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克平
摘 要:火電廠是我國電力生產的主要方式之一,而集控運行又是火電廠安全生產的保障,因此,做好危險點預控工作在火電廠集控運行中占據重要地位。本文首先對危險點預控的含義及重要性進行概括,就火電廠集控運行中危險點產生的原因和預控措施展開探討,以便為我國火電廠提供更加可靠安全的運行方法。
關鍵詞:火電廠;集控運行;危險點;預防措施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11.188
0 前言
火電廠集控運行包括汽輪機、發電機、鍋爐及其附屬設備三個體系,其運行復雜、工作量大,是電力生產的核心環節。在運行當中因操作不當或設備自身原因等都會導致危險點的發生,一但危險點發生事故將會造成重大危害。因此,為了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必須采取正確的手段對危險點進行有針對性的預控措施,加強監控與操作管理,提高設備運行過程中的安全性。
1 危險點預控的含義及重要性
1.1 危險點預控的含義
危險點是在生產過程中因設備、管理、人為中可能引發事故的危險因素,是指事故易發點、多發點,設備隱患的所在點等,對我國火電廠的建設會造成極大危害[1]。而危險點預控是在火電廠運行過程中對可能產生危險的各項指標進行提前預測,針對可能產生的危險點采取可靠的防范措施進行預防,防止危險點的發生對設備、人員造成危害。
1.2 危險點預控的重要性
在火電廠實際生產過程中,工作人員都會制定一套完善的考核制度和相關的安全措施。但總會發生一些意外,發生的主要原因是因工作人員在操作之前對風險預控不到位造成的,致使應急方案不健全,缺乏相應的解決對策,造成重大風險損失。孰知,火電廠承載著國家的電力供應,與人們的生產生活緊密相連,如若發生重大失誤,將會對整個電廠及人們的生產生活、乃至社會經濟造成嚴重影響,因此,在施工過程中做好危險點的預控工作實為重要。
2 火電廠集控運行危險點分析
火電廠集控運行中存在大量的危險點,具有潛伏性、客觀性、可控性等特點,常見的集控運行危險點包括[2]:一是設備運行中因雷雨狂風等惡劣天氣影響出現的危險點,二是對投入的設備缺乏維修與養護造成的,三是因設備安裝質量不達標造成的,四是設備操作人員的違規操作引起的,五是管理系統信息不完善對集控運行造成錯誤判斷造成危險點,六是在運行當中臨時增加工作內容或調整方案引起的危險點,七是在生產運行當中投入新材料和新工藝的使用,由于工作人員對這些還不太熟悉,很難發現在運行中潛在的危險點。危險點引發的火電廠安全事故直接造成人身事故和安全事故,給火電廠帶來巨大損失。
3 火電廠集控運行危險點產生的原因
3.1 設備因素
火電廠生產中需要大量的設備來支撐工作的開展,這些設備系統復雜、操作性繁瑣,導致了危險點和缺陷的增加,使設備處于異動狀況。其次是新增設備,新增設備種類過多,且運行操作與巡視操作要點不同,因技術人員缺乏先進的知識和相關經驗,在設備編制規程時受到很多限制,導致對危險點的預控工作缺少針對性,當發生事故時無法避免。
3.2 管理因素
管理因素主要指生產中技術管理不達標或是管理不到位,致使危險預控無法實施。例如:日常設備管理不到位、企業安全教育體系不完善、對故障設備處理不及時等,都會引發人為性的違章事故,使火電廠集控運行危險點預控工作無法順利開展。
3.3 人為因素
火電廠集控運行操作要求高,操控復雜,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高低直接影響對危險點預控工作的質量。工作人員在危險預控方面往往存在僥幸心理,在操作過程中無意甚至故意違章,對企業生產造成一定影響。人為因素是火電廠發生危險的主要因素,因此必須培養工作人員樹立正確的工作心態,且加強日常的安全技術培訓,減少因人為因素造成的危險事故。
4 火電廠集控運行的危險點預控措施
4.1 嚴格落實安全責任管理機制
火電廠集控運行對于各個危險點的預控工作都非常重要,不僅涉及到企業的正常生產和火電廠的經濟利益,更是跟工作人員的切身利益相關。因此,企業領導管理人員應定期對工作人員進行生產知識的理論培訓和技術技能培訓和安全教育等,使工作人員對安全生產有清醒的認識,增強憂患意識和緊迫感,克服僥幸心理,同時制定績效考核獎懲制度,對表現突出的職工進行物質獎勵,以此督促工作人員做到安全生產。在日常生產中要嚴格執行相關制度和廠規,進行安全作業,避免危險點發生安全事故,對于火電廠的技術人員還要加強崗前培訓,持證上崗,上崗后要做好定期的崗位培訓,加大檢查力度。最后,建立安全責任管理機制,強化和完善管理制度,為火電廠安全運行提高保障。
