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躍華
【摘要】高等數學是高等院校教學當中一門很重要的基礎課程,高等數學在高等院校培養應用型創新人才的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文章就高等數學在高等院校當中的教學現狀和教學當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細致的分析,并對高等數學在高等院校當中的教學理念、高等數學的具體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對教學考核評價的方式,給出了合理化的改革意見,以期為高等院校更好的培養出應用型創新人才提供切實可行的參考。
【關鍵詞】人才培養模式 轉型 高等數學 教學要點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0-0127-01
前言:高等數學是高等院校教學當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基礎的課程之一。雖然新課程改革在高校教育當中已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有很多高等院校在教學當中沒有緊跟新課改的深入而做出改變和調整。相反傳統教學模式的注重以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的教學策略,已經不僅影響到了學生在數學問題上的思考能力和應用能力,而且傳統教學模式的單一性也使得學生在數學學習當中的熱情不是很高。
1.傳統高等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教學方式較為單調
目前高等數學教學之所以較為單調和與現代教育產生差異化,其主要原因是高等院校在數學教學當中沒有完全把傳統教育當中的優勢部分與現代教育當中的技術部分有機的結合起來,進而忽略了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不能對高等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
1.2不重視學生之間的差異性
學生個體之間是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化的,然而高校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恰恰是忽略了這一點,只是通過籠統的老師臺上講學生臺下記的授課方式進行教學,學生不僅不會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相反也阻礙了學生創新能力的養成。
1.3考核評價方式較為籠統
在高等數學教學當中,忽略教學實驗和教學軟件應用的考核方式不僅測試內容缺少創新,而且考核形式也比較單調,不僅不能激發出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學生也很難通過這種模式找到學習高等數學的思路方法。
2.改進措施
2.1更新教學理念,優化教學設計
第一,以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為教學方向,打破以往知識傳授的局限性和片面性。第二,在課堂教學當中激發學習主動探索和積極參與的熱情,通過教師課堂講解學生提問的方式營造一個雙向互動的課堂氛圍。第三,在高等數學教學當中期末考試雖然可以判定出學生在此期間的學習結果,但是這種考評方式卻忽略了考核學生對于數學的應用能力,所以在高等數學教學當中應將重結果向重過程方面轉化。
2.2發揮學生能動性,提高學習興趣
學生是高等數學教學活動當中的主體,為了更好的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在高等數學教學當中應努力的轉變角色和改變教學方法,打破以往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按照學生個體的差異化,構建因人施教的教學策略,來引導和啟發學生把興趣轉移到對高等數學的學習當中,讓學生由“被動學”轉為“主動學”。
2.3改進教學手段
多媒體教學手段不僅可以合理的利用教學時間,而且還能夠讓學生在課堂教學當中消化更多的數學知識,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更多的知識點,所以,高等數學教學要想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就必須要引入多媒體教學。另外,多媒體教學手段還能夠對高等數學教學當中的抽象知識,通過直觀的方式展現給學生,讓學生對這些較為抽象知識產生一種直觀的感覺,以此增加數學課程的趣味性,讓單一枯燥的高等數學變得生動起來。
2.4改進課程考核評價體系
高等院校測試學生高等數學知識的掌握能力通常是按照學生在高等數學課程當中的考試成績來檢驗的,這種考評方式雖然能夠得出學生的學習結果,但是卻忽略了考核學生對于數學的應用能力。所以,改進高等數學課程的考評方式,構建一個科學系統的考評體系,對于培養學生在學習當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十分重要。因此,在建立高等數學課程考評體系時,應按照學生的平時成績;應用能力以及期末考試成績來進行評定。從而更好的對教學過程進行控制和兼顧對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培養。
結語:高等院校在教學當中要想培養出符合時代需求的應用型創新人才就必須要轉變在高等數學教學當中的觀念,改進教學手段,改革教學內容,科學合理的應用課程考評方式,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才能更好的調動學生主動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和愛好。另外,在調動學生主動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還要培養學生獨立學習數學的思維,從而提高學生在學習當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吳中江,黃成亮.應用型人才內涵及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4,(02).
[2]余達錦,楊淑玲.創新創業教育背景下高等數學教學方法研究[J].江西財經大學學報,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