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女勇士》為湯婷婷的處女作,此作品極大地提高了華裔女性在美國的社會地位。故事盡管以中國社會為背景,但是卻和美國文化息息相關。作者通過豐富的想象力描繪了一個華人小女孩的童年生活和她周圍的五位女性的故事。作品把美國華人貧困,不安定的生活現實,與中國大陸的各種神話女英雄故事結合起來,展示華裔女性在中美文化中不斷覺醒,成長和進步。
【關鍵詞】女勇士 華裔女性 進步 覺醒
一、湯亭亭和她的《女勇士》
在美國,由于其民族的多樣化,也導致其文化的多樣化。所以美國是個多元文化共存的社會,多元文化共存無疑就說明美國文化的多樣性,趣味性,豐富多彩。在多樣性的文化中,華裔作為一個少數民族,它的文化自然不可忽視,華裔文化也是組成美國文化不可缺少的部分。湯婷婷作為華裔女作家,20世紀在美國文壇中的作用不可小覷。1976年湯婷婷發表了《女勇士》,這部小說融入了東西方兩種文化,它將中國的神話故事,民間傳說以及中國的傳統觀念和當時的美國社會現狀聯系起來,其作品的可讀性,趣味性引起了美國讀者和歐洲讀者的極大興趣。《女勇士》超過早期的其他華裔作品,擠入美國主流作品,這部作品無論是從故事情節,敘事角度,寫作手法,歷史背景描述,語言表達等各個方面都毫不遜色。因此它不但具有文學價值,還具有歷史價值,經濟價值,政治價值。這是一部將中國元素與美國元素巧妙的融合在一起的巨著。小說開始由于姑姑的丈夫去美國淘金,最終導致了姑姑的悲慘結局。小說講述了中國傳統觀念和美國現實社會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接下來勇蘭的故事盡管很勵志,作為女性個體已經很有成就,但是在美國社會仍然遭遇各種挫折,無法進入主流社會。從中國移民過來的月蘭阿姨因為無法適應美國最終病死在異國他鄉。只有“我”建立起自己獨立的身份,在雙重文化的弄潮中,奮不顧身,勇往直前,這也說明第二代華裔移民已經完全適應美國生活,并且通過努力,尋找真正的自我。盡管湯婷婷的《女勇士》也招來眾多批評的聲音,文中更多中國元素反映了中國社會的陰暗面,這些內容極大的引起了美國讀者的好奇心,有獵奇迎合的嫌疑。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女勇士》的文學價值和歷史價值是無法否認的。這也確定了華裔文學的地位。作品對女性形象的評價有了新的高度,在當時社會大膽的設想了覺醒進步,勵志勇敢的華裔女性。因此《女勇士》表達了女性強烈的自我意識,在社會中爭取平等地位。
二、《女勇士》中四位與美國文化息息相關的幾位女性的命運
第一個故事是受封建男權壓迫的無名姑姑。她的故事發生在20世紀20年代的中國農村。這個故事在當時的中國南方很常見。姑姑的丈夫結婚之后不久就前往美國淘金。可憐的姑姑經過了兩年的等待,丈夫的信息全無,背叛丈夫的結果,被其他村民發現,在社會的譴責謾罵聲中結束自己的生命。故事無疑表明當時社會女性地位低下,毫無支配生活的能力,任人宰割。這是很典型的中國女性悲慘故事,但是簡單的故事中夾雜著美國淘金文化,無論是中國讀者還是美國讀者都能產生共鳴。第二個故事是勇蘭,她的故事和無名姑姑有類似的地方,但是沒明顯能看出女性意識的覺醒了。勇蘭在在丈夫去美國淘金之后,沒有消沉,沒有懈怠,她勇敢的走出去,去城里的衛生學校學習,勇蘭努力刻苦,天資聰明,很快融入了外面的世界,她不但掌握了醫學技術,成為一名醫生,而且還有自己的學習伙伴,生活伙伴,在經濟上建立了自己獨立的身份,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社會地位。勇蘭不想依靠任何人生活,她滿懷希望去美國尋找丈夫,由于自己的行醫本領,找到丈夫之后,盡管勇蘭實現了那女女平等,但是新的問題來了,勇蘭又遭遇了種族歧視。勇蘭的醫學本領在美國不能發揮,所以她不得不和丈夫靠開洗衣房為生。這樣的境遇沒有打垮勇蘭,她依舊勇敢的面對生活,為自己為家人努力工作,從這里我們無疑看出來華裔女性已經轉變成了女勇士。第三個故事是花木蘭。這個耳熟能詳的花木蘭不是我們傳統文化中南北朝時期的花木蘭,這個花木蘭完完全全是個女勇士。