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澤文+寇永波
摘 要:精準原則是習近平總書記針對扶貧工作提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概念,經過逐步深化和擴展而形成的一種以精準為標準的言行準則或工作規范。工程建設管理是指對工程項目的策劃、立項、籌資、設計、施工、竣工驗收進行全過程的管理活動。工程建設管理中貫徹精準原則就是將精準作為工程建設全過程管理活動的準則,作為衡量管理水平的標準,作為評價管理效率的準繩。
關鍵詞:精準原則;工程建設管理;貫徹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11.101
1 精準原則和工程建設管理
精準是非常準確,原則是言行所依據的準則或規范,精準原則就是把非常準確作為言行的準則或規范。精準原則的提出是因為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提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概念,2015年在貴州考察調研期間又提出扶貧工作的六個精準“對象要精準,項目安排要精準,資金使用要精準,措施到位要精準,因村派人要精準,脫貧成效要精準”。
工程建設管理是指對工程項目的策劃、立項、籌資、設計、施工、竣工驗收進行全過程的管理活動或行為。工程建設管理活動是通過工程建設程序來規范和實施的,世界上各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在工程項目建設程序上可能存在某些差異,但是按照工程建設的內在規律,投資建設工程項目都要經過投資決策和建設實施兩個發展時期,這兩個發展時期又可以分成若干個階段,它們之間存在著嚴格的先后次序。我國工程建設管理程序主要分為八個階段:項目建議書階段,可行性研究報告階段,初步設計文件階段,施工設計階段,建設準備階段,建設實施階段,竣工驗收階段,后評價階段。工程建設管理每個階段都有自身的特點,管理的對象和內容也不相同,要貫徹精準原則就是要求管理者必須針對每個階段的特點、管理對象和內容的差異,采取相應合適的方法和措施,確實發揮高效管理的作用。
2 工程建設管理中貫徹精準原則的必要性
(1)工程建設管理體制與工程建設能力不匹配。工程建設主管部門作為我國工程建設管理制度的一方主體,其組織結構形式,采取的管理方式,制定的法規制度必須與工程建設能力相匹配,才能促進工程建設能力的進一步發展提高,其反映的是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的相互作用。在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工程建設領域作為率先向市場經濟轉型的領域之一,其規模不斷擴大,技術裝備水平愈發精良,工程建設技術不斷創新,建設能力大幅度提高,實質就是生產力水平得到快速提升,但是代表生產關系的工程建設管理體系制度改革較慢跟不上工程建設能力提高的速度,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工程建設能力的提高。工程建設主管部門在調整自身結構形式、選用管理方式、制定法規制度時沒有針對工程建設能力進行精準的分析、研究,沒有做到“對癥下藥”,當然達不到“藥到病除”的效果,目前代表工程建設較高水平的工程總承包模式不能推廣的原因就在于此。工程建設管理主管部門必須貫徹精準原則,針對我國工程建設能力的特點和發展水平,通過改革組織體系、創新管理方式、完善法規制度等調整生產關系的方式,確保與工程建設能力相適應。
(2)數字化、信息化技術發展應用的必然選擇。數字化、信息化技術在工業生產領域的應用已經比較成熟,在工程建設領域的也得到了較快的發展,最有代表性的就是BIM(建筑信息模型)技術的應用推廣。BIM是一個工程設施物理特性和功能特性的數字化表達,它作為工程設施相關信息共享的知識資源,為工程設施從概念設計到拆除的全壽命周期過程中的所有決策提供可靠、準確的依據。數字化、信息化技術應用的本質就要求在工程建設管理過程中做到準確、精確,因此隨該項技術不斷發展和在工程建設領域更廣泛和深入地應用,貫徹精準原則就成為一種必然選擇和趨勢。
(3)在工程建設管理中還存在粗放式管理的現象。工程建設管理中存在的粗放式現象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政府主管部門對于工程建設還存在很多漏洞和盲區,尤其對建設單位的監管漏洞較大,對建設單位的管理能力沒有具體要求也無資質準入管理,對建設單位粗放式的管理直接導致其不規范行為較為突出,比如分解工程、虛假招標、陰陽合同等問題經常出現;二是建設單位對工程建設管理的粗放式經常導致出現“三邊工程”“三超工程”“釣魚工程”等現;三是設計單位和施工單位對設計施工過程的粗放式管理現象還廣泛存在,導致出現很多“豆腐渣工程”;另外建設領域腐敗案件高發也說明其管理的粗放性和漏洞多的特點,貫徹精準原則能有效克服粗放式管理所引發的問題,工程建設管理從粗放式向精細化轉變是一個必然趨勢,貫徹精準原則有利于精細化管理的實施。
3 如何在工程建設管理中貫徹精準原則
在工程建設管理中貫徹精準原則就是要分析梳理出在工程建設每個階段的中心工作和主要管理對象,找到管理的重點和核心所在,采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做到按照非常準確的標準完成好每個階段的任務,切實做到“投資立項精準、可研論證精準、設計成果精準、建設實施精準、竣工驗收精準、評價借鑒精準”。
4 小結
本文針對工程建設管理中貫徹精準原則這一問題進行了較深入的思考,按照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的思路進行了分析論述。首先先闡明了精準原則和工程建設管理是什么;其次從三個個方面論證在工程建設管理中貫徹精準原則的必要性;最后針對工程建設管理的階段性特點論述了如何貫徹精準原則。
作者通過思考認識到,貫徹精準原則的精髓在于“對癥下藥”,在工程建設管理的每一個階段、每一次決策、每一項工作中,管理者必須針對管理對象差異、工程項目特點、環境資源條件等等主客觀情況,以實事求是的態度,既不盲目提高標準也不隨意降低要求,而是竭盡全力做到最適合、最匹配、最具針對性的最佳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