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浩瑩
【摘要】近年來,移動通訊技術和云計算技術不斷融合并迅速普及全球,為移動學習的開展提供了理想的技術基礎和物質準備。在移動互聯網時,教師的教學思路必須跟上瞬息萬變的時代節奏,教學方法必須順應時代的要求青年學生的喜好,把最新的科學技術應用到教學改革中勢在必行。本文圍繞探索移動學習條件下的中職英語教學作出闡述。
【關鍵詞】移動學習 中職英語教學 變革
隨著移動互聯網在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學生中的普及,不容回避的問題是,英語課堂教學受到了各類手持式移動電子設備的干擾和影響。如何使學生在課堂上的關注點和興趣點集中在教學上而不是手機上,是很多教師思考的問題。為了制止學生利用移動通信工具在課堂上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有的學校甚至明令禁止學生帶手機進教室,制定沒收手機、進教室前先上交手機等校規班規,但這些都需要在學校強制以及家長充分配合的情況下才能順利執行,很難在每個學校每個班級中廣泛推廣,這種“治標不治本”的措施在“互聯網+ ”的時代背景下更顯得逆時代趨勢而為之。
隨著英語課堂教學和考試制度改革的深化,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在有些中職學校已開始逐步調整,這對課堂教學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否則無法滿足未來英語語言技能在學生就業后的基本要求。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教師的教學思路必須跟上瞬息萬變的時代節奏,教學方法必須順應時代的要求青年學生的喜好,把最新的科學技術應用到教學改革中勢在必行。移動課堂,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
一、中職人才培養需求及中職英語教學現狀
1.中職畢業生英語能力要求。根據一項廣東省企業對中職學生英語能力需求的調查,用人單位對中職畢業生的英語能力要求大致是:畢業生要具有良好的讀寫能力和一定的聽說能力。隨著清遠經濟的不斷發展,外經貿合作機會不斷增加,在制造、服務、旅游等行業需要的外語人才也比以往增多了不少。這項調查說明,新技術的日新月異,不掌握英語,幾乎是不可能真正掌握新技術,也不可能學會操作新設備。比如,我校的電子專業、汽修專業的學生,他們在工作當中就必須會接觸到一些英文單詞或專業設備的英文資料,這就要求學生要有一定的英語水平。作為培養應用型技能人才的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提高英語教學水平和質量,培養既有操作技術,又掌握英語的復合型應用人才,已是當務之急。
2.中職英語教學現狀。中職英語教學現狀及其面臨的問題筆者針對所在專業部的班級進行調查問卷后發現: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中存在諸多問題,其中,關于教師在教育教學方面存在的問題就有以下幾點:
(1)英語教學主流依然為傳統教學模式目前,雖然我們已經進入了移動互聯網的時代,但中職學校的英語課堂教學方式卻依然為“老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教學方法。教師為了完成教學大綱上的任務,學生聽與不聽,學與不學,教師都得講。教師還得從頭開始,接著自己的“一言堂”。形成了的“教師灌輸,學生厭學”的英語教學的惡性循環。調查問卷中,60%的學生承認,自己上課很少能集中精神認真聽課,班級上課后作業也是班里某個同學完成一份,其他同學照抄,交差了事。學生面對課堂單一的“滿堂灌”的教學方法,沒有學習的主動性。
(2)教師極少在教學中引入移動互聯網技術,學校的支持力度也不高,學生自覺性不高,影響其教學效果。目前,中職英語教師使用的教育技手段僅限于PPT,或用平臺電腦播放一部英文電影、英文聽力練習,而90后、00后的中職學生從小生活在移動互聯網環境中。根據中職生的學習習慣,他們對手機的認識僅限于娛樂方面,利用手機學習仍未形成習慣。師生在移動終端使用方面存在如此巨大的差距,令很多學生覺得與老師沒有共同語言,更談不上與教師在英語教學上的同步互動了。教師在新的教育技術方面的利用遠遠趕不上新的技術與教育手段的更新速度,導致中職英語課堂效果并不十分樂觀。
二、移動學習的特點及優勢
1.移動學習是未來英語課堂的必然趨勢。近幾年來,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迅猛發展,移動終端已成為當今乃至未來社會最流行的通信設備,手機上網已經日漸普及,而青年學生作為追求時尚跟進潮流最快一族,自然成為移動終端最主要且最活躍的用戶群,移動終端已經成為學生生活(但不是學習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這樣的背境下,一種全新的學習模式自然應運而生,即移動學習(M-Learning )。盡管目前對于移動學習的理解與認識還沒有形成一致的表述,但是,移動學習所具有的可提供近乎無限的共享信息資源的特性,使其進入英語課堂成為可能。不管人們是否喜歡,隨著各種不同形式移動終端的開發,移動學習一定會進入傳統學習方式中,或輔助或替代之,而成為未來學習各種知識尤其是英語知識的新模式。
2.移動學習的優勢。德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沒有任何興趣而被迫進行的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愿”。如果現在采取的一些教法不能繼續使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那就說明這些方法已經OUT不能迎合現在青年學生的口味了,那就得在課堂這盤菜上調上學生喜愛的“佐料”。
移動學習具有移動性、互動性、豐富性和便捷性等特點。如果你擁有一部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或一臺筆記本電腦,無論你身處何方,只要打開機器,調出學習資源,你都可以以你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學習。學習者之間還可以進行交流與互動,即可以使用文字、圖片、語音、視頻等方式進行多方的交流,還可以就某些學習中的問題進行討論,還可以多人參與加入共同討論。互聯網上具有海量的信息資源,其豐富性遠遠超出了人們的想象。只要有移動終端,只要能上網,就能擁有那些資源。移動學習設備的小巧反應快速,也使得移動學習在交流互動上顯現出它的靈敏、快速及方便的優勢,使學習者之間的遠程交流與互動十分迅速。