她要擺脫命運的安排不想成為社會的附屬品,她要做生活的主人,她歷盡艱辛萬苦來到深山中,勤學苦練,學得一身本領,返還家鄉之后,為父報仇,為民除害,最后砍掉了皇帝的腦袋,完全是男人的模樣,男人的士氣。花木蘭徹底除去女人的裝束,她展示出的新女性,女勇士的形象。她不再是中國傳統封建社會女性的代表,她在全新女性的代表,在但是的男權社會,是女性學習的楷模。第四個故事是月蘭姨媽。她的身上帶有中國傳統女性的典型特征:軟弱、膽怯、順從等。她聽從命運的安排,嫁給了比自己小很多的丈夫,當然毫無愛情可言,丈夫留學美國當醫生之后,毅然決然拋棄了月蘭,從此之后,月蘭就只靠丈夫寄來的錢,維持生活,無論從經濟上,文化上都毫無獨立可言。月蘭的生活也是大多數被丈夫拋棄的婦女的生活寫照。直到70歲,月蘭才鼓起勇氣去美國尋找丈夫,但是故事的結局并不理想,最后可憐的月蘭,由于各種因素無法適應美國的生活,病死在醫院里。故事的結局不是我們期待的,但是至少月蘭認識到了女性存在感,不在畏畏縮縮,她能邁出腳步,走進未知的國度—美國,也算是一種進步,女性的覺醒。
三、《女勇士》中“我”作為美國的第二代移民,建立了自己獨特的文化身份
最后一個故事才是整本小說的重點。“我”作為美國的第二代移民,完全是在兩種文化中長大的,一方面父母親不斷的灌輸中國的傳統文化,另一方面,耳濡目染看到了美國文化,這兩種文化有太多矛盾的地方,所以“我”就是在東西方文化的矛盾中,困惑中成長。文中有個很典型的例子。中國傳統文化中認為藥品是很不吉利的,如果沒生病,是不會想到藥的。偏偏美國的藥店伙計送錯了藥,因此“我”的父母認為很不吉利,一定要送回去,這之間產生的誤會,讓“我”感到非常震撼,甚至恐懼。這其實就是美國文化和中國文化的沖突。小女孩的生活狀況也是第二代美國移民的典型狀況。她們感知著兩種不同的文化,她們在美國生活,在美國受教育,在美國長大,周圍都是美國元素。但是她們有著中國的面孔,接受者來自父母的言傳身教,她們同時又擺脫不了華裔受歧視的現狀,在這樣一個多元文化中,能夠認清自己,經歷困惑之后,清醒之后,找到自己絕非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她們在兩種文化中掙扎,在兩種文化中摸索,最后在兩種文化中找到答案,學會在兩種文化中融合,這樣才是真正的覺醒,才能走進美國主流社會。故事的結局就是讀者期待的,“我”認為歌詞翻譯的不錯,這無疑暗示了兩種文化的融合,“我”的愿望也不僅僅是融入美國社會,我的愿望是全球化,在社會中真正建立華裔女性的地位。最后讀者也深深的領悟到了,女性不但可以不依靠女人,女人還能征服世界,只有有堅定的信念,完全可以把美國元素和中國元素結合一起,共同去除糟粕,取其精華。兩種元素結合一起,建立真正的華裔女性的自我之路。
四、從《女勇士》中五位女性的狀況,看出女性認識的提高和文化覺醒
本文以湯亭亭的代表作《女勇士》為研究對象,著重從女性在經歷迷茫之后,認清環境,認清自我,不斷成長,最終覺醒。本文通過對《女勇士》中幾個故事的仔細研究,認真分析,發現在20世紀初期中國女性作為少數民族在復雜的生活環境中覺醒的過程。我們發現華裔女性在充滿對外族歧視的環境中努力前行,慢慢發掘,深入思考,在痛苦的經歷中總結經驗,戰勝自我,最終實現自己的價值。
《女勇士》這部作品有很多值得學習和借鑒的地方,敘事角度,語言魅力。但是本文的研究重點只在于五位女性的覺醒,五位女性如何在困境中成長起來的過程。從無名姑姑的懦弱,屈服,在壓抑的社會生活中自暴自棄,直至放棄生命,這就是舊時代女性接受命運,無力抗爭的現實。到勇蘭在逆境中掙扎,不但掌握一門高超的技能,而且在生活面前不低頭,不氣餒,最后走出國門,尋找幸福,盡管勇蘭仍然遭受著種族歧視,但是她至少走出了一步,為自己的子孫留下了一筆豐厚的精神財富。花木蘭的故事應該是作者杜撰出來的,這個英雄的女子形象,當然是女性所向往的,她勇敢,聰明,果斷,最后戰勝一切邪惡力量,真正實現自己的理想,但這無疑是個神話,這個神話鼓舞了女性的成長。月蘭阿姨的故事還是比較真實的,因此才有悲傷的結局。月蘭阿姨直到70歲,才覺醒看出了自己的窘境,遠渡重洋,來到美國,她沒有找到自己的幸福,但是她醒來了,她知道如何在社會中確立女性的地位,她努力了,她的理想會在以后由后人實現。