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峰++張蔚
[摘要] 目的 調查上海市城鄉結合部社區50歲以上人群中糖尿?。―M)及糖尿病前期的患病情況及其特征,旨在為糖尿病及前期人群早前干預提供科學依據。方法 采用現況調查研究法,運用量表和訪談的形式,隨機抽查浦東新區唐鎮社區50歲以上人群,對其進行血糖、血脂情況等調查,繼而探討糖尿病及前期人群的患病率及其特征情況。結果 50歲以上人群中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病率為30.58%;50~59歲組分別與60~69歲、70~79歲組的糖尿病患病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超重與肥胖組的糖尿病患病率均高于正常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腹型肥胖組、脂肪肝組和代謝綜合癥組的糖尿病及前期患病率高于正常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甘油三酯(TG)平均值從高到低依次為DM組、DM前期組和正常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 需要進一步開展社區血糖篩查,特別是老年肥胖以及高甘油三酯等高危人群中,做好糖尿病及高危人群管理,開展有效的早期干預。
[關鍵詞] 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患病率;特征分析
[中圖分類號] R5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2(b)-0039-03
最近幾十年中,全球糖尿病(DM)患病人數以驚人的速度快速增長[1],2013年,全球有3.92億人患有糖尿病,預計到2035年將增加到5.92億,大多數糖尿病患者生活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這將在未來22年糖尿病病例快速的增加[2]。我國18歲及以上成人中,糖尿病估測患病率為11.6%,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達到了50.1%[3]。該研究對城鄉結合部50歲以上社區居民中開展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調查,并分析糖尿病及前期人群的代謝特征。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上海市浦東新區唐鎮社區戶籍居民中隨機抽查50歲以上人群,共569名。納入標準:①年齡≥50歲;②意識清楚,與調查人員溝通無障礙。排除標準:①嚴重心功能不全,②嚴重肝腎功能疾病者,③惡性腫瘤患者,④精神類疾病患者,⑤有酒精或違禁藥物依賴史,⑥聽力、視力障礙等無法進行交流者。
1.2 方法
1.2.1 組織實施 于2016年3—5月對隨機入組病例進行資料收集、調查問卷。調查人員為經過統一培訓的公衛醫師,統一調查標準,保證問卷與量表質量;同時組織被調查居民進行體格檢查,體檢人員為統一培訓的全科醫師,體檢項目必須填全,不得有缺漏;最后由主檢醫師核對,主檢醫師由經培訓后的全科主治醫師擔任。
1.2.2 調查內容 調查問卷為自行設計的基本情況與健康狀況調查表,內容包括人口社會學特征以及慢病患病情況。體格檢查項目包括一般檢查以及血糖、血脂、尿酸等。所有數據采集完整后,錄入計算機。
1.2.3 體檢指標分類標準 各項指標的診斷標準均參照《內科學》第8版(人民衛生出版社)。糖尿病診斷標準:糖尿病癥狀加隨機靜脈血糖≥11.1 mmol/L或空腹血糖(FPG)≥7.0 mmol/L或葡萄糖負荷后 2 h血糖 ≥11.1 mmol/L。無癥狀者,需改日重復檢查。糖尿病前期診斷標準:即5.6 mmol/L≤FPG<7.0 mmol/L或7.8 mmol/L≤2 hPG<11.1 mmol/L。正常人群指同時滿足空腹血糖<5.6 mmol/L,2 hPG<7.8 mmol/L。體重指數(BMI)=體重(Kg)/身高(m2),計算腰臀比=腰圍/臀圍;按中國成人超重和肥胖癥預防控制指南,體重過低(BMI<18.5 kg/m2)、正常體重(18.5 kg/m2≤BMI<24 kg/m2)、超重(24 kg/m2≤BMI<28 kg/m2)、肥胖≥28 kg/m2。男性腰圍≥85 cm,女性腰圍≥80 cm 為腹部肥胖。
1.3 統計方法
將所有原始資料收集后,采用Excel2007版,由專人錄入計算機,應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 方差齊性時采用F檢驗,方差不齊時采用秩和檢驗;計數資料釆用χ2檢驗,3組之間釆用多重比較,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一般情況
該研究人群為年齡≥50歲的該社區戶籍人群,共有569名。其中血糖正常人群、糖尿病前期人群和糖尿病人群例數和比例分別為395名(69.42%)、94例(16.52%)和80例(14.06%);其中男性 220例,占38.66%;女性349例,占61.34%;男女比例為1∶1.59,3組性別之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人群的平均年齡(65.54±8.73)歲,最小的50歲,最大的為92歲;血糖正常、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人群的平均空腹血糖(FBG)依次為(4.91±0.35)、(6.05±0.37)和(7.53±1.91),3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兩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不同指標糖尿病及前期的患病率
