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蘭
[摘要] 目的 探討糖尿病前期患者進行飲食行為干預的研究。方法 將2014—2015年在該院診斷為糖尿病前期的12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然后隨機分為兩組,給對照組患者進行相關知識講座、教育以及飲食治療宣傳,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采用飲食行為實驗、案例、飲食軟件、食物磅秤等手段進行飲食行為干預,分析兩組患者的情況。結果 兩組患者進行飲食行為干預后各指標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糖尿病前期患者進行飲食行為干預后有助于患者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改善患者的飲食方式,降低患者的疾病發生率,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 糖尿病前期;飲食行為干預;研究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2(b)-0018-02
Research on Dieting Behavior Intervention of Patients with Prediabetes
GE Lan
Chayouzhongqi Chayouzhong Banner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Family Planning Service Center, Ulanqab, Inner Mongolia, 01355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dieting behavior intervention of patients with prediabetes. Methods 12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prediabetes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4 to 2015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related knowledge lecture, education and dieting treatment publicity,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the experiment, case, dieting software and food platfom balance for eating behavior intervention on this basis and the situ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Results After the dieting behavior intervention, the differences in various data were obvious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Conclusion The dieting behavior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prediabetes helps the patients develop a good dieting habit, improving the dieting way, reducing the incidence rate of diseases,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blood glucose of patients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Key words] Prediabetes; Dieting behavior intervention; Research
糖尿病在我國的發病率逐漸上升,對我國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一定的傷害,且糖尿病的發病人群趨于年輕化,對人們的生活造成影響。糖尿病前期是一種介于糖尿病和葡萄糖代謝之間的異常狀態,主要包括糖耐量受損、空腹血糖受損或者是兩者均存在的[1-3]。糖尿病前期對患者身體的影響也是嚴重的,可引起一系列的并發癥的發生,增加糖尿病的治療難度,同時也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機率。該文中對該院診斷為糖尿病前期的120例患者進行研究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診斷為糖尿病前期的120例患者作為該欠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69例,女性患者51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前期的診斷標準,均自愿參加該研究調查,年齡最大的68歲,最小的39歲,平均年齡(52.6±3.7)歲,病程最短的1年,最長的12年,平均病程(5.1±2.4)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分析。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進行相關知識講座(由該院醫生進行,課件自行準備)、教育以及飲食治療宣傳。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采用飲食行為實驗、案例、飲食軟件、食物磅秤等手段進行飲食行為干預。講座內容涉及糖尿病前期相關知識、并發癥、治療方法,重點是糖尿病的監測方法、飲食治療方法、營養結構以及人體所需營養等。每天對患者的血糖進行監測,然后對患者進行實驗操作訓練,主要有飲食軟件、食物計量稱重、血壓計、計步器、體重稱量、血糖監測儀等的使用[4-6],早餐以及食物營養結構等。觀察組患者進行10次食物行為試驗,均在講座前進行,進而找到適合自身的營養早餐搭配,并以此方法選擇出適合自己的午餐晚餐搭配。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的空腹血糖(FGP)、餐后2 h血糖(2 hPBG)、血脂包括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體重指數(BMI)以及血壓(Bp)。
1.4 統計方法
數據錄入到SPSS 19.0統計學軟件中,計量資料用(x±s)表示,行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患者進行飲食行為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FGP、PBG、TG以及HDL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經過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TC、LDL、BMI、收縮壓以及舒張壓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近年來,糖尿病的發生對人們的生活造成嚴重的影響,患者承受著心理上以及生理上的痛苦,飲食對糖尿病的治療有著關鍵的作用[7-9]。飲食治療是一種從患者的飲食上對患者的機體進行調整的一種方法,有效控制患者的攝入量,并保證患者所需營養的充足,進而對患者的血糖及其他身體指標進行有效控制[10-13]。該文中對診斷為糖尿病前期的120例患者進行研究分析,兩組患者進行飲食行為干預后各指標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給糖尿病前期患者采用飲食行為干預后患者的各項身體指標趨于正常水平,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控制血糖值。該文中采用的飲食行為干預是一種講座形式的[14-16],首先對患者進行糖尿病前期的知識介紹,然后給予實驗操作,任意搭配食物,并由此選出適合自己的營養早餐、午餐以及晚餐搭配,調整患者的飲食結構,調節患者的飲食習慣,使患者逐漸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降低血糖的升高機率,減少糖尿病引起的并發癥的發生,使患者的生活趨于正常。
綜上所述,糖尿病前期患者進行飲食行為干預后有助于患者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改善患者的飲食方式,降低患者的疾病發生率,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王飛燕,許本獻,關向東,等.對糖尿病前期患者進行飲食行為干預的研究[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3,34(4):604-605.
[2] 高西美,林亞杰,楊曉云,等.糖尿病前期人群生活行為干預效果分析[J].山東醫藥,2015,51(41):75-76.
[3] 溫少霞,朱建霞,鄧玫,等.綜合干預在社區糖尿病前期病人中的應用效果[J].全科護理,2015,8(32):3303-3304.
[4] 曹雪峰.常規社區治療聯合行為干預對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臨床觀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4,12(20):59.
[5] 曾健.飲食治療認知行為干預模式對糖耐量減低患者的干預效果分析[J].實用醫技雜志,2016,23(3):284-286.
[6] 從繼妍.對2型糖尿病患者實施飲食連續護理干預的效果研究[D].天津醫科大學,2012(4):1970.
[7] 徐靈莉,蔣娟,蘭花,等.個性化綜合飲食護理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效果研究[J].重慶醫學,2015,44(13):1784-1787.
[8] 王曉玲,李存燕,劉春娟,等.個性化綜合飲食護理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效果[J].飲食保健,2016,3(4):87.
[9] 易湘嬋,龍良,鄒東華,等.連續飲食護理干預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6,32(s1):1-2.
[10] 唐銀蓮,肖桂珍,邱小文.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飲食治療對血糖的影響及其護理研究[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3,20(6):19-20.
[11] 張麗華,張麗芹,陳霞,等.自我管理教育在社區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飲食控制中的作用[J].護理研究,2015(3):331-333.
[12] 周玉芬,趙琴,曾文力,等.應用自我管理模式干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飲食運動的結果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月刊,2013,23(7):1737-1738.
[13] 張茂镕,沈嵐,楊昭,等.社區管理與綜合干預對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效果分析[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0,18(5):513-515.
[14] 陳敬歡,鄧曉霞,張卓.社區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影響分析[J].醫學信息旬刊,2010,23(8):2618-2620.
[15] 楊慶芬,梁燕,韋麗葉.社區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J].中國校醫,2009,23(3):351-352.
[16] 于梅芳,張海耀,周立志,等.社區行為干預對糖尿病病程的影響[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5(14):30-31.
(收稿日期:2016-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