4.2 加強預控管理和設備管理
嚴格規范技術人員的操作行為,拒絕違章行為的發生,在進行電氣倒閘操作時要高度工作執行時間,避免任務集中[3]。另外,引入更多智能化監控系統,智能化監控系統是提高火電廠危險點預控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采用智能化監控設施能夠對設備進行實時監控并核實設備狀態,排除潛在的危險點。例如,通過遙感可視系統能夠精確遙測信號比對,協助技術人員與監控人員能夠保持溝通,避免因遠程操控而造成的危險,做到遠近結合,實現智能化危險點預控流程。對于鍋爐、壓力容器、氨區、制氫站等重大危險源,要落實崗位目標責任制,同時,要派專職管理人員對重大危險源進行定期檢查,并詳細記錄,制定預防措施,隨時做好應對各類突發事件的準備,確保生產安全。
在生產當中選擇合適的設備,設備不配套會造成施工過程無法銜接,造成資源浪費。做好對設備的安全檢查工作,對出現問題的故障進行及時有效解決,防范設備事故發生更加嚴重的影響,以此提高設備的實用性,保證運行過程的安全及穩定。
4.3 落實各項檢修步驟
首先,對火電廠的整體情況進行評估,包括設備故障位置能否檢修,檢修方案是否經濟合理,是否影響設備運行的可靠性等內容。其次,做好基礎管理工作,包括檢修人員與技術方案是否到位,運行時間與檢修時間是否吻合等,制定完善的安全措施與檢修工具。第三,提供技術支持,檢修前制定好檢修方案和檢修技術,充分考慮到在檢修過程中將會出現的技術問題,做好應急方案,確保檢修工作順利進行。最后,落實檢修技術和檢修方法,等相關技術人員到位后展開對電氣設備的檢修工作,電氣設備檢修完成后開始試運行,工作人員做好技術分析完善檢修報告,確保報告信息的真實性,以便為后期檢修工作
提供參考依據。
4.4 提高現行管理模式
大部分火電廠仍按傳統專業進行機構設置導致出現工作界面空白和共享度低的問題,當前火電廠輸配電的規模和變電設備的總量已有了顯著提高,隨之現行管理模式的諸多問題也逐漸出現,為有效提高現行管理模式,需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提高工作人員專業水平,優化技術分配和資源配置,完善管理體制;二是提高專業的分化程度及專業質量;三是結合火電廠實際情況,有目的的推動流程再造,提高工作人員的團隊意識,促進資源共享,提升火電廠的工作效益。
4.5 進行針對性預控
針對火電廠生產中可能發生危險的地方提前采取針對性措施,進行針對性預控要求火電廠在對大型設備維修時,要做好設備的檢測和記錄情況[4]。另外,還應做好針對性預控的前期準備工作,一是做好設備場所危險點的確認工作,二是對電網結構進行問題排查,做好檢測和記錄工作。
4.6 借助計算機軟件
在危險點預控流程建設中可以考慮采用生產管理系統、操作票生產系統、工作票管理系統等,與集控運行工作的各個環節相結合,對工作步驟實施危險點的確認和控制工作,實現全過程預控,提高集控運行質量。
5 結束語
火電廠集控運行的危險點預控對火電廠的安全生產起到防患未然的作用,對危險點進行有效預控,可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針對危險點采取的預控措施主要從設備、管理、人為等三方面出發,規范操作行為,嚴格落實制度,加強對技能人員的培訓,強化安全意識,確保火電廠集控運行的正常進行。
參考文獻:
[1]袁國慶.火電廠集控運行的危險點預控措施[J].工業A,2016(12):293.
[2]王曉丹,曹志超.火電廠集控運行的危險點的預控措施分析[J].工程技術,2016(11):115.
[3]路奇來.試論火電廠集控運行的危險點預控措施[J].科技展望,2017(02):274.
[4]劉彥麟.火電廠集控運行的危險點預控研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3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