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曉慧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適應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要求.教師要將課堂形式由封閉向開放式進行轉化.開放式教學,就是將教學資源進行整合,利用先進的教學方法,讓學生主動地對知識進行探究.開放式教學的核心是要發揮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作用,在教學方法的設計上要體現“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活動,不僅要幫助學生掌握數學理論知識,還要讓他們各方面的思維得到發展.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高中階段的學生學習壓力較大,尤其高三的學生,他們每時每刻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再加上高中數學知識比較抽象,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復習時的方法又比較單一,使學生在學習、復習的過程中感到枯燥,學習的主動意識難以被激發,很難實現開放式教學的效果.教師要以興趣為出發點,優化教學內容,將數學知識進行再加工,用一種更加生動形象的方式呈現出來.創設教學情境就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形象生動、貼合生活實際的情境,對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有著重要作用.而學生在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下,主動學習的意識能被有效調動,會對所學知識進行主動地探究和討論.這樣,為開展開放式教學營造了良好的氣氛.例如,在講“指數函數”時,我從人口爆炸和勞動力銳減這些社會熱點問題出發,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命名學生看到如今人口急速增長和老齡化嚴重所引發的問題.接下來我提出問題:“人口問題是全球性的問題.那么,人口增長又能用什么函數來反映出來,幫助我們掌握其中的規律,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呢?”創設這樣的情境,引發了學生的思考,然后利用啟發性的語言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同時,我注重為學生建立一個開放式的氛圍,讓他們勇敢地提出問題.由此可見,利用教學情境,輔助一些問題,能夠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開放式教學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二、鼓勵學生互相合作,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觀念,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合作交流的意識.開展開放式教學,教師不僅要自己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還要幫助學生改變一些錯誤的觀念.有些學生迫于高考壓力,將所有的同學都當成了“假想敵”,學習過程中不愿與人交流合作.這種教學現狀,不僅不利于教師開展教學,還會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首先,教師要讓學生意識到合作交流的重要性,讓他們明白通過合作交流,能夠幫助他們鞏固知識,獲取新的解題思路.其次,教師要讓學生感受到合作交流的快樂.例如,在復習“指數函數”時,我將學生分成了若干的小組,并且保證每個小組成員的數學水平都差不多,然后讓他們對這部分的知識點進行總結,并對y=2x與y=(12)x的圖象進行區分,通過小組探究,聯系以前所學的知識,掌握函數圖象的特點.在這個過程中,一些成績較為優秀的學生幫助后進生解決了一些問題,鞏固了知識,獲得了新的感悟;一些后進生通過他人的幫助和我的引導,彌補了知識上的漏洞,完善了他們的知識系統.同時,一些尖子生表示獲得了幫助別人的快樂;一些后進生感受到別人的幫助,不僅掌握了知識,也感受到了溫暖.由此可見,開展開放式教學,教師要提高對學生合作交流的重視,不僅要讓學生意識到合作交流的重要性,還要讓他們在實踐過程中感受到合作的快樂.
三、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有合作學習,就有自主探究.在開展開放式教學時,教師要將學生擺在教學的首要位置上.教師不僅要讓學生記住知識,掌握解題方法,還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有些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采用了一種“記題”的方法,并美其言曰:“高考中的試題都是對平時練習的變形,記住題目要求和解題過程,套用在練習中即可.”這種教學方法,扼殺了學生的主體思維,并將學生的思維封閉在一個牢籠中,即使能讓他們取得高分,也不利于他們的長遠發展.在教學中,教師要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不僅要給他們“魚”,還要讓他們會“漁”.例如,在講“指數與指數冪的運算”時,教師可以給學生留出思考的空間,讓他們對xn=a這個式子中各個字母表示的含義進行探究,讓他們對這部分知識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并引導他們對當n為奇數和偶數時的不同情況進行研究.在這個過程中,為學生留出了思考探究的空間,更加彰顯教學的開放性.由此可見,在一個開放性的課堂中,才能促使學生主動學習,也才能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學習知識,還要讓他們掌握學習知識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這就需要教師為學生創造開放式課堂教學,不斷探究開放式教學的方法,從而促使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