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美蓮++魏虹++呂梅芬
[摘要] 目的 回顧性分析綜合護理干預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方法 選取 2016年6—12月該院收治的16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隨機分成干預組和對照組。每組81例。對照組實施內分泌科常規護理,實驗組采取綜合護理干預模式。6個月后回訪比較兩組空腹血糖(FPG)、餐后 2 h 血糖 (2 hPG)、糖化血紅蛋白(HbA1c)、總膽固醇(TC)的變化情況。 結果 實驗組患者 FPG、2 hPG、HbA1c、TC 均低于對照組(P<0.05)。 結論 綜合護理干預可提高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促進病人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 2 型糖尿病;綜合護理干預;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2(b)-0123-02
糖尿病是臨床常見的內分泌代謝障礙性疾病,遺傳易感性是其臨床特點。該病一般在環境因素的作用下導致疾病發生[1-2]。人們生活水平和物質條件不斷發展的同時,導致人們生活方式發生了一定程度的該病,且由于醫療衛生水平的不斷發展,使得近年來人口老齡化情況更加嚴重[3-5]。而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人口老齡化形式更加嚴峻。糖尿病是一種非傳染性疾病,但對人體的危害性較大。現將該院自2016 年 6—12月收治的 162 例2 型糖尿病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取得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2型糖尿病患者162例,根據自愿的原則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81例,其中,實驗組女性患者41例,男性患者40例,年齡在36~60歲之間,平均年齡在(46.3±3.5)。對照組女性患者32例,男性患者49例,年齡在34~59歲之間,平均年齡在(47.2±1.9)。臨床診斷均確診為2型糖尿病。排除標準[6]:患者有其他重大疾病,如嚴重腎衰竭等。患者年齡過大,超過80歲以上。患者患有精神類的疾病,不能配合實驗實行。④患者病癥嚴重,無法溝通。⑤患者患有嚴重的腫瘤的情況。
1.2 方法
對照組應用內分泌科護理常規進行護理, 實驗組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措施。
1.2.1 病情觀察 觀察患者血壓、心率和尿量,了解有無體液不足的指征檢查皮膚顏色和溫度、濕度,皮膚濕冷是體液不足的表現了解基礎體重值,每周測量體重。
1.2.2 護理評估 ①個人衛生情況:皮膚、口腔、會陰部,評估進行個人衛生的能力②評估患者和家屬對糖尿病的應對表現③患者和家屬對糖尿病知識的了解情況和學習能力、學習愿望④評估酮癥酸中毒的臨床表現:極度口渴、多飲、多尿、虛弱、納減、惡心、嘔吐、腹痛、頭痛、煩躁、嗜睡、呼吸深快、爛蘋果味,甚至昏迷。
1.2.3 護理措施 ①向患者和家屬講解糖尿病的相關知識: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終身性疾病,能通過飲食、鍛煉和藥物得以控制,但需要患者和家屬的學習、配合和堅持;向患者講解飲食控制的重要性(飲食治療是糖尿病的基礎治療措施,必須長期、嚴格控制),如何計算總熱量和營養成分,如何安排進餐次數和時間。針對運動的重要性、運動形式的選擇、進行運動時的相關注意事項等,都應對患者進行講解;并對口服藥物的用藥注意事項和用藥時間等進行講解;對胰島素使用時的方法進行示范,同時對如何選擇合適的注射部位,也應向患者進行詳細解釋;對患者足部、口腔及皮膚組織進行指導保健;對于吸煙的危害性向患者進行說明,囑患者嚴格禁煙;對低血糖和糖尿病的相關癥狀向患者及家屬進行講解,以便使患者及家屬做到心中有數,并指導其正確處理。針對血糖監測的方法,指導患者進行有效學習和掌握。②在飲食方面,對患者進行有效指導,對于患者飲食治療方案的執行情況嚴格有效監督,并對存在的不足地方,指導患者進行改正。運動的選擇應當按照患者具體情況決定。③降糖藥物的分類及作用指導患者進行學習,遵醫囑指導患者正確服用降糖藥物,并按時、按量、正確注射胰島素。在進行胰島素注射時,嚴執行無菌操作原則,注意對胰島素的注射部位,定期進行更換。定時監測血糖水平,若出現任何不良情況,及時報告醫生進行有效處理。④對試驗及血、尿標本的留送進行嚴格準確實施⑤注意觀察病情變化:觀察有無低血糖反應,如出現心慌、出冷汗、脈速、饑餓、乏力,立即測血糖,迅速給患者服甜食或糖水,必要時靜脈注射 50%葡萄糖。⑥強化糖尿病知識教育:包括血糖、尿糖的測定方法,飲食治療知識,運動治療知識、使用降糖藥物的注意事項,胰島素注射技術,糖尿病足防治知識,戒煙等。⑦若患者存在末梢神經病變和微血管病變,應當指導患者將患肢抬高,促進周圍血液循環,盡量避免碰傷、燙傷,嚴格護理糖尿病足患者。⑧心理護理: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交流,針對不同患者的不同心理狀態,采取對癥護理;鼓勵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對疾病的相關知識,對患者進行解釋,使患者做到心中有數。若患者并發末梢神經病變,疼痛感比較嚴重時,應當遵醫囑給予患者相應藥物治療,并防止患者發生任何形式的過激行為,保證患者及他人的安全。