最后文章的高潮部分在于“我”的成長過程。這個女孩從開始迷茫,反叛,妥協,融合的過程中做到了真正的覺醒。小女孩親眼看到了華裔女性受壓迫,她不可能做出極端的反抗,而且她深知這種反抗是無效的,徒勞的,她在生活中不斷摸索,找出折中的辦法,最后實現兩種文化融合之后的和諧。湯婷婷身處兩種文化之中她冷靜思索,對華裔女性的全面認識,只有在多種矛盾中找到契合點,找到適合生存的機會,不斷努力,不斷攀登,最終就會成為真正的勇士。華裔女性確實就在男女兩性的矛盾中,對立面中,走向整合,走向和睦。在東西方完全不同的兩種文化中,不斷掙扎,不斷探索,不是要根除任何一種文化,找到兩種文化共性,然后在恰當的時機,讓自己融合在兩種文化中,不斷前行,努力進取,不僅是華人要實現自己的價值,白人亦是如此。只有努力才有未來,只要勇敢,才能成功。文中的小女孩也不完全是虛構的,這里有作者的影子,湯婷婷在20世紀70年代,就能構建出理想的華裔女性形象。這些女勇士的形象。雖然文中描寫中有很多理想化的色彩,遠離真實,但是它深刻的表達了作者對未來生活的向往和規劃。也能看出作者也在這條布滿荊棘的路上勇往直前,有目標,有志向,才有前進的方向。文中這么多神話故事,民間傳說一方面是作者汲取的中國文化,另一方面是作者的美好愿望。當然故事中不乏有很多真實的寫照,無名姑姑,勇蘭,月蘭,“我”都來自美國元素中的華裔女性形象。這些女性在當時的社會中不但遭受著性別歧視,同時還遭受著來自美國異族的種族歧視,她們艱難的尋找女性存在的價值,并且努力確定自己的文化身份。最終成為女勇士。我們在字里行間也不難發現,任何人只要你有理想,堅定的信念,在經歷磨難之后,盡管你是個小人物,你也會得到生活的眷戀,你同樣會實現自己理想。所以無論男性,女性都要有積極的生活態度。二十世紀的華裔女性已經為我們做出了詮釋,經歷了邊緣文化,困惑之后,積極面對,努力奮進,不斷思索,最終做到真正的覺醒,獲得徹底的解放,成為真正的勇士。
五、結語
總之,整部作品都在宣揚女性的崛起,無論是在意識形態還是表現形式。然后故事中還是難以擺脫美國社會對華裔,尤其對華裔女性的限制。所以讀者在字里行間還是能夠讀出故事中女性人物的困惑和迷茫。這同時也反映出了華裔女性在一定程度上自身的局限性,她們要求融入社會主流,也在努力朝這個方向。事實上,女性地位的低下,特別是華裔女性在美國社會的地位可以從一些參數上看出來,例如,女性在經濟上,政治上,文化上所起的作用有限。女性完全擺脫不了社會體制的陰影。從民族角度,國家傳統差異上看,華裔女性在中國和美國處于大致相等的地位,因此,女性應該從多方面覺醒,先從經濟上建立女性的獨立,然后在政治上提高覺悟,任何時候,任何情境中都要客觀的看待歷史,繼承歷史的同時,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樣才是歷史的進步。所以湯亭亭《女勇士》的出現,以及它在文學史上掀起的波瀾,極大地反映了女性在社會的作用越來越大,女性的空間越來越大,這才是女性的覺醒與進步。
參考文獻:
[1]劉巖,馬建軍,張欣.女性書寫與書寫女性:20世紀英美女性文學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2:187.
[2]湯亭亭.李劍波,陸承毅,譯.女勇士[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8.
[3]程愛民.美國華裔文學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4]楊仁敬.美國后現代派小說論[M].青島:青島出版社,2004.
[5]關合鳳.東西方文化碰撞中的身份尋求:美國華裔女性文學研究[M].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8.
[6]衛景宜.西方語境的中國故事[M].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2.
作者簡介:張明悅(1973-),女,漢族,遼寧錦州人,副教授,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