三、移動學習條件下中職英語教學的變革與探索
英語學習的整體感知發展是結合“聽、說、讀、寫”四種能力展開的,英語教學應充分結合課外學習活動、家庭自主學習等各種移動學習方式進行。教師應將學生對手機的使用有效引導為知識管理工具。中職學生可以分為畢業后就業與升入大學繼續深造兩種類型,無論是哪種,英語學習時間更為靈活,課外移動學習是課堂教學有效的補充,教師可以布置課外作業,以任務驅動的方式讓學生充分享受移動電子設備帶來的學習樂趣,這個過程可以產生學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出想法、思考一系列良性學習循環,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解答學生在移動學習時產生的各種問題,實現信息技術學習環境下的“答疑”“解惑”。比如,學生在課堂上對某個英語單詞的解釋理解不夠,可以在課后在網絡搜索加以確認 ;對某篇閱讀理解課文的知識背景了解不透,也可以進行搜索作為參考,最后在教師的指導下加以確認。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只是強行制止學生在課堂上玩手機,極有可能讓學生產生逆反心理、也會出現看似遵守紀律卻心不在焉的現象,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移動電子設備對學生學習的影響,不能消除移動電子設備對中職英語課堂教學的負面影響。教師應采用一些符合教育規律的方式,采用有情趣、有啟發的學習形式與課外非正式學習形式有效結合,讓移動電子設備作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認知工具與外語學習的情感激勵工具。下面我們介紹集中基于不同平臺的移動學習。
1.基于微博的移動學習。微博采用最新應用形式 Web2.0 技術,特點是簡單易用、方便信息傳輸和創新交互方式等。自從人們習慣使用博客以來,產生了基于微博的移動學習平臺。微博信息的發布方式具有多樣性,微博發展到現在呈現多元化的趨勢,學生既可以通過移動終端短信、彩信、WAP 瀏覽器發布微博,通過主機上的 WEB 瀏覽器、即時工具,還可通過微博平臺提供的開放 API 接口實現信息的即時發送和接收。微博集成了各種常用信息工具的優勢于一身,對于學生的使用限制大大降低,真正實現了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方式的移動學習。當學生自己發現了一些有趣的在線資源連接、對某一問題產生的想法或者遇到的問題,學生可以隨時隨地的向自己收聽或收聽自己的人進行分享和求助,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問題的及時解決。
2.基于微信的移動學習。以微信作為移動終端進行英語學習的主要優勢就是無障礙跨平臺功能。它可以在學生手機的安卓系統與教師的 IOS 系統之間傳遞消息,微信更像作為學習英語的工具“課后模式”。在“課后模式”中,教師可以利用微信的“點對點”模式,讓每個學生的提問都能一一得到解答。例如,教師可以用微信的語音功能直接解答學生的問題,并且微信上的語音具有可保留性,學生可以不限次數地反復聽取。教師也可以把作業以照片形式發送給所有的學生,節省了學生抄寫作業題的時間。
3.基于微課的移動學習。微課的開發也使得“翻轉課堂”的新教學模式成為可能。有關人士認為,翻轉課堂的革命性在于課外提供了視頻教學的時間,而使得課堂變成了面對面的互動時間,有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和個性化的接觸時間。由于新教學裝備的引入,學生的學習過程從被動地接受轉變成了主動地交流,這是課堂教學模式的真正變革。相對于較寬泛的傳統課堂,微課的問題集中,主題突出,更適合教師的需要。微課必須是要教師講述才能理解的內容,是學習的重點、難點、易錯點或考點。微課教學時間較短,時長一般在5-7分鐘以內,最長不宜超過 10 分鐘。因此,相對于傳統的45分鐘的一節課的教學課例來說,微課可以稱之為“課堂片段”或“微課例”。
4.基于移動學習的中職英語課堂教學變革的意義。移動技術本身就是一個工具。為了將來更好地用于教學,教育應使學生交流信息,促進協作學習模式。如何更好地實現這一目標我們始終保持一種開放的態度,因為移動終端具有獨特的,強大的,持續增強等的功能,迫使教育界討論了如何將這些設備用于幫助學生和教師建立互相理解,互相溝通的學習環境當中,更好地將教和學融合一起。移動終端的內容不應該僅僅是擺設,在信息社會中,應該與教育息息相關。
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解開了傳統教育校園、課堂、教材的束縛,使教學從固化走向碎片。傳統的教育離不開學校、離不開課堂,傳統的教學離不開固定的教材、章節、知識點,每個學生必須在封閉的環境里,按照規定的套路學習。但是,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每個學生都能夠隨時隨地進行學習,可以充分利用所有的碎片時間學習。由于移動互聯網平臺掌握了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能夠自動篩選學生所需的課程、練習、作業,確保學生在十分鐘乃至三五分鐘的碎片學習中也能學有所得,提高了學習的效率。同時,移動互聯網提供了視頻、音頻、多媒體、全息影像等獲取知識的豐富手段,使學生們對知識產生學習的沖動。
現代教師應該能夠適應千變萬化的“學生”的情況,教師也應該能開發自己的數字化內容;教師作為專業人士,除了一般的教學外,應該能在課堂上自由改變課程,進行創新的教學。在移動學習中,確保教師與課程和內容設計者的思路一致,教師的思路應該處于極為重要的位置。而學校在這方面也應該給予更多的技術支持。
參考文獻:
[1]周萍,黃翠華.現代教育技術與英語聽力教學[J].濮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2).
[2]邵明博.基于智能手機的英語課堂助手的設計與實現[D].華中師范大學,2012.
[3]何克抗,余勝泉,孫眾.現代教育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案例[M].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