1.3 觀察標準
6個月后比較兩組病人空腹血糖(FPG)、餐后2 h 血糖(2 hPG)、糖化血紅蛋白(HbA1c)、總膽固醇(TC )的變化情況。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6個月后回訪,比較兩組兩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 2 h 血糖(2 hPG)、糖化血紅蛋白(HbA1c)、總膽固醇( TC )的變化情況見表1。
3 討論
2型糖尿病屬于多基因遺傳傾向性疾病,為21 世紀人口老齡化導致的嚴重疾病問題,研究顯示[7-8]2型糖尿病的發生與胰島素基因、胰島素受體基因、胰島素受體底物-1基因、葡萄糖轉運蛋白基因、葡萄糖激酶基因、糖原合成酶基因、β3受體基因及線粒體基因等密切相關。人們生活水平不斷發展的同時,導致人們生活結構和飲食結構發生改變,使得糖尿病的發病率呈現逐年增長趨勢。臨床研究結果[9-10]顯示:社會、心理、行為、生物等因素的綜合作用影響2 型糖尿病的發生和發展,飲食、運動和藥物相配合的方法是目前治療糖尿病的常用方法。 該文研究數據表明,經過 6 個月的綜合護理干預后,在FPG、2 hPG、HbA1c、TC、血壓水平方面,實驗組均低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通過綜合護理干預后,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提高治療依從性,同時使患者的遵醫行為和對糖尿病的認知率明顯改善,且并發癥發生率較低,應在臨床廣泛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周雄英.甲狀腺功能亢進合并2型糖尿病的護理要點研究[J].大家健康,2016,10(4上旬版):243.
[2] 朱志敏.甲狀腺功能亢進合并2型糖尿病的護理及效果[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7(17):233-235.
[3] 張雪晴.甲狀腺功能亢進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護理[J].糖尿病新世界,2015,35(21):150-152.
[4] 熱西旦·吐爾的,王麗萍.44例甲狀腺功能亢進合并糖尿病患者護理干預效果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6,14(19):104-105.
[5] 胡瑛巖.護理干預對甲狀腺合并糖尿病患者手術不良情緒及應激反應的影響[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8):147-148.
[6] 郭薇.胰島素泵在甲狀腺功能亢進合并糖尿病治療中的護理效果研究[J].海峽藥學,2016,28(9):200-201.
[7] Fumihiro Matano,Yasuo Miirai,Koji Adachi,et al.Pathophysiology and management of intracranial arterial stenosis around the circle of Willis associated with hyperthyroidism: case reports and literature review[J].Neurosurgical review,2014,37(2):347-356.
[8] Keklik M,Kaynar L,Yilmaz M,et al.The results of therapeutic plasma exchange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hyperthyroidism: A retrospective multicenter study[J].Transfusion and apheresis scienc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World Apheresis Association :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for Haemapheresis,2013,48(3):327-330.
[8] 葛燕燕 . 護理干預對 2 型糖尿病伴抑郁焦慮病人糖代謝及情緒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2,10(4):963-964.
[9] 陳武玉,陶艷玲,賀麗,等.家庭綜合干預模式在老年 2 型糖尿病病人中的應用研究[J].2013,27(5c):1480-1481.
[10] 羅穎.臨床護理干預對 2 型糖尿病患者遵醫行為的影響分析[J].中國中醫藥資訊,2011,3(8):216-217.
(收稿日期:2017-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