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麗
摘 要:在過去的幾十年中,我國的經濟水平正穩步發展直至今天,科學研究發現,我們目前的經濟發展狀況正受資源和環境的制約。就目前情況而言,應加強我國的地質工作的教育,需要培養大量的專業地質人才才能解決我們經濟即將面臨的約束問題。在此基礎上,還應提高現從事地質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同時通過高校的地質教育,從中篩選出符合目前情況的優秀地質人才,培養出有真正實力的人才來面對當前嚴峻的局勢,建設我們的祖國。就資源環境的角度來分析,現地質人才的培養和現地質教育的情形,要提出解決當前地質人才無法滿足市場需求的問題作出分析和改進。
關鍵詞:地質人才;地質教育;市場供應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11.267
1 地質專業的特點與教育現狀
(1)地質專業的特點。地質專業隊伍其他專業的本質來說,它具有特殊性,這是一門不僅具有理論性的學科,要需要有嚴密的思維邏輯能力。它通過生命、天體和環境這3個方面的結合來體現出它所具有的的綜合性,是一個非常復雜但卻又開放的的體系。在其他學科中,所有的實驗是可以通過再次實驗重現當時的現狀,在通過現象去分析結果,但是在地質學中,在歷史演變的過程是無法再次重現的,他只能發生一次,沒有任何的規律可言,可見,地質學有別去其他學科,它是無法重現的。再次,地質學作為一門具有巨大知識面的學科,不單單局限在一門學科中,地質學科的分析很可能需要其他學科的知識去分析,非常復雜,而且,地質發展至今都是沒有規律性的,無法預料的,隨時都有可能發生變化,所以在我們分析這個事物的變化的過程非常復雜,經過重重的演變,很可能將原來復雜問題變得更加復雜。那么,我們再培養這類人才的時候就要有針對性培養他們的專業知識,分析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并要加強鞏固,目的是讓這類人才在實際的工作中能對面各類突發的狀況,面對問題的時候不驚慌,能靜下心來科學的分析問題。還有這門學科不僅需要有強大的理論知識,還需要有強大野外的實踐能力。因為在地質學中,大多數情況是要通過野外獲取的,所以一定要具有強大的野外實踐能力,才能獲得到最新的資料,從而進行實際的分析工作,為國家的科研成果獻上自己的力量。
(2)教育現狀。就目前的情況分析,我國高校對于地質類學科的教育缺乏創新能力和與時俱進的能力。給學生教育的教材基本都是老教材,枯燥乏味,不僅無法培養學生的興趣,還無法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導致在最后的畢業設計中無法突顯專業的知識水平能力,影響了學生的各項能力的發展,最終導致人才的缺失,阻礙了我國的經濟發展。
在教育事業大力興起的今天,學校千帆一律的建設文科、理科和工科的教育,導致了今天我們高校教育沒有特色,沒有專業性的教育,對理論知識的培養較少,實踐課程也逐漸減少,培養出來的并不是各類既能都精通的人才,而是趨向于紙上談兵的教育方針。
在目前的高校教育中,普遍存在是現象是大一的學生一般只局限在公共課程的教育,無法接觸到專業課程,而后的課程又因時間的關系被迫降低專業知識的教學,嚴重影響了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攝取,最終導致學生處了社會無法勝任手頭的工作。
2 社會市場的現狀與需求
(1)目前社會市場的現狀。目前的現狀和教育形成一個自相矛盾的結果,企業需要具有該專業知識的人才上崗,而高校的畢業生卻又頻頻畢業就是失業。原因的大致分為兩方面:第一,現企業需要的是具有地質類的實用人才,非?,F實的想法,要你過來是可以直接上手工作的,不是還需要重新培養,你達不到企業的要求,企業自然不會要你;再者,受到當前“全面發展”教育的方針影響,學生學的知識太泛,沒有牢固的專業知識,且嚴重缺乏野外實踐能力,導致目前人才市場的供不應求。
(2)目前市場的需求。在之前一段時間中,因地質工作不景氣,導致大量專業人員的走失和轉行。據可靠消息顯示,目前在35歲以下的工作人員僅有23%左右,在這行業中,年齡老化嚴重,沒有新人接班,市場人才的缺乏,導致了地質類工作難以開展,形成一種“有車沒人坐和有人沒車坐”的現象。關鍵在于缺乏創新能力的人才。
3 建議
雖說我國目前的教育事業如火如荼,但卻在地質類的教育教材過于老化,無法跟上社會進步發展的步伐,導致目前市場的人才匱乏,現急需加強地質教育學科的工作,培養一批具有學識淵博、基礎扎實、品德優良的專業人才。
(1)目前培養人才的措施要推陳出新,轉變培養人才的模式,培養具有時代性的創新人才。首先要對這類人才進行基礎鞏固,強化專業知識的培訓,擴大這類人才的知識面。就當今的形勢分析,要抓住地質類學科的未來發展和滲透,去激發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的能力,這兩點應該是當前教育部門需要注意發展學生的重點。對于長期以來我們學生對該領域存在的知識面狹隘、專業知識水平不夠的現象要加以扼制,培養學生能把握各種現象存在的內在聯系,培養善于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
(2)在教育體系中,科研應與教學相結合,相輔相成。那么,科研成果又如何去影響教學的發展呢?首先,可以從科研界研究的成果轉向教育課程的內容,可以加快提高這類教育的水平發展;再者,在科研中用到的材料,儀器也可供學生使用,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也非常重要;最后,還為學生創造了科研的機會,會影響到學生對科研的理解,引領學生走向科研的道路。
(3)要培養專業的實用人才,這是一門具有特色的學科,要根據該學科的特點培育對應的人才。那么野外的實踐就要必須加入培養的教材中,培養專業人員的野外工作能力非常必要。
參考文獻:
[1]張強,汪雄武,茍正彬,雷傳揚,張偉剛,宋磊.通才教育與專才教育:面向人才市場的地質專業高等教育之我見[J].學理論,2011(02):273-274.
[2]余際從,段怡春,趙連榮,沙景華,劉粵湘,儲祖旺,曹希紳,承金,徐紹紅.我國地質教育的現狀與發展研究[J].中國地質教育,2011(01):3-13.
[3]周翔,齊武福,左瓊華.高等職業教育地質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構建研究——以區域地質調查與礦產普查專業為例[J].中國地質教育,2012(01):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