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勝利
摘 要:鉛鋅礦是一種重要的金屬礦產,被廣泛的應用于電氣工藝、軍事工業、化學化工工業以及機械工業中。我國的鉛鋅礦分布比較廣泛,鉛鋅礦富集程度以及保有儲量相對比較豐富,具有重要的開發價值。對鉛鋅礦礦區礦床地質特征以及找礦標志進行研究,能夠為鉛鋅礦開發提供科學的依據,從而加快鉛鋅礦開采進度,提升開采數量,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本文結合多年的實踐經驗,系統的分析了鉛鋅礦礦區礦床地質特征,并對鉛鋅礦找礦標志展開了探討,希望可以為鉛鋅礦開采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價值。
關鍵詞:鉛鋅礦礦區;礦床地質特征;找礦標志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11.091
1 引言
我國鉛鋅礦資源儲量比較豐富,其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深入加快了鉛鋅礦的開采進度。鉛鋅礦潛力巨大,在汽車制造業、冶金工業以及石油工業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利用。近幾年,我國鉛鋅礦市場發展趨于平穩。在政府規劃引領以及政策扶持下,中國鉛鋅礦市場不斷擴大,對鉛鋅礦資源的需求日益增多,同時對鉛鋅礦資源的開采力度和開采數量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只有盡快發掘新的鉛鋅礦礦區,并采用先進的勘探技術掌握礦床的地質特征以及找礦標志,才能加快鉛鋅礦的開采進度,滿足市場需求。
2 鉛鋅礦礦床地質特征
2.1 鉛鋅礦礦床礦層特征
鉛鋅礦礦床礦層會對鉛鋅礦礦體的形狀、規模產生直接的影響,且鉛鋅礦體一般隱藏在礦層中。含有鉛鋅礦的礦層通常可以分為上、中、下三層。其中上部礦層中的白云巖層破碎性較弱,石英、方解石脈含量比較少,因此,該礦層的黃鐵礦含有量少,而鉛鋅礦的含量也比較少;而中部礦層中的白云巖層的破碎性較強,石英以及方解石脈含量較多,因此,該礦層中的黃鐵礦以及鉛鋅礦含量都比較豐富;下部礦層中的白云巖層與上、中部相比,其鉛鋅礦含量最少。而且由于不同的礦層其鉛鋅礦的集中部位不同,只有科學的掌握每一層礦層的結構構造特征才能提升鉛鋅礦的開采進度以及開采數量。
2.2 鉛鋅礦礦床礦體特征
由于鉛鋅礦礦體的形狀會受與礦層的形狀的影響,使得鉛鋅礦礦體的形狀以及走向與礦層形狀、走向大體相同,鉛鋅礦礦體經常沿著礦層延伸深到320m-520m處。鉛鋅礦主礦體長可以達到900m-1250m之間,礦體厚度可以達到0.86m-2.48m之間。
2.3 鉛鋅礦礦床礦石特征
鉛鋅礦礦石可以分為氧化礦石以及原生礦石兩種,其中氧化礦石是礦床中受到氧化作用且氧化率可以達到30%以上的礦石,主要分布在礦床淺部。由于氧化礦石經受了氧氣的氧化,呈現出了深褐色的顏色,比較容易發現。而原生礦石顧名思義就是未受氧化作用的礦石,其中部分受輕微氧化作用的礦石比如硫化礦石也屬于氧化礦石。硫化礦石在鉛鋅礦礦床中分布比較廣泛,且數量眾多。
3 鉛鋅礦找礦標志
3.1 地層巖性標志
地層巖性是地層中各種巖石類型的綜合,同時也是鉛鋅礦找礦的重要依據。其中地層巖性中的震旦系上的白云巖就是鉛鋅礦找礦的重要標志。白云巖的分布范圍比較廣,且儲量豐富,但是往往被技術人員忽略掉。而且白云巖的開采難度相對于其他巖石來說比較大,如果缺乏先進的開采技術,將會對周圍的生態環境造成破壞。此外,由于震旦系是在新元古代震旦紀形成的,經歷了6.3億年的變化和磨合,許多山脈的形態和組成結構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甚至其內部結構也發生了本質性的變化,使得白云巖的開采難度進一步增大。因此,技術人員在找礦勘探過程中一定要重視震旦系的勘察工作,尤其是加強統陡山沱組的勘探作業,提高鉛鋅礦的找礦準確度。
3.2 構造標志
構造也是鉛鋅礦找礦的重要標志之一,即使含有鉛鋅礦的山脈外部結構經歷了千萬年甚至是上億年的變化,但是其內部結構仍然可以反映出鉛鋅礦的具體情況。在多年的實踐經驗中,勘探人員掌握了一套全面的構造標志找礦理論,為具體的鉛鋅礦找礦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據,不僅縮短了鉛鋅礦找礦的時間,同時提高了鉛鋅礦找礦的準確度,為后續的鉛鋅礦開采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雖然我國鉛鋅礦分布比較廣泛,但是許多鉛鋅礦的礦床構造特征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勘探人員可以從以往的實踐中不斷總結,并借鑒類似的鉛鋅礦找礦經驗,進而提高技術人員對鉛鋅礦的鑒別水平。
3.3 圍巖蝕變標志
圍巖蝕變是在熱液成礦過程中,近礦圍巖與熱液發生化學反應后產生的一系列的物質成分和結構構造的變化。 圍巖蝕變常常伴隨著礦體的產生而產生,且分布范圍一般比礦體的范圍還要廣,因此被作為一種重要的找礦標志。圍巖在遭受蝕變后其成分以及結構構造會發生不同程度的改變,甚至會變得面目全非,很容易引起找礦人員的注意。而且圍巖蝕變的變化范圍比較大,有的分布在礦脈的兩側產生幾厘米寬的蝕變,有的甚至圍繞著礦體形成十幾米款的暈圈,勘探人員在找礦過程中可以根據圍巖蝕變來判斷鉛鋅礦的具體位置,減少了找礦的工作量,同時節約了鉛鋅礦找礦的成本,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
4 結語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各個行業領域對鉛鋅礦的需求將逐漸增多,鉛鋅礦的開采力度將不斷增大。因此,相關人員尤其是地質技術人員應該不斷豐富自身的理論知識,并在實踐過程中優化和改善勘探技術能力,切實提高鉛鋅礦地質勘察與找礦的準確度,從而為鉛鋅礦的開采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相關學者以及科研技術人員還應繼續加強對鉛鋅礦礦區礦床地質特征及找礦標志的研究工作,在研究中及時發現問題,并總結經驗和教訓不斷豐富和完善鉛鋅礦找礦理論體系,從而為具體的鉛鋅礦開發作業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加快我國鉛鋅礦的開采速度,滿足社會市場的需求。
參考文獻:
[1]詹悠.鉛鋅礦礦區礦床地質特征及找礦標志探討[J].科技傳播,2014(15):157+136.
[2]沈世多.鉛鋅礦礦區礦床地質特征及找礦標志分析[J].經營管理者,2013(17):362.
[3]張帥帥.廣東省豐順縣三坑鉛鋅礦區礦床地質特征及找礦標志[J].資源環境與工程,2016(02):177-179.
[4]張敬南,桑學鎮,陸軍波,趙劉雍,李興.山東省蓬萊市石家金礦區礦床地質特征及找礦標志[J].科技創新導報,2016(06):34-35.
[5]梁磊.海南省后萬嶺鉛鋅礦礦床地質特征及找礦標志分析[J]. 四川有色金屬,2014(04):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