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杰
【摘要】在當今社會,職業教育在進行著不斷的改革,高職數學課程教學作為職業教育的學科,改革是必要的。將高職數學課程與社會專業需求融合,針對社會的專業需求建立數學課程教學體系,多在教學中做一些創新??茖W的培養人才,才能保障學生的將來。完善課程教學,探索數學價值,提高教師素質是我們所需要思考與實踐的。
【關鍵詞】專業需求 高職數學 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0-0148-02
國家越來越重視高等職業的教育工作,更重視人才培養的模式。把規?;?,體制化的原有體制,轉變為內涵化,質量化的科學體系是改革的一部分,此體制的改變可以提高高職教育的質量,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培養高職教育人才。面對專業需求的高職數學課程教學方法,我們應該把握以下幾點。
一、樹立正確的人才培養質量觀
許多人都認為學生應該學習盡量多的知識,努力提升自我學術水平,而且相對于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方面,人們也覺得理論的教學很重要,甚至在應試教育中,教學體系一直都是被相關專業課程所牽引。但學生都是要進入社會中去發展自己的,踐行自己的責任,壓力會越來越大,所以學校的教學體系要面向專業需求,這樣的教學體系才是學生所應該接受與學習的。還有好多人認為實踐很重要,理論知識可有可無,所以有些教育機構過于看重技術的應用能力,動手的操作能力,甚至于理論課程在總課程中占得比例非常少。這種情況下,學生沒有了知識積累,沒有了理論操守,只是一味的動手實踐,會造成邏輯思維得不到開發,創新精神得不到提升。在高職數學課程教學上,我們要為學生的未來著想,教育體制應該讓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樹立正確的人才培養質量觀,才是最重要的。
二、懂得數學的價值
學生廣泛的認為數學無用,不喜歡數學,甚至于不愿意去學習數學。所以說提高高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是關鍵。那么,為了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興趣,生活實踐相對于課本知識來說更有效。在實踐中,學生可以懂得了解他們自己的專業需求,也可以針對自己所沒有學到的理論知識向老師發問。老師也可以針對職業需求給學生提出問題或者留下任務。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能力與知識儲備量給予學生特別的實踐,因材施教才是最有質量的教育方法。職業教育要面對職業需求,畢竟學生將來要進入自己的崗位,需要具有較高的知識儲備與動手能力。
三、多元化教學
首先,可以提倡學生組織或參與數學模型設計,數學競賽等活動。老師可以幫助學生,在教學計劃中多加一些建模思想與趣味數學知識。這些活動的人員全憑學生自己選擇,活動任務的分配也要全權交給學生。學生可以根據自我能力和興趣選擇活動。學生將來要面對崗位的競爭,關于未來崗位的狀態,學生只有親身體會了才會知道。為了做好活動,學生們會不斷努力學習,無論是理論知識還是動手能力,都會得到提高。其次,可以增加教學實驗,學生可以通過實驗親自來驗證理論知識,在對某些知識有困惑與不認同的學生可以驗證自己的想法的對錯。在實驗過程中,學生開始探索問題,證明問題,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訓練了學生的能力觀察,提高了綜合素質。還有,為了讓學生更加理解數學,教師可以在高職數學的課程上融入數學的歷史,我們都知道每一門學科都有它的歷史上的人物,介紹學科人物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提起學生對理論的興趣。
四、提高教師的能力,明確教學目的
沒有教師就沒辦法完成教學的改革,教師要經常充電,補充自己的知識,不能踏步不前。雖然老師不再是學生,已經進入到了社會崗位,但作為這個職業,只有不斷學習填充自己,才能跟得上社會的發展,得到創新知識,也只有這樣,面對職業需求,身為高職數學教育的老師才能給予學生想要得到的、有用的社會知識。教師應該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想要教好學生,就應該具有過硬的專業知識與專業素養,專業化的發展必不可少。教師不僅要在自己專業上有扎實的功底,在其他學科上也要懂一些,不能只局限在一門專業上,拓展知識,跨學科學習更能深刻的了解教學工作,實現教學目標。畢竟教學目標是決定教學質量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
結束語:高職數學作為基礎課程,是一門必修課,并且高職數學與其他的課程息息相關,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所以高職數學課程的教學需要重視。我們可以把數學知識和專業知識融合,讓學生明白其重要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學習要靠教育,面對專業需求,老師要不斷進取,要經常思考,加強實踐。
參考文獻:
[1]楊繼業.面向專業需求的高職數學課程設置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30):20.
[2]蘇進.淺析計算機數學教學實踐與思考[J].電子制作,2016,(2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