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海燕
[摘要] 目的 探究自我效能理論在糖尿病骨折患者術前教育中的應用及臨床效果分析。方法 回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已確診為糖尿病骨折患者,抽取資料完整的100例,隨機均分為兩組,實驗組和對照組。給予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指導,實驗組在常規護理指導基礎上,采取自我效能理論方式,兩組研究對象的相關數據全部收集記錄好并作比較。 結果 將自我效能理論應用在糖尿病骨折患者術前教育中,可以促進糖尿病骨折患者堅持配合治療,還可以提高患者對護士的護理滿意度。 結論 自我效能理論在糖尿病骨折患者術前教育中的應用效果明顯,值得在臨床上加以推廣。
[關鍵詞] 自我效能理論;糖尿病;糖尿病骨折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2(b)-0158-02
糖尿病骨折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見并發癥。糖尿病導致降低骨強度,骨脆性高、且改變了骨密度組織,因此很容易出現骨折。根據有關資料表示,發生骨折的患者中,有糖尿病史的患者發生率比沒有糖尿病史的患者高達2~6倍。而且,糖尿病骨折患者因其骨折并發癥,更容易誘發血糖低、傷口受到細菌感染、長期臥床誘發壓瘡等等一系列的并發癥。自我效能理論意思是:患者是否能在一定條件下完成擬定的某個或者多個活動所需要有的判斷力、自我感受程度、信念等。該次實驗分析收治已確診為糖尿病骨折患者,抽取資料完整的2015年1月—2016年10月100例,將自我效能理論在糖尿病骨折患者術前教育中應用,并做出相關的數據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已確診為糖尿病骨折患者,抽取資料完整的100例,年齡42~70歲,中位年齡(57.3±6.2)歲,其中男60例,女40例。隨機均分為兩組,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一般資料(性別、年齡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指導,實驗組在常規護理指導基礎上,采取自我效能理論方式。該次實驗的所有患者均積極配合。兩組研究對象的相關數據全部收集記錄好并作比較。研究組采取自我效能理論方式,包括:
1.2.1 擬定計劃 根據自我效能理論,結合實驗組患者的實際病況,以及參考各項指標,在主治醫生,護士帶領下擬定護理計劃和健康教育內容,保障計劃內容的實用性。擬定計劃包含①情志護理;②飲食護理;③疾病控制健康指導。在患者入院后,主管護士給予糖尿病骨折患者詳細的講解。
1.2.2 實施糖尿病骨折患者術前教育護理措施
①情志護理 及時了解糖尿病骨折患者的各種需求,針對性的幫助糖尿病骨折患者緩解疾病帶來的不適感、抗拒焦慮等不良情緒,幫助其緩解緊張的情緒,使之更好的配合醫生的治療。
②飲食護理 糖尿病骨折患者飲食方面需要重視,用餐定時定量,清淡為主。而且根據營養學給予合理搭配。五谷雜糧搭配輔食為好,每日飲食控制500~700 g的攝入量。另外,每一餐蛋白質攝取量與脂肪攝入量都需要嚴格控制。
④健康指導 患者入院第1天開始,由專門護士給予糖尿病骨折患者作健康常規性指導(簡單通俗易懂講解糖尿病的發病等相關疾病知識,飲食的注意,服藥的注意,定時測量血壓,血糖,血脂的必要性等)。在此基礎上,采取自我效能理論在實驗組糖尿病骨折患者術前教育中應用。護士在護理的過程,結合實際情況與患者一對一的溝通,深入了解患者存在的需求,以及希望能夠提供的幫助,給予糖尿病骨折患者激勵的話語,緩解其緊張的情緒,以及針對性的個性化激發糖尿病骨折患者的潛能,并引導激勵患者持續堅持有良好的健康行為。
1.3 觀察指標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指導,實驗組在常規護理指導基礎上,給予自我效能理論方式。根據《自我效能理論分量統計表》(編制者為SCHwarzer等心理學家)。分量統計表問卷共有10條題目,每題目選擇有①正確(4分);②比較正確(3分);③有點正確(2分);④不正確(1分)。統計答案得分多者,則自我效能高。分量統計表問卷發放、回收、有效數量共100份。制定調查問卷《護士滿意度統計表問卷》,護士滿意度統計表問卷共有10條題目,主要針對掌握健康教育知識程度以及對護士滿意度進行評價。給予該次參與的所有實驗對象,問卷發放、回收、有效數量共100份。
