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廣磊
[摘要] 目的 針對骨創傷合并糖尿病患者,討論手術時機對患者的影響,為日后的臨床治療提供參考與指導。 方法 將該院收治的骨創傷合并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患者入院時間為2014年1月—2016年1月,骨創傷合并糖尿病患者總計160例。針對對照組患者,按照預期設定的手術時間進行治療;針對觀察組患者,按照患者的臨床表現及病情,選擇延期手術,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 結果 經過臨床統計,對照組患者術中出現異常狀況11例,占比13.75%;手術創口愈合時間為(20.2±7.8)d;功能恢復時間為(22.3±2.4)個月。觀察組患者術中出現異常狀況1例,占比1.25%;手術創口愈合時間為(12.4±3.7)d;功能恢復時間為(16.7±3.8)個月,觀察組優于對照組十分明顯(P<0.05)。 結論針對骨創傷合并糖尿病患者,在手術治療的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到糖尿病患者造成的影響,因此對于手術時機的選擇而言,必須要細致的開展。通過延期開展手術,能夠等待患者的病情穩定、指標穩定后實施治療,并且在成功率方面較高,能夠幫助患者減少手術造成的創傷,促使患者在術后恢復更加穩定,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建議在今后的臨床手術時機選擇上,適當開展手術延期。
[關鍵詞] 手術時機;骨創傷;糖尿病
[中圖分類號] R5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2(b)-0057-02
從臨床上分析,骨創傷合并糖尿病患者,是臨床上一種較為特殊的骨創傷患者。相對而言,患者在出現糖尿病的情況后,自身針對手術的耐受力表現為較差的情況,該類患者很容易在手術過程中,或者是手術以后,表現為糖尿病異常的現象,甚至是引發其他的并發癥,包括心肌梗死、心血管疾病等等,嚴重情況的患者,還會出現死亡的現象,造成嚴重的醫療事故[1]。因此,針對骨創傷合并糖尿病患者,選擇正確的手術時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文章針對手術時機對骨創傷合并糖尿病的影響進行討論,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該院收治的骨創傷合并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患者入院時間為2014年1月—2016年1月,骨創傷合并糖尿病患者總計160例。觀察組:男49例,女31例;患者平均年齡為(52.4±1.8)歲。對照組:男47例,女33例;患者平均年齡為(51.4±1.1)歲。兩組患者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處理前檢查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治療后,均對患者開展相關的檢查分析,包括實施肝功能檢查、腎功能檢查、電解質檢查、心電圖檢查等。同時,對患者開展胸透干預,實施心肌酶測試,實施血糖測試,對患者開展酮體檢查干預[2-3]。
1.2.2 血糖處理方法 當骨創傷患者在確診為糖尿病后,針對患者實施激素治療,實施藥物控制,實施飲食控制干預,由此來對患者進行把控干預。①結合患者的血糖情況,設定相應的藥物用量。②所有患者的服藥時間,均控制在6餐以前,在餐前的15~30 min服藥。③對患者開展胰島素干預,實施的用藥劑量為4~12 U,由此來對患者的血糖變化情況進行了解,之后調整胰島素的藥物用量[4-5]。
1.2.3 手術時機選擇 經過臨床檢查,倘若患者的心肺功能表現良好,患者的麻醉耐受性表現良好,患者出血時間及凝血時間表現正常,以及各項臨床手術指標均表現正常后,則對患者開展手術治療。倘若患者的各項癥狀,表現為正常且平穩的時間,持續在3~5 d以后,則對患者開展延期手術治療。
1.3 統計方法
應用SPSS 15.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臨床指標
兩組患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臨床指標[術中出現異常狀況為1例(1.25%)]優于對照組明顯[術中出現異常為11例(13.75%)]
2.2 治療效果
兩組患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優于對照組十分明顯
3 討論
骨創傷合并糖尿病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在治療過程中,需要考慮到的影響因素較多。一般而言,骨創傷患者在治療的時候,主要是通過針對性的醫療手段完成即可,患者不會表現出太強烈的不良反應。但是,當骨創傷患者出現了糖尿病的情況后,不僅促使自身的骨創傷愈合較慢,還會有可能并發其他的癥狀,給治療提供的難度較高。
糖尿病作為一種慢性病,在良好控制的情況下,基本上不會對患者造成生命威脅。但骨創傷患者本身就遭受到了嚴重的創傷,糖尿病在出現后,將直接對患者的身體機能及各項指標造成影響,如果是患者表現為不穩定的狀況,貿然開展手術治療,只會增加對患者構成的不良威脅。
從該次研究結果來看,觀察組患者充分考慮到糖尿病帶來的影響,在選擇延期手術治療后,患者自身的表現良好,手術治療效果更加突出,與對照組進行對比后(P<0.05)。當前的醫療理念發生變化,不僅僅是要對患者選擇合適的手術時機,更加是為了患者日后的康復效果得到提升,減少固有的一些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影響。
通過對骨創傷合并糖尿病患者,有效開展延期手術治療后,能夠將患者的各項指標更加穩定,特別是在延期的過程中,能夠對骨創傷患者提供更多的醫療處理,為患者手術治療提供更多的保障。另一方面,糖尿病的病癥,也會在延期的過程中,逐步的趨向于穩定,這樣就可以避免患者在手術過程中,出現較多的并發癥現象,也為患者的術后康復等,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針對骨創傷合并糖尿病患者,在手術治療的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到糖尿病患者造成的影響,因此對于手術時機的選擇而言,必須要細致的開展。通過延期開展手術,能夠等待患者的病情穩定、指標穩定后實施治療,并且在成功率方面較高,能夠幫助患者減少手術造成的創傷,促使患者在術后恢復更加穩定,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建議在今后的臨床手術時機選擇上,適當開展手術延期。
[參考文獻]
[1] 曾權,巫宗由,朱永峰. 骨創傷患者創傷后血漿D-二聚體和血糖水平的動態變化與創傷程度的相關性研究[J].牡丹江醫學院學報,2016(1):36-38.
[2] 楊益紅. 損傷控制技術在骨創傷患者臨床治療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A2):125,127.
[3] 華文良,何建剛,顧強,等.創傷早期血糖水平和凝血指標與創傷病情的關系[J].貴陽醫學院學報,2014(6):854-857.
[4] 李淑平,韓影,周麗圓,等.骨創傷大手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護理體會[J]. 河北醫藥,2013(14):2223-2224.
[5] 梁柱德. 高齡髖部骨折圍手術期風險因素及臨床研究進展[J]. 河北醫學,2012(2):271-274.
(收稿日期:201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