569名調查者中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病例數及比例為174(30.58%)。以10歲為一個年齡層,發現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兩比較顯示,50~59歲組分別與60~69歲、70~79歲組的糖尿病患病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根據BMI分組,超重與肥胖組的糖尿病患病率均高于正常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腹型肥胖組、脂肪肝組和代謝綜合癥組的糖尿病及前期患病率高于正常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兩兩比較顯示,腹型肥胖組、脂肪肝組和代謝綜合癥組的糖尿病患病率高于正常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2.3 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腎功能及血脂指標情況
甘油三酯(TG)平均值從高到低依次為DM組、DM前期和正常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高密度脂蛋白(HDL-C)平均值從高到低依次為正常組、DM前期組和DM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各組間在尿酸(UA)、肌酐(Cr)、膽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平均值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隨著我國經濟迅猛發展,人民生活方式改變,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也一直在快速增加,中國患有2型糖尿病已非常普遍[4]。而糖調節受損是糖尿病發生的危險因素之一,糖尿病前期階段可以通過生活方式和(或)藥物干預而得到有效預防或者延緩糖尿病的發展[5]。
在該次調查中,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分別為16.52%和14.06%,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性別間無差異,與國內一項社區研究的患病率相近[6]。該研究也顯示,隨著年齡的增長,糖尿病患病率也在不斷增加,特別是60歲以上老年人更應該注意血糖篩查,以早期明確和干預。而超重和肥胖者,以及腹型肥胖的糖尿病及前期患病率要高于正常體重者,肥胖與糖尿病的關系,幾乎在所有的研究中均得到證實[5],而腹型肥胖更要得到重視,相關研究也表明腰圍是糖尿病的危險因素[7]。調查顯示,糖尿病及前期患者中合并脂肪肝以及代謝綜合癥的發生率也高于血糖正常者,既往研究顯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糖尿病的發病率顯著增高[8],而代謝綜合征患者存在腹部肥胖,過多脂肪組織釋放過多脂肪酸、大量脂肪因子引起代謝風險因素,從而誘發糖尿病[9]。該研究顯示,TG平均值從高到低依次為DM組、DM前期和正常組,而HDL-C平均值從高到低依次為正常組、DM前期組和DM組。
[參考文獻]
[1] Gajos G,Pi+aciński S,Zozulińska-Zió+kiewicz D.Controversies in diabetes in 2013-a brief update[J]. Adv Clin Exp Med,2013,22(6):777-784.
[2] Guariguata L,Whiting DR,Hambleton I,et al. Global?estimates of diabetes prevalence for 2013 and projections for 2035[J]. 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14,103(2):137-149.
[3] Xu Y,Wang L,He J,et al.Prevalence and control of diabetes in Chinese adults[J].JAMA,2013,310(9):948-959.
[4] Yang L,Shao J,Bian Y,et al. Prevalence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mong inland residents in China(2000-2014):A meta-analysis[J]. J Diabetes Investig,2016,7(6):845-852.
[5] 項坤三.特殊類型糖尿病[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11:9-17.
[6] 蘇玉. 東麗社區糖尿病高危人群篩查分析[J]. 中國城鄉企業衛生,2017,32(1):74-77.
[7] 尚俊平,王永剛,齊婧,等. 糖尿病前期危險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J].中醫藥導報,2016,22(18):82-86.
[8] Targher G, Byrne CD. Clinical Review: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a novel cardiometabolic risk factor for type 2 diabetes and its complications[J].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3, 98(2):483-495.
[9] 李柱立. 糖尿病前期與代謝綜合征之間的聯系研究[J].中國社區醫師,2015,31(4):5-7.
(收稿日期:2016-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