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愛美
[摘要] 目的 探析在糖尿病腎病的治療中予用貝那普利聯合纈沙坦對其臨床癥狀的影響。方法 針對2015年11月—2016年11月選擇于該院接受治療的糖尿病腎病患者84例進行分析,所有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達法均分為兩組(對照組與觀察組),其中對照組予以單一的纈沙坦,觀察組在對照組的治療基礎上增加內那普利,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結果 觀察組治療后的血壓(95.38±2.15)mmHg、尿氮素(52.32±10.05)μmol/L、24 h尿蛋白(95.56±7.87)mg/24 h、空腹血糖(5.20±1.11)mmol/L等指標均優于對照組的血壓(100.70±2.56)mmHg、尿氮素(64.23±10.56)μmol/L、24 h尿蛋白(153.26±7.20)mg/24 h、空腹血糖(6.67±1.20)mmol/L,且其治療的總有效率95.24%高于對照組69.05%,不良反應發生率14.29%低于對照組33.33%;所有觀察指標間存在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糖尿病腎病患者予用貝那普利聯合纈沙坦的治療方法,不僅可以有效改善其各項指標,而且還可以提高其治療的有效性,值得推廣與應用。
[關鍵詞] 糖尿病腎病;貝那普利;纈沙坦
[中圖分類號] R5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2(b)-0185-02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患者最為嚴重的合并癥之一,在我國具有極高的病發率,且于近年來逐漸呈上升現象,主要是由患者的代謝系統出現紊亂,進而導致腎小球出現硬化、尿蛋白含量出現異常而引起,以高血壓、蛋白尿以及多飲多食、皮膚瘙癢等癥狀為主要的臨床表征,不僅可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而且還可引起微血管疾病,影響患者的生命質量,因而應引起臨床的重視進而有效控制[1]。貝那普利與纈沙坦是臨床上常見且口碑佳的兩種藥物,均可作用于糖尿病腎病,但是為了進一步分析其治療的有效性與安全性,該研究旨在前人的研究基礎上進一步探析這兩種藥物在治療糖尿病腎病中的單一與聯合的差異性,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針對2015年11月—2016年11月選擇于該院接受治療的糖尿病腎病患者84例進行分析,所有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達法均分為兩組(對照組與實驗組),每組均有42例患者。所有患者的臨床癥狀均符合WHO規定的診斷標準[2],且在其排泄的尿液中發現尿白蛋白量在30~300 mg范圍內。對照組中的男性患者有25例,女性患者有17例,年齡在33~7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4.28±0.13)歲,體重在49.25~73.10 kg之間,平均體重為(56.21±0.02)kg;而觀察組中的男性患者有23例,女性患者有19例,年齡在34~7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4.35±0.10)歲,體重在49.40~73 kg之間,平均體重為(56.11±0.10)kg;兩組患者在基本資料的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均予以降糖、降脂以及其他的常規治療;對照組在其基礎上予以單一的纈沙坦(國藥準字H20030776)進行治療:口服,1次/d,1粒/次。觀察組在對照組的治療基礎上增加內那普利(國藥準字H20000292)進行治療:口服,1次/d,10 mg/次。兩組患者的治療觀察時間均為3個月。
1.3 觀察指標以及判定標準
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以血壓、尿氮素、24 h尿蛋白、空腹血糖、治療總有效率、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為觀察指標,其中血壓、尿氮素、24 h尿蛋白、空腹血糖的變化情況均根據患者的實際臨床記錄結果進行判定;而治療的總有效性的判定為:顯效:患者的臨床不適感、臨床癥狀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各項指標恢復正常狀態;有效:患者的臨床不適感、臨床癥狀較治療前大幅度改善,明顯好轉,各項指標基本恢復至正常狀態;無效:均未達到上述要求;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100%。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主要有:咳嗽、頭暈、下肢酸痛或其他不適,不良反應發生率=不良反應發生例數/例數×100%。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梳理所有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予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以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各項指標的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各項指標均較治療前有所改善,但是對照組治療后的改善情況均劣于觀察組,且其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性的比較
對照組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明顯低于觀察組,且其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的比較
對照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較觀察組高,且其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根據糖尿病腎病的病理病因,臨床上將降壓、降低蛋白尿含量等作為其主要的治療方向,而又因為考慮到該病癥多發人群(老年人群)的特殊性——各項身體機能逐漸衰退、承受能力差等,將其治療的安全性也納入其中[3]。臨床上雖然有多種治療糖尿病腎病的藥物,但是其療效較為突出的有貝那普利與纈沙坦,因而促使不少學者對這兩種藥物展開研究,發現雖然這兩種藥物均是臨床上的常用藥物,也具有可觀的療效,但是卻均未達到理想的要求;此外,在對這兩種藥物聯合使用的治療分析上,很少有人報道,因而促使筆者傾向于進一步探析。纈沙坦作為一種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具有高度的自我選擇性,可在AT1受體的介導中抑制腎上腺球細胞所釋放的醛固醇,且無任何的激動作用;在口服后可快速被人體所吸收和利用,進而產生良好的降壓效果,且對心臟的收縮功能、心率沒有任何的明顯影響作用,完全符合臨床治療糖尿病腎病的方向;但是由于其使用后產生的不良反應較為明顯,因而達不到理想的治療效果[4]。而貝那普利是一種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可在被吸收后快速水解為貝那普利拉,進而發揮其血管緊張素轉換酶的作用——阻斷血管緊張素Ⅱ形成的條件,抑制血管緊張素Ⅱ的介導作用,進而提高血管的收縮作用;其次,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等方面;雖然在作用發揮時間上較其它藥品慢,但是其所發揮的作用維持時間尤為可觀;對于晚期的腎臟病患者,該藥品也同樣發揮著降壓、降尿蛋白含量的作用,因而具有其它藥物不可比擬的優越性[5]。兩種藥物在聯合使用下,不僅增強了其治療的靶向性——降壓、將蛋白尿含量等,而且安全性也被提高,因而療效更為可觀。該研究的結果也證實了: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血壓、尿氮素、24 h尿蛋白、空腹血糖等指標均優于對照組,且其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兩組患者所有觀察指標間存在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糖尿病腎病患者予用貝那普利聯合纈沙坦的治療方法,不僅可以有效改善其各項指標,而且還可以提高其治療的有效性,值得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 張云萍.纈沙坦聯合貝那普利治療糖尿病腎病的臨床研究[J].中外醫療,2013,32(36):98.
[2] 李智峰.纈沙坦聯合貝那普利治療糖尿病腎病的臨床研究[J].北方藥學,2016,13(7):134-135.
[3] 謝茹.纈沙坦聯合貝那普利治療糖尿病腎病的臨床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6,16(6):96-97.
[4] 朱立新.纈沙坦聯合貝那普利治療糖尿病腎病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藥導刊,2015,17(5):485-486.
[5] 申筠.纈沙坦聯合貝那普利治療糖尿病腎病臨床效果觀察[J].北方藥學,2016,13(10):102.
(收稿日期:2017-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