1.4 統計方法
將該次實驗所得的所有數據整理且輸入SPSS 19.0統計學軟件中,計數資料采用χ2校驗用[n(%)]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該次實驗結果顯示,兩組的自我效能數據、護理滿意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實驗組均優于對照組
3 討論
糖尿病是慢性代謝異常的綜合疾病,是由于遺傳性和各種生活飲食習慣因素互相誘發而引起的慢性的高血糖特征疾病,屬于慢性病。糖尿病骨折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見并發癥之一。隨著社會人口發展呈老齡化,生活水平方式等各種改變,以及飲食的不良習慣,糖尿病呈遞增性增長,目前,我國的糖尿病患者人口已經列為世界第一名,極為嚴重地危害著人們的健康。如何有效的防治糖尿病,以及糖尿病骨折等并發癥是目前的重要公共衛生問題。因此,針對糖尿病骨折患者術前針對性有目的的教育是很重要。
糖尿病與癌癥、心腦血管疾病排列前3位,是危害人們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一旦確診為糖尿病的患者應必須接受長期的治療,若病情沒有得到控制或者是加重,會非常容易導致骨折、眼疾病、腦疾病、糖尿病腎病綜合征等并發癥。糖尿病骨折患者致殘率高,不僅帶來身體痛苦,更會造成家庭經濟的極大負擔。 自我效能理論是患者的判斷力、自我感受程度、信念等是否能在一定條件下完成擬定的某個或者多個活動所需[1]。糖尿病骨折患者不僅僅高血糖,而且因其身體過低的胰島素,使得細胞吞噬能力和殺菌能力嚴重下降,導致患者體內抗體不足,增加發生感染的幾率。以往單純給予常規護理指導,預期治療效果是很難可以達到的。
該次實驗分析收治已確診為糖尿病骨折患者,抽取資料完整的100例,隨機均分為兩組,實驗組和對照組。給予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指導,實驗組在常規護理指導基礎上,將自我效能理論在實驗組糖尿病骨折患者術前教育中進行應用,護士在護理的過程針對性的給予個性化激發糖尿病骨折患者的潛能,并引導激勵患者持續堅持有良好的健康行為,并做出相關的數據分析[2-3]。數據得知,將自我效能理論應用在糖尿病骨折患者術前教育中,可以促進糖尿病骨折患者堅持配合治療,還可以提高患者對護士的護理滿意度。因此,自我效能理論值得在臨床上加以推廣應用。
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骨折患者能否有效實施飲食上的絕對性控制,是骨骼能否愈合的重要條件,更是治療的核心環節。因此,糖尿病患者飲食護理是需要絕對重視的。特別是糖尿病骨折患者,骨骼成長恢復時若沒控制好飲食攝入,會有可能降低藥物療效作用,導致效果不明顯,更有可能耽誤療效[4]。所以,在此基礎上,糖尿病骨折患者術前飲食護理也需要根據實際病情,給予有目的性的飲食控制。護士人員應在患者入院后第一天充分了解患者的飲食狀況,飲食愛好,以及針對性的教育講解患者和家屬知道糖尿病骨折患者飲食上的注意事項,取得患者和家屬的重視,積極配合醫生和護士的飲食攝入建議,以便更好地協助患者飲食攝入的絕對控制護理。
[參考文獻]
[1] 尚艷芳.自我效能感理論在護理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19):86-87.
[2] 陳永剛.糖尿病骨折患者圍手術期的處理[J].糖尿病新世界,2015,35(9):68.
[3] 唐攀,蘇小蘭.糖尿病骨折患者傷口感染的護理對策[J].西部醫學,2015,27(9):1425-1428.
[4] 胡文芹.100例老年糖尿病骨折患者圍手術期臨床護理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35(8):156-157.
(收稿日期:2016-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