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樂
摘 要:開展好專利“十三五”規劃前期的發展戰略和重點問題的研究,對高水平編制科技“十三五”規劃,實現更具活力更高水平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知識產權規劃;十二五;十三五;山東;濟南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11.199
在努力建設知識產權強國的大背景下,山東的知識產權強省建設有了更好的載體、更高的平臺和全新的機遇。
1 山東省專利工作發展現狀
1.1 知識產權創造能力進一步提升
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穩步增長。全省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34775件,同比增長24.2%;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3.59件,同比增長24.2%,已完成國家“十二五”規劃確定的要達到3.3件的目標。同時,專利質量穩步提升。全省發明專利申請量占比高于全國平均水平9.43個百分點。
1.2 知識產權運用能力顯著增強
全省上下共同推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的開展。積極推動政銀企合作模式和銀企對接,構建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信息庫,共收集有專利權質押融資需求的小微企業信息近1000家。重大經濟科技活動知識產權分析評議工作深入開展,組織開展了現代生物醫藥、特種鋼、金屬冶煉等知識產權分析評議項目。
1.3 知識產權保護水平有效提升
對侵權和假冒專利違法行為保持了高壓態勢,有力地凈化了市場環境。知識產權保護重點工作扎實推進。培育了濟南藥圣樓商城服務有限公司等7家知識產權保護規范化市場,建設了濟南醫藥保健品和臨沂木業2個專利保護專業市場。組建了“12330”維權志愿者隊伍,開展了志愿者活動。
1.4 知識產權管理水平邁上新臺階
出臺了《山東省科技型小微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暫行辦法》,這也是全國第一份專門針對小微企業出臺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文件,得到了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充分肯定。
1.5 知識產權服務能力不斷提高
知識產權服務類平臺建設積極推進。批準建設了“兩區一圈一帶”等6個區域綜合服務類平臺、“海洋裝備制造業”等8個行業專題專利信息服務平臺和“山東泰山知識產權交易服務平臺”等5個知識產權展示交易服務平臺。
2 濟南市專利事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2.1 知識產權創造能力與先進城市相比還有差距
近幾年,濟南市的專利申請數量及授權數量總體呈現快速增長的平穩態勢,但知識產權的創造水平與先進城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以2013年的數據為例,濟南市2013年發明專利申請量為11328件,居全國十五個副省級城市第九位,遠低于深圳(32200件)、武漢(25680件)、南京(22482件)、杭州(14054件)等先進城市。
2.2 知識產權轉化能力有待加強
目前,濟南市擁有三大國家級服務中心,分別是濟南市專利信息、國家專利技術(濟南)展示交易中心、中國(濟南)知識產權維權援助中心。調查數據顯示,現有的信息服務可以完全達到各類企業發展需要的占比僅為23.6%,信息服務渠道沒有擴展到縣區基層和企業單位、信息資源的整合與資源共享機制還沒有形成。
2.3 知識產權行政執法體系還不夠完善
專利行政保護因低成本、快實效而受到社會的廣泛青睞,但在條塊分割的管理體制下,執法資源分配不均衡,與工商、公安、海關等行政執法部門相比,專利執法無論從執法人員數量、執法設備、執法依據等方面都存在著較大差距,對專利行政執法的效果產生了影響,存在著諸多問題。
2.4 知識產權專業人才匱乏
濟南市企事業單位至今還沒有與知識產權相對應的職稱系列,人才資源技術研發的開發力度不夠,與濟南市對知識產權專利人才的需求和經濟發展與建設創新型城市還存在較大差距;駐濟高校中設立知識產權專業的僅有山東大學、山東師范大學;企業中知識產權管理人員少,有專職知識產權管理人員的僅占14.60%,既懂創新研發、又懂知識產權相關法律和企業管理的人才奇缺。目前,國內很多省市已經建立了知識產權職稱系列,如建立專利管理工程師專業技術職稱系列的有湖南、武漢、上海等省市;建立了知識產權工程師職稱的有江蘇、河南等省市;煙臺市也將擁有專利納入工程系列和醫療衛生系列等專業技術職稱任職資格評審的評價成果和破格申報的條件。
2.5 知識產權服務業發展滯后
我市知識產權服務業欠缺有效的配套政策支持,現有的政策措施僅局限于對專利代理等發展方向做出籠統性規定,在推進服務企業發展、產業集群發展,催生服務新業務新模式,培育形成服務新業態上與先進城市相比差距較大。我市知識產權服務業從企業個體到行業整體普遍存在數量少、規模小、競爭力弱的問題,占服務業機構的比重低,專利代理執業人員學歷層次和技術職稱普遍較低,從業人數、從業人員素質與發達城市相比有較大差距,與我市經濟發展需求不相匹配。知識產權服務業鏈條不完善、產業價值鏈低。我市知識產權服務業同質化比較嚴重,服務內容幾乎全部集中在提供知識產權代理服務、法律維權服務和信息咨詢等傳統服務領域,產業價值鏈低,很少涉及知識產權運營、知識產權金融等高端服務領域,缺乏成熟的商業模式和完整的產業鏈,與知識產權服務業發達地區的差距有逐步擴大的趨勢。這種狀況主要是由于現階段人才缺乏、能力不足、服務需求不高等多種原因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