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張 恒
一圖看懂貴州大生態戰略行動
整理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張 恒
今年是貴州省做強大生態長板,推進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加快發展綠色經濟的重要一年。作為首批國家級生態文明試驗區,貴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推進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不斷提升多彩貴州的顏值和氣質,讓綠色為老百姓帶來更多紅利,詮釋綠色發展的時代意義,交出了生態文明的出色答卷。
堅持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綠色經濟“四型”產業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33%;
發出“多彩貴州拒絕污染”的時代強音,大力實施綠色貴州建設行動計劃,全省森林覆蓋率達到52%。

實施環保基礎設施攻堅行動,加強重點流域及重點行業治理,全面推行河長制,9個市(州)中心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穩定在100%,空氣質量保持優良。

在全國率先開展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等改革試點,頒布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條例,成立生態環保司法機構,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日趨健全;
連續8年成功舉辦生態文明貴陽國際會議和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設立“貴州生態日”,廣泛開展綠色創建活動,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正在成為多彩貴州的主旋律。

一、加快形成綠色發展方式
念好“山字經”,種好“搖錢樹”,做好“水文章”;
實施綠色經濟倍增計劃,加快發展綠色產業,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和服務創新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增強綠色科技支撐;
開展好“貴州生態日”系列活動,讓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共享自然成為全社會行動自覺。

二、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
牢牢把握建設“多彩貴州公園省”目標,打造生態環境保護的制度“堅盾”;
完善多元化投入保障和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健全綠色發展市場規則和管控機制;
加強綠色績效考核評價,健全黨政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和責任追究制度;
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司法機構全覆蓋,健全環境保護督察制度;
創新生態扶貧機制。深化生態文明對外交流合作,辦好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

三、加強生態建設環境治理
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多為生態“留白”、多給自然“種綠”;
深入推進綠色貴州建設行動計劃,筑牢“兩江”上游重要生態安全屏障;
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全面加強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保護;
構建以大數據技術為支撐的生態監管體系,以零容忍態度嚴厲打擊生態環境違法行為。

制度創新紅利——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改革,健全綠色發展市場規則,完善綠色績效評價考核機制,強化綠色發展管控機制,優化綠色發展法治環境。
綠色產業紅利——堅持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重點抓好生態旅游業和綠色農產品兩件大事,多彩貴州旅游“井噴”,綠色農產品“泉涌”。
環境質量紅利——筑牢綠色屏障、建造綠色家園,守住山青、天藍、水清、地潔四條生態底線,提升多彩貴州的顏值和氣質,推動樹立生態文明新風尚。
到2020年,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改革取得顯著成效,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全社會生態文明意識明顯提升,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一批突破性成果,人民群眾對推動綠色發展、建設生態文明的獲得感顯著增強。
(制圖/黃若愚 責任編輯/袁 燕)