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冬輝
【摘要】高校學生是社會發展的主力軍,高校學生是祖國美好明天的建設者,高校教育水平提升、“創新教育”引進能夠提升高校學生綜合素質。高校教育管理是高校工作順利開展的前提,“ 創新教育”理念在教育改革時,應該充分被應用。本文分析了當前工作存在的問題,闡述了教育管理創新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教育改革措施。
【關鍵詞】高校教育管理 “創新教育” 分析討論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0-0040-01
在我國高校事業全面發展的今天,社會各界越來越重視教育模式的實用性和多樣性,滿足社會的需求,有助于實現學生個人的價值,提升高校就業率,創新教育理念需要及時去更新,以便更好地開展高校教育管理工作。
一、高校教育管理在當前背景下的現狀
(一)教育觀念相比較為落后。
目前,傳統方式上的教育觀念比較落后,停滯不前,沒有新發展,一些高校固守傳統方式沒有進行改革創新,改革沒有較大發展,沒有將理論付諸實踐,還有一些高校墨守陳規,沿襲傳統教育模式,而不進行改革創新,創新管理方法,這些因素使得當前教育模式滯后,與時代發展不相匹配,無法適應時代要求。 (二)學生創新意識的缺失。
傳統教育模式限制了學生的創新思維,也不利于教研團隊的發展。學生的創新思想能力得不到提高, 教師與學生過分重視文化課基礎,忽視了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教學管理方式上存在不足,與社會發展要求不相匹配。“應試教育”限制了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這限制了學生個性和組織能力。當代大學生需要全方位綜合發展,和諧的師生關系需要維護。
(三)高校教育管理團隊需要調整。
教育管理是高要求、高質量的工作,它要求教育工作者高素質、高能力。但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鮮有時間進行深入的理論研究,而且缺乏創新新理念,落后的教育管理會阻礙學生素質的提升,導致高校教學質量的下降,學校聲譽受損,學生就業率下降[1]。
二、高校創新教育管理的重要性。
創新決定國家的競爭力和綜合實力。“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我國領導人江澤民曾說,個人素質的發展和培養離不開“創新教育”。創新教育、創新學習、增強創新精神、提高創新觀念、鼓勵創新行為,才能迅速接受新知識,提高辦學效率,創造美好未來。
三、加強“創新教育”理念的方法
(一)提升學生的創新教育意識。
意識是人類大腦思維對外界的反應,意識具有能動性,能夠能動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科學的意識會推動社會發展。高校教育管理必須改革創新,這需要師生共同拼搏努力,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同時,教育工作者必須明確定位,提供一個比較寬松的、學生可以自我學習、自我提高的學習環境。
(二)改革創新教育理念和評價機制。
創新教育教學管理體系評價機制,鼓勵師生積極參與,綜合改進各項提議和建議,有利于師生一起進步,提升管理能力。創新教育理念,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加重了教育產業的負擔,政府的教育教學辦學資金投入仍需加大,高等教育管理應該創新,建立健全高等教育教學機制,規范、合理經營“創新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辦學效益,加強教育成本的管理;擴展并加強社會融資,建立健全高校教育辦學機制,擴大學校教學規模、促進學校教育可持續發展。
(三)完善相關制度
高校規范管理重要前提是制度規范,僅僅依靠校園制度去約束高校管理是不可行的,需要進行改革創新。通過創新管理模式,下放管理權利,有效進行高校教育管理。充分發揮教育機構作用,增強高校教育管理民主化。通過文化素質教育,培養創新教育能力。人才衡量標準是多樣的,專業技能、與人合作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文化與道德同等重要,良好的職業素養、自我管理能力非常有利于全面發展。提高創新能力,將理論運用于實際的教學實踐,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四)根據不同學情,改善師資隊伍。
教育工作者奮戰在教育一線,教師素質的高低影響教學目標,好的師資隊伍可以提高教學水平。革新教育教學管理方式,走具有本校特色的教育教學改革創新之路。高校之間進行交流,不斷進步,吸取經驗、改進自身,立足本校實情。
社會經濟在不斷發展,高校管理需求也在不斷變化,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處于生長和變化之中,學校自身創新意識需要提高,有效確保高校教育的先進性,實現學生自我價值。改進高校教育教學管理之中的不足,進行自我學習和改進,培養學生各方面能力和綜合素質。培養“全能型”優質人才,促進各大高校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楊磊.創新教育理念下武漢工程大學教育管理改革策略研究,[J].華中師范大學,2015,(33):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