顧學生的感受,從而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甚至喪失學習物理的興趣,對今后的發展造成不利影響.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當樹立師生平等的觀念,積極創設教學情境,滿足學生對于物理學習方面的訴求.另外,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當以學生為主體,并且圍繞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創設貼近生活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進入教學情境之中,使學生牢固掌握所需要學習的物理知識,從而促使學生全面發展.這樣,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甚至是工作和生活方面都有很大的幫助.
例如,在講“杠桿”時,教師可以通過小游戲的形式教學.如,將學生帶出教室,去一個有蹺蹺板的地方,挑選幾個學生玩蹺蹺板,使學生通過玩樂的形式認識到杠桿的原理,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識.通過這種以學生為主體的物理情境的創設,滿足學生對于學習情境的訴求,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快速有效地掌握所需要學習的知識,從而讓學生以較為輕松的方式學習到相應的物理知識,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二、形神兼備,理解教學情境創設的本質
理解教學情境創設的本質,掌握教學情境創設的基本特征是教師能夠駕馭情境教學、創設出形神兼備的教學情境的基礎.然而有些教師往往望文生義,不能理解教學情境創設的本質,使自身在物理課堂教學中創設出來的教學情境不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得不償失.而要理解教學情境創設的本質,就需要教師在創設教學情境之時積極還原知識場景,創設開放性的教學情境.同時,教師所創設出的教學情境應當體現科學性、教育性以及藝術性等,從而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在講“光現象”“透鏡及其應用”時,教師可以帶到課堂上一些有趣的小透鏡或者是將學生帶到實驗室之中,讓學生自己進行操作,而教師則在一旁對學生講解相關的知識,通過學生的親身體驗,讓學生體會到光的奇妙以及物理世界的樂趣.通過這樣形神兼備的物理教學情境的創設,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幫助學生快速掌握所要學習的物理知識.同時,能夠為學生打開物理世界的大門,為學生展示物理世界的奇妙,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三、途徑合適,提高教師的教學素養
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時,總會有一些相關的教學素養還不夠高的教師沒有選對教學情境創設的途徑,使自身創設出來的教學情境枯燥乏味,不能起到它應有的作用,對于學生的學習效率的提高沒有達到原來的預期.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當提高自身的教學素養,通過觀摩課堂教學案例,積極參加相應的公開課或者是經常進行針對性訓練以及教學反思,提高自身創設教學情境的能力,使自己在創設初中物理教學情境時能夠找到合適的途徑,促進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學習,為學生今后的物理學習生涯打好基礎.
例如,在講“力”時,由于課本對于力的描述比較抽象,而且學生對于這種物理現象難以理解,因此對于教學情境的創設就是非常有必要的.由于教師本身的教學素質參差不齊,他們對于教學情境的創設自然也是不同,自身教學素質較高的教師往往能夠找到合適的途徑創設教學情境,有利于學生理解物理知識,而自身教學素質不高的教師就很難找到合適的創設教學情境的途徑,對于學生理解“力”這一物理知識是非常不利的.
總之,在當前中國教育的大環境下,家長往往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因此學校以及教師對于學生的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而如何提高學生的成績并使學生全面發展就成為當前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所要面對的一大難題.在這種情況下,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創設教學情境明顯能夠達到預期效果,滿足家長以及學生的需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一些小游戲中學習物理知識,或是利用一些生活中的小現象,讓學生探索其中的奧妙,從而以一些生活中顯而易見的現象,讓學生自主發現問題.教師要讓學生在課堂中主動學習,使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如何讓每一堂物理課都精彩高效就如同讓我們的生活更精彩一樣是每位教師所追求的目標.“人生如舞臺,其實講臺是教師最大的舞臺”.每位教師都在這個舞臺上揮灑了心血.怎樣讓我們的舞臺精妙絕倫?這是每位教師一直思索